迩来数日,刑部与大理寺内,众人皆忙碌不堪,公案之上,文案堆积如山岳,卷宗层层累叠。官员们俯身其间,蹙眉凝思,或逐字逐句细究文卷,仿若沙里淘金,或奋笔疾书批注,务求不让毫厘疑点遁逸无形,兢兢以对,不敢有丝毫懈怠。
御林军统领明海涛,偕同刑部尚书薛成烨、大理寺卿肖绍钦,奉旨踏入林府。既承圣谕,行事尚留三分审慎,未敢肆意损毁,径直奔林鹤潇书房与所居轩煜院而去,搜检其与朝中大臣往来信函。那林景泽所居恒芜院、林允泽所居君冉院,亦大略搜检一番,却未寻得紧要之物。
林鹤潇行事委实谨慎,书房之中有一火盆,灰烬甚厚,料想其平日所阅书信,恐已悉付祝融。众人搜觅良久,方于书房书架暗阁寻得两封密函,乃王顺手书予他之承诺书。其一信中言明,若能助力四皇子恭郡王逐鹿储君之位,且许以事成之后,封侯以酬谢林鹤潇之诚意;其二则言明,德妃与贤妃谋议已定,恭郡王认德妃为义母,如此,原三皇子旧部势力,便可尽为四皇子驱策,嘱其但放手施为,勿有挂碍。想他留存此二信,一则为执王顺把柄,二则欲待功成之日,凭此邀功请赏。怎奈世事无常,此刻反倒沦为结党营私之确凿铁证。
至王顺府上,情形迥异。王顺祖父,往昔官拜丞相,辅佐先皇日理万机,殚精竭虑,一心奉公为民,备受先皇信任。可惜积劳成疾,在位仅十余载,便溘然长逝。自其祖父仙逝,丞相一职便虚悬未决,先帝环顾朝堂,满目怆然,喟叹竟无一人堪当此任,足见王顺祖父在先皇心中地位卓然尊崇。
及今上登基,此职依旧空缺。王顺之父,胸无大志,于詹事府少詹事任上,虚度二十余载,后蒙恩迁光禄大夫,不过闲散官职,无甚要务操办。待王顺母亲谢世,其父遂辞官归隐,悉心培育其子。王顺倒也争气,自光禄寺少卿发轫,一路扶摇直上,直至礼部尚书。王府累世簪缨,堪称百年世家。加之王顺长女入宫选秀,独占鳌头,诞下龙子,加封婕妤,四皇子亦是年少有为,早早得封郡王,其女亦晋为贤妃。
眼看家门昌盛,荣光赫赫,本应安守本分,知足常乐,奈何人心不足蛇吞象,王顺终是被权利蒙蔽心智,踏上权谋之险途,以致累及满门,令人扼腕叹息。
待赴王顺府上彻查,一番搜检,竟于隐秘处查获数封密信,详阅之下,惊觉涉案人员多达十余名,其间盘根错节,关联繁杂。继而查至库房,只见内中所藏来历不明之珠宝、首饰、珍玩物件,琳琅满目,不计其数,显是多年贪墨积聚所致。
铁证如山,呈至御前,皇上龙颜震怒,凝视那如山罪证良久,终是重重一挥手,传下旨意:林鹤潇发配岭南,王顺流放宁古塔。无旨不得回京。信中所涉一干人等,即刻革职查办,勿使一人漏网,必以国法严惩,以儆效尤,整肃朝堂颓风,还乾坤朗朗之清正,仿若一场雷霆暴雨,要将这朝堂的污浊一扫而空。
前朝诸事初定,后宫之地亦亟待整肃。贤妃与秦嫔素日往来甚密,行径诡谲,惹人疑窦。日前抄检林王二府,查获诸多往来书信,其间言辞凿凿,明示秦嫔乃恭郡王义母。如此种种,结党营私之意昭然若揭,断不能轻纵,以免后宫生乱,危及宫闱安稳。
次日,金銮殿上气氛凝重。众臣位列两旁,人数明显减少,个个屏息敛息,只见皇上龙颜震怒,怒目直视阶下恭郡王。
“哼,朕素闻皇家子弟当以家国为重,修身养性,恪守本分,岂料你年纪轻轻,竟暗藏这般野心!妄图在后宫培植势力,与外臣勾连,朕真是错信了你!” 言罢,袍袖一挥,“即日起,革去恭郡王封号,一应职务尽皆褫夺,回府闭门思过半年,若再敢有不轨行径,定不轻饶!”
