去过山里的人都知道点点的厉害,知道它的鼻子,能闻出野山参的味道。
所以就有人提着一篮子鸡蛋,来借点点。
当张建国听到柳三说这事时候,有些哭笑不得。
点点是狼,它虽然现在收了凶性,那是因为他在跟前,要是跟另一个人进山,那是很容易出事儿的。
这种冒险的事情,张建国肯定不会同意的。
所以他是一口回绝。
但实在架不住,来借点点人太多了,不时的有人提着东西上门,送肉的,送鸡蛋的,送各种特产的让人眼花缭乱。
点点一下子成了村里的香饽饽,不管走到哪里去,村里人对它都十分友善。
不少人会主动给拿一些肉来,送给点点吃。
这要是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人都没肉吃,哪有送给它的?
这些人应该是想用一些小恩小惠,收买点点,却被张建国笑着拒绝了。
实在拒绝不了的就收下来,张建国递给点点吃。
像季小四杨雄和刘强他们,几乎每天来都会来逗点点。
张建国总觉得他们,也有别的想法。
搞得张建国晚上送鱼的时候,直接就把点点给带上了。
有它跟着,一路上自己也放心,一旦有人跟踪,点点肯定会发现的。
就算路上遇到点危险,有点点在张建国心里也不慌。
这段时间张建国身边风平浪静,这让他心底也放松了,在去黑市的时候,整个人都精神了。
这一次他们也带了大几百斤鲶鱼,秋风阵阵袭来,晚上也没那么热。
等到张建国把这这些鱼,送到黑市的时候,几乎都没有死,这让龙大夸了又夸。
“过一段时间你再送些来,你家的鱼好卖的很……”
其实龙大也曾经怀疑过,张建国从哪里弄来的这么多鲶鱼?
可去黑市的人,又有几个没有秘密的?
有些事儿难得糊涂就好。
这些鲶鱼鱼只称了七百多斤,因为张建国拿出来好几条,他是打算送人的。
像龙叔,徐叔还有周海生他那一家,都给留了一条大鲶鱼。
这样一来,卖给黑市的鱼就少了。
不过即便这样,也是三百多块到手。
手里拿着钱,张建国想了想,还是给了父亲五十块,让他买点喜欢的东西。
“家里什么都有,我这钱还是攒着好,你也别瞎花了,你还没娶媳妇儿呢,以后用钱的地方多……”
张元顺叮嘱着儿子,可张建国我行我素。
父亲说的,他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不反驳但是绝对不会听。
黑市上的东西种类繁多,有时候会冒出一些,比较少见的玩意儿。
张建国看到也有人卖甲鱼,那甲鱼还挺大的,小脸盆那么大,看着也很肥。
问了一下价钱也不贵,张建国二话不说就买了。
上次周海生的二叔提过一嘴,那事儿一直放在他的心里,去那个山谷,张建国心里还有些阴影。
这次能在黑市上看到甲鱼,花点小钱就能买下来,还是特别划算的。
买了这只大甲鱼,张建国又转悠了一圈,他看到了很多水果。
毕竟是秋天,正是果子成熟的时候,想着有些馋嘴的妹妹。
张建国买了一堆水果,像橘子石榴和葡萄等,搞了一大袋子。
除了这些,张建国知道妹妹喜欢吃糖,又特意买了一袋奶糖和一袋水果糖。
他甚至还看到了香蕉,这东西是南方的水果,随城非常少见。
张建国买了十多斤的模样。
有这些东西,足可以给妹妹解馋了。
除了这些吃的东西,张建国还买了一些母亲要的,针线簸箕之类的东西。
这一次满满当当的,买了半挑子的东西。
当张建国把这些东西,送到父亲那里的时候,看的张元顺直摇头。
“你呀,哪是过日子的样子,净瞎花钱,该买的不该买的,买了一大堆,多浪费呀……”
张元顺舍不得钱,他拿五十块钱,就买了一包大公鸡烟,别的什么都没舍得买。
“爸,吃根香蕉,很甜。”
张建国笑嘻嘻的,顺手摘了一根香蕉递给父亲。
这东西张元顺是没见过,左看右看用袖子擦了一下表面,张嘴就咬了一口。
然后吃的嘴麻,对着张建国就骂。
“让你不要乱花钱,看上当了吧,这东西麻嘴难吃的要死……”
张元顺气呼呼的,手里还剩下一大半的香蕉,扔又舍不得。
吃又觉得难吃,一时间气的不行。
此时张建国才发现,是自己大意了,没告诉父亲香蕉要剥皮,他赶紧把父亲手里的香蕉拿过来。
先把外皮剥了,然后剩下里面雪白的香蕉肉,这才让父亲再咬一口试试。
“我不吃这东西,难吃死了,麻嘴巴,什么怪玩意儿,还水果,还没有山上的野果子好吃。”
“爸,你尝一口很甜的,我不骗你真的很甜。”
张建国有些哭笑不得,劝说父亲尝一口,但是张元顺上过当,这会儿死活不肯再吃。
没办法,张建国只能把剩下的那半截香蕉肉,塞进了嘴里。
软软糯糯的,还挺好吃的,很甜。
张建国跟父亲说了半天,让他回头把这些带回去,特别是香蕉一定要剥皮,一定要剥皮。
张元顺半信半疑,也不相信张建国的话,就是觉得这个难吃,儿子是瞎花钱。
张建国见劝说无用,让父亲赶紧先回去,说他明天还要送点礼,见几个人。
“你呀,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花钱也没个算计,什么都乱买……”
走的时候张元顺还在唠叨,埋怨儿子。
唉,听在张建国的耳朵里,有些哭笑不得,父亲就是这个样子。
有时候想,他是不是老了?变得这么唠叨?
算了算了,别想那么多了。
张建国摸了摸兜里,其实他这一次来城里,送鱼送礼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他手里的这举报信。
这一次要发挥它的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