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德二年(619年)八月底,割据朔方的梁师都勾结突厥颉利可汗,集结六千精锐骑兵南下进犯延州(今陕西省延安市)。
延安市,陕西省辖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坐落于陕西省北部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中南地带。这座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的城市,常住人口226.14万,既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印记,又铭刻着中国革命的红色基因,堪称历史与时代的双重见证者。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延安的历史可追溯至上古时期。城北桥山之巅的黄帝陵,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陵寝,现存千年古柏八万余株,历代帝王祭祀碑刻林立,被誉为";中华第一陵";,2014年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黄陵国家森林公园内,原始森林与丹霞地貌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生态文化景观。
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间,黄河在此书写自然史诗。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横跨秦晋大峡谷,汛期每秒3000立方米的洪流倾泻而下,声震十里;寒冬时节冰瀑垂悬,玉柱凌空,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黄河最美自然奇观";。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内,乾坤湾以320度的大回环展现母亲河的雄浑壮美,其S型河道与太极八卦图惊人相似,被地质学家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湾";。
1935年至1948年,延安作为中共中央所在地,成为中国革命的指挥中枢。445处革命旧址星罗棋布,其中枣园、杨家岭、王家坪等革命旧址群完整保留了毛泽东旧居、中共七大会场等历史场景,4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串联起红色记忆。标志性建筑宝塔山上的九层古塔始建于唐代,登临可俯瞰延安全貌,既是古代边塞烽燧的遗存,更是延安精神的象征。
历经千年文化交融,延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有将土豆擦丝裹面蒸制,佐以油泼辣子,尽显粗粮细作的智慧的洋芋擦擦;薄如蝉翼的荞麦饼卷豆干、酥肉,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子长煎饼;源自三五九旅垦荒时的农家杂烩,猪肉、粉条、豆腐共冶一炉的南泥湾大烩菜;绿豆或荞麦制成的延安凉粉,配特制酸汤,是夏季消暑必备美味。
今日延安依托";两圣两黄";(黄帝陵圣地、革命圣地、黄河文化、黄帝陵文化)核心资源,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每年清明节的黄帝陵公祭、重阳节的民间祭祖,延续着中华文明的血脉传承;红色研学线路串联起延安革命纪念馆、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2023年,延安入选";中国十大红色旅游目的地";,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正以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姿态,续写着黄土高原的传奇篇章。
延州(延安)位于晋阳城(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源区)正西偏南方向,两地直线距离约400公里。作为唐代鄜延节度使驻地,其地";北控河套,南卫关中";,黄土高原的沟壑地形构成天然屏障,自古便是拱卫长安的北方门户。
梁师都攻打延州(延安)时,时任延州道行军总管的段德操审时度势,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果断采取坚壁清野之策,将主力收缩至延州城内。这座控扼洛河要冲的军事重镇,此刻城堞上密布弓弩,滚木礌石堆积如山,段德操亲率将士日夜巡防,以疲敌之计与敌军展开周旋,不管对方如何骂阵,闭门坚守决不出战。
段德操(589-643),字子度,武威姑臧人,隋左骁卫大将军段文振(字孝先)之子。武德初年以勋戚入仕,历任延州道行军总管、左武卫将军。
面对段德操的坚守不战,梁师都渐显焦躁。其麾下六千铁骑本以机动见长,却在延州城下陷入消耗战。突厥颉利可汗遣大将阿史那思摩率两千狼骑助阵,联军连续七日以冲车、云梯猛攻东门,箭矢";蔽空如蝗";,却始终未能突破唐军防线。
段德操令守军以";三叠射法";轮番放箭,又以浸油麻绳焚烧云梯,城下尸骸枕藉,洛河水为之赤。
梁师都见强攻无果,遂改换策略。派别将李正宝率千骑南下,欲截断延州与鄜州(今陕西富县)的粮道;同时在城西设祭坛,用俘虏的唐军斥候血祭战旗,又令细作混入城中散布";唐廷已弃延州";的谣言。
一时间联军战鼓昼夜不息,染血的突厥狼旗在城西猎猎作响,被俘唐军的惨叫与胡笳哀鸣交织,致使守城军民人心浮动。
段德操早已识破敌军意图,暗中部署多线应对,先命骁将梁礼率五百死士缒城夜袭,以火油罐焚毁联军半数攻城器械;又以驯养的漠北猎鹰向鄜州守将张世贵传递密信,使李正宝的劫粮队在石门峡遭伏击全军覆没。面对城外血祭攻心,段德操亲登南门箭楼,当众折断梁师都射入城中的羊皮劝降书,对着城外祭坛方向厉声喝道:";胡儿敢以汉家儿郎血衅旗,他日必以尔等首级祭我忠魂!";
声震城垣的誓言令守军士气大振,百姓自发拆屋献梁加固城防,连妇孺皆运石送饭支援前线。
九月初三凌晨三时,寒露初降,延州城外薄雾弥漫。段德操立于城楼观星台,见梁师都大营灯火稀疏、刁斗声懈,知时机已至,立即集合精锐兵力,周密部署,准备偷袭敌营。
副总管梁礼率三千精锐自北门悄然出城,借着晨雾掩护直扑敌营。唐军将士皆口衔枚、马裹蹄,待到突入梁军前哨方骤然擂鼓,随着三声号炮炸响,刹那间火把如星河倾泻,将半片天空映得通红。
梁师都从梦中惊醒,匆忙披甲迎战。两军在洛河滩头展开惨烈厮杀,梁礼手持陌刀冲阵,连斩七名突厥百夫长,所部如楔子般插入敌阵。正当战局胶着之际,忽闻西南方传来闷雷般的马蹄声,原来是段德操亲率八百玄甲精骑翻越劳山隘口,每骑皆负三面赤旗,从山脊俯冲而下时,千面战旗迎风怒展,恍若天兵降临。
这场教科书般的钳形攻势彻底撕裂了梁师都的防线。突厥狼骑见后路被截,率先溃逃引发连锁反应,梁军阵型顷刻土崩瓦解。
段德操坐骑";玉花骢";如闪电般穿透敌阵,手中马槊直指梁师都金顶红缨盔,惊得这位朔方枭雄割断披风才侥幸脱身。唐军乘胜追击二百余里,沿途缴获辎重车辆三百余乘,
最终攻破梁师都苦心经营多年的魏州要塞(今陕西子长县)。此役不仅解救被掳百姓两千余人,更缴获梁师都与突厥往来的密信十二封,为日后李世民平定朔方提供了关键情报。
史载段德操此战";用兵如神,有古名将之风";,其父段孝先乃隋朝威震辽东的名将,可谓将门虎子。此战后三年,正是凭借延州大捷积累的战略优势,唐军最终攻克朔方城,终结了梁师都割据十二年的政权。不过这是后话,我们将在后面章节中详细介绍。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时光尘封的真相。
明日首更,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