四皇子伏地叩首,面色惨白,却也不敢多言半句,唯唯称是,黯然退朝。
与此同时,后宫内亦是风云变色。贤妃所居宫殿,一众内侍、宫娥早已跪了一地,噤若寒蝉。传旨太监扯着尖细嗓音宣旨:“贤妃王氏,举止失德,与秦嫔暗通款曲,结党乱政。今降为贵人,即刻起禁足长春宫,若无朕旨意,一步不得踏出!” 贤妃瘫倒在地,妆容凌乱,泪洒当场,满心哀怨却也只能咽下,任由宫婢搀扶着,向内殿蹒跚而去。
自皇上雷霆手段发落一众涉事大臣,前朝后宫仿若被一场疾风骤雨洗刷而过,渐次归于平静,波澜不兴。
却未曾料到,唯一再生波澜之处,竟是落在了林允泽身上。
此前因行刺誉亲王一事,因他变数陡生,众人筹谋良久之功尽付东流,牵连之广,遍及朝堂内外。如此局面,自是树敌无数,引得诸多怨恨目光暗中聚焦。
好不容易养好伤腿,身子稍稍恢复,已能勉强下床走路。谁料,就在他上朝途中,街巷拐角处,一道寒光乍现,数名黑衣刺客如鬼魅般闪出,招招狠辣,欲要直取他性命。
林允泽大惊,仓促间躲避,奈何腿脚尚不灵便,加之寡不敌众,瞬间险象环生。本就重伤初愈的腿,受力之下,“咔嚓” 几声闷响,再度重创,疼得他冷汗直冒,几近昏厥。
幸而京兆府尹例行巡逻,闻得此间激烈打斗之声,迅速率人赶来,一番拼斗,才将刺客惊退,救下林允泽性命,彼时的他,已是血染朝服,性命垂危,暗器离脖颈只差毫厘,便要魂断当场。
消息传入宫中,皇上赵宵廷怒拍龙案,令明海涛派遣精锐御林军与京兆府差役通力协作,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拿住行凶之人。
林府内,一片愁云惨雾。王太医眉头紧锁,细细查看林允泽伤势,不禁摇头叹息:“林大人啊,您这腿,此前便伤了筋骨,此番又遭此重创,伤痕极深,骨头多处断裂错位。老夫虽竭尽所能为您接骨续筋,只怕日后也难恢复如初,落下残疾恐是难以避免……” 榻上林允泽,面色苍白如纸,听闻此言,眼中闪过一丝绝望,却又旋即隐去,只握紧双拳。
王瑜泪眼朦胧,泣声道:“王大人,还望您妙手救救三爷。三爷正值青春年少,怎堪受残疾之苦啊。”
王太医连连摇头,满面愁容,喟然长叹:“老夫已然竭尽心力,太医院中,除老夫之外,恐他人连这病案都不敢接手呐。”
王瑜彷徨无计,望着床榻上面无血色的允泽,只得携了平月,欲往灵湘寺为林允泽祈愿求福。
马车行至半途,经密林时,马车忽而戛然而止,辕断轴折。未及反应,一群高大威猛、面露凶光之人仿若鬼魅般从林内冲出,刹那间,王瑜与平月便被裹挟而去。
维君与赵予娴闲在府内,只觉暑热难耐,欲往灵湘寺寻一清凉避世之所。二人驭马前行,将至京郊密林,那通往灵湘寺的唯一路径之中,却见一辆断辕残毂的马车当道而停,车前林府徽记醒目非常。
维君本欲视而不见,绕路而行,然马车内半晌无声,她心间隐忧难消,终是掣剑挑开车帘,但见车内空空荡荡,唯那一匹马儿在路边悠然自得,啃食青草。
赵予娴嗔道:“管它作甚,想必是林府之人出游,马车坏了,便弃于此处,真真儿毫无规矩,自顾逍遥去了,不管旁人如何通行。骑马尚可勉强通过,这要是赶车,可怎生是好。” 言罢,便上前将马牵至一旁。
恰值此刻,密林幽深处蓦然传来女子惊呼声,音声如电,一闪即逝。维君闻此异声,遽然侧耳,全身气机瞬间绷紧,周遭虫鸣鸟叫纷纷入耳。然凝神谛听良久,却再无半分动静溢出。她只当是自己听错了,将虫鸣之声当作女子惊呼之音了。
赵予娴忙唤维君,称车轴折损,马儿亦无力拖曳马车,让她上前襄助。维君应了一声,二人费尽周折,方将马车挪至道旁,正欲驱马前行。
密林深处隐隐有男子欢呼之声飘来,维君眉头一蹙,心下暗忖:“看来将才女子惊呼声自己并未听错,只这荒僻密林,怎会有男子与女子在此嬉闹?莫非有何变故。”
她望着路边林府马车,终是将适才听闻女子声响一事,告知赵予娴。二人对视一眼,旋即翻身上马,向着密林深处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