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路遥讲到自己让手下杀光了杨廷和的随行人员,霍义再也支撑不住,直接跪在了地上。心中早已翻江倒海,用手轻轻的拉了拉路遥的衣角,那意思好像是在说:“我的祖宗唉,你怎么什么话都敢照实说呀?你这是不但自己作死,也要连我一起坑死呀!”
哪知道弘治皇帝就慵懒的躺在那躺椅上,一边摇着一边静静的听着路遥的讲述,全程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一直等路遥讲到二月初二赈灾完成,所有人返回了南阳城。
弘治皇帝才端起旁边小几上的茶碗喝了一口,道:“嗯,朕知道了。”然后把手中的茶碗递给了路遥:“讲了这么多话,口干了吧,来喝一口。”
路遥一点都不客气,连句谢陛下都没有说,直接端起茶碗,咕咚咕咚两大口喝了个干干净净。然后又把手中的茶碗放在了茶几上,拿起茶壶又给倒满了。
弘治皇帝好像刚刚看见跪趴在地上的霍义:“霍爱卿怎么跪那儿了?虽然现在已经开春,但是地还是挺凉的,赶紧起来吧。”
霍义虽然不明所以,但是还是谢过皇帝以后,恭恭敬敬的站在了一边。
弘治皇帝指了指茶碗:“霍爱卿刚才也讲了不少话,口干了吧,给你的顶头上司也端一碗茶。”
这话明显是对着路遥说的。路遥又端起那碗茶递给了霍义:“知府大人,请喝茶。”
霍义声音颤抖的说了一句:“谢陛下。”咕咚咕咚几大口,就那一碗茶一饮而尽。嘴里都烫起来两个泡,但是他只能忍着。
路遥接过他手中的茶碗,就要放在茶几上继续添水。弘治皇帝开口道:“朕的茶碗都是御用的,你们俩都喝过了,朕也就不要了。霍爱卿拿回去留个纪念吧。”
霍义赶紧跪下,恭恭敬敬的接了过来。这可是皇帝的赏赐。
弘治皇帝这时坐起身来,指着路遥淡淡的说了一句:“小猴崽子,你越来越狂妄了呀。”
“噗通”一声,霍义又给跪了。
路遥依旧直挺挺的站着,就像一根直立的标枪,桀骜不驯。
弘治皇帝却露出了一丝玩味的笑容:“小猴崽子,你是不是觉得你做的一切事都是对的?”
听到弘治皇帝这么问,路遥的神情也放缓了:“有些事我知道是错的,可是在当时那种情况,我觉得是最合适的。”
“包括给钦差大臣使绊子?”弘治皇帝问道?
路遥道:“我虽然不了解杨廷和,可是我们在北城门迎接他的时候,他明显对我们的迎接规制表示不满。这就证明此人只重形式,华而不实。”
“而后在北关大街上,杨廷和公然插手地方司法,给我们南阳府一众官员难堪。那么我们大家就不在一条路上了。”
“后来他在城中看到了邓县来的灾民,我在他眼中没有看到一丝悲悯之意,反而是兴奋异常。随后迫不及待的要去赈灾,他这分明是去抢功劳。”
“再者他去赈灾只带了钱和钦差依仗,药品,粮食,医生,人员他一概不带。这就说明此人没有地方赈灾的能力。”
“如此铁石心肠,无情无义,只顾自己利益又蠢笨如猪的钦差大臣。我怎么能将邓县的十几万百姓生死交到他手里。所以我必须把他整倒!然后我迅速接手赈灾,能救一个是一个。”
“其实我多希望是我错了,可是杨廷和到了邓县以后,他做什么了?明明回到南阳府,给我们服个软,一切事情都解决了,而他为了自己的面子,致十几万灾民生死不顾,卷着赈灾银子跑了!我没把他的老命留在邓县,就已经很仁慈了。”
“其实我没有把事情做绝,给他留了后手的。这老小子从南阳府走的时候,一个地方官员都没带。南阳府的官员经过一个月的赈灾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赈灾经验,杨廷和到了邓县以后,只要依照着我们给他积累好的经验,继续实施下去,就能坐着不动享受功劳,可是他却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就带着100来人,就敢深入灾区?他应该庆幸他祖上积了八辈子的德,没被暴民给冲击了。”
“在他走之后,我立马派出了独山迁户所,帮助他封锁邓县城。他但凡脑子好使一点,就应该找独山千户所的李二虎,让他赶紧来府城买粮买药,他可是带着38万两银子走的。”
“可是这老东西呢,他把李二虎1000多人扔在邓县城外面吹冷风。这样的人满脑子的圣贤书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地方理政经验,我整倒他不应该吗?难道要让我把十几万的灾民交到这样一个人手里?这跟把灾民推到火坑里有什么区别?”
弘治皇帝伸手点了点路遥:“年轻人呀,唉!朕看见你就烦!别杵在这儿了,碍眼。你俩一起滚回南阳吧。”
路遥二话没说,和霍义一起拜别了弘治皇帝。一路无话出了皇宫。
刚回到自己在京城的家,面对霍义道:“收拾东西,明天一早出发,返回南阳。”
“另外把陛下给你的茶碗保存好了,说不定哪天能成为你的护身符。陛下仁厚啊!”
霍义拉着路遥:“路遥,我到现在都没看明白,陛下到底什么意思?你在南阳杀了钦差大臣那么多人,这事就这么揭过去了?”
路遥看着霍义,有些恨铁不成钢,忽然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保姆,先是带大了卢月那个孩子,现在开始带这个了。
路遥道:“我的知府大人,格局要打开。对于一个皇帝一个帝国,大明的亿兆百姓来说,100来人的生死,算个事儿吗?”
“我今天教你一个乖,你记住了,作为一个地方官,皇帝要的只有三件事儿。第一,皇帝交给你的事儿你办好了。第2,地方不能乱,当地平稳向上发展。第三,把要交的税赋给陛下交齐了。”
“皇帝向来是只要结果的。你只要把事情办好了,这三个大方向正确,其余的一些边边角角的小毛病,皇帝会在乎吗?”
霍义还是没明白:“可是人命关天呀,100多人啊!”
路遥道:“知府大人,你醒醒吧!人不狠,站不稳。哪个地方官员治理地方不杀人?”
“皇帝坐镇中央,地方上的事儿,他哪里能事事过问?皇帝不怕地方上死一些人,但是一定要把手尾处理干净,不能造成不良后果。最重的要的一点,如果皇帝问起,一定要坦诚,皇帝不怕地方官犯事儿,怕的是犯了事还死不认错,知错不改,还想骗他!”
“如果一个地方官想骗皇帝,却没有骗过去,那就只有抄家灭族一条路可走了。”
过一好像明白了点什么,但又好像没明白:“路遥这种做官方法只有你行,这样的酷吏我做不来。”
路遥抬眼瞟了瞟房顶,房顶后面一个暗卫一缩脖子。
路遥道:“恭喜你,知府大人,你过关了。记住你今天所说的话,做一个勤政爱民的好官,莫做酷吏。”
霍义像一个听训的小学生:“嗯嗯,我记住了,一定要做一个勤政爱民的好官。”
又问:“那杨廷和的事儿呢?就这么揭过去了?”
路遥都有些无语了:“你是不是傻了,这种事情陛下能明说吗?毕竟死了百十来人,我们君臣之间达成默契,功过相抵不就完了?你非得让陛下把事情捅出来,砍了咱俩的脑袋,你才安心呀?”
霍义:“你说功过相抵,我怎么没看出来?”
路遥真想把获益的脑袋劈开,把自己的脑子分一点装进去:“知府大人,南阳府受了那么大的灾,我们忙前忙后忙了两三个月,瘟疫被我们治好了,灾民也被我们安置了。虽然中间出了一些波折,但总体结果是好的吧?可是朝廷给我们的封赏呢?”
“最后我被皇帝陛下一顿敲打,你就得了一副茶碗儿,我们辛辛苦苦快4个月了,就这么把我们打发了?”
霍义这下安心了:“啊?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这下我就安心了,今天晚上也能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