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慎儿是活了两辈子的人,前世帝王死后,她倍感寂寞,彼时顾北辰年四十,在一众大腹便便的朝臣中格外赏心悦目,有种岁月沉淀的稳重感,颇有一番韵味。
前世顾北辰的原配妻子死后没多久,他便入赘林府,据说夫妻二人感情不和,婚后没多久就没了夫妻生活。
当然,这话也是她当太后时,听顾北辰说的。
男人样貌好看,又惯会惹人怜惜,一来二去就成了当朝太后的裙下臣。
他哄她高兴,她便让他权倾朝野。
虽是权色交换,但她对顾北辰是有真情在的,但不多。
眼下看到顾北辰俊美中带着些破碎感的模样,欧阳慎儿难免动了些恻隐之心。
温太后不喜顾北辰。
她阅人无数,一眼就看出此人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心眼子还多。
毕竟如果不是因为他,她的宁儿就不会声名狼藉,也会嫁给更好的勋贵子弟。
而且温宁是死在顾府,无论如何,顾北辰作为夫婿,都有责任!
是以明知顾北辰腿脚不便,在他跪地行礼时,温太后刻意忽视他,并未叫他起身,只专注地逗着怀里的孩子。
顾北辰知道温太后对自己颇有微词,来之前便有所准备,是以并未表现出丝毫不满,低眉顺眼、安安静静地跪着。
断了的那条腿,时常隐隐作痛,大夫嘱咐过要少走路,跪的久了,疼是真的疼。
男人脸色渐渐苍白。
也是这时,欧阳慎儿开口,说了两句为他求情的话来,温太后才像是终于想起他似的,给他赐了座。
“谢太后。”顾北辰坐上椅子,额间还冒着些冷汗。
说话间,感激地看了眼欧阳慎儿。
欧阳慎儿不动声色地颔首,就不再看他了。
“文儿尚且年幼,就失了母亲,真是可怜得紧,今后该怎么办啊。”温太后说着,眼里染上了悲伤。
顾北辰明白温太后的言外之意,她是在试探他。
当初娶温宁时,在镇国公府的威逼下,他就保证过不再纳妾,但温宁已死,若是还不准他纳新人,未免太过分了些。
温太后是担心,继母会对文儿不好,所以她要顾北辰一个保证。
顾北辰温声道:“能娶到郡主,是微臣三生有幸,臣已将她的名字写进祖宗族谱,往后她便是顾家唯一的主母,后来者皆为妾。”
“秉文是微臣长子,今后顾家的一切都是他的。”
温太后闻言,眼里的冷意便化开了:“宁儿在底下也能安心了。”
顾北辰惯会哄人,很快便哄得温太后对他的态度改善了几分。
温太后脸色稍缓道:“你想要什么?”
顾北辰也不绕弯子了,直言道:“微臣别无所求,只想为顾家求得一个选秀的名额。”
在南朝,唯有四品以上官员才能拥有选秀名额,现在的顾家是远远够不上这个门槛的。
温太后知道他的打算,虽然瞧不上顾家,但若是顾家好起来了,她的侄孙才能平安长大。
温太后爽快地应下了。
有了温太后点头,顾念进宫的把握就更大了。
顾北辰在心里松了口气:“还望太后娘娘多多照拂舍妹。”
温太后道:“她若懂事,哀家自会善待她。”
又闲聊几句,不到一盏茶的功夫,温太后便要休息了。
“太后娘娘喜欢文儿,微臣便让文儿多陪娘娘几日。微臣就不打扰娘娘休息了。”
温太后疲惫地点点头。
“微臣告退。”
今天的目的已经达成,顾北辰还算满意。
路已经为顾念铺好,接下来就看顾念的本事了。
“顾大人留步。”
顾北辰回头,发现是娴嫔身边的宫女。
他客气道:“娘娘找我有事?”
月澜道:“娘娘请顾大人梅园一叙。”
娴嫔找他作甚?
顾北辰没有多想,转身朝梅园走去。
欧阳慎儿只是想跟前世的情郎说说话,但见了他之后,又不知该如何开口了。
眼前是帝王的妃嫔,顾北辰被帝王打断腿一次,已经杯弓蛇影,此刻站得有些距离,客气又疏远,还有几分警惕。
“不知娘娘找微臣所为何事?”
欧阳慎儿看着他年轻俊朗的样子,顿时有些感慨。
开口却是:“本宫有办法能让你那位妹妹顺利入宫。”
顾北辰一愣。
他第一反应是娴嫔为何要帮他?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今天才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顾北辰一向以利益为先,闻言也顾不上深究缘由,问道:“娴嫔娘娘有何办法?”
欧阳慎儿道:“你若信得过本宫,便让她在选秀那日在身上涂抹异香,吸引蝴蝶,保她能得到陛下青睐。”
前世高丽族来朝拜,进献了一名美人,这美人身带异香,会招蜂引蝶,帝王格外喜爱,当场封了贵人。
她以为帝王是喜欢那名女子的美貌。
后来才知道,那美人是误打误撞,让帝王以为七王妃转世了。
七王妃病逝前曾引用了“梁祝化蝶”的传说,对帝王说她会化作蝴蝶来寻他。
那名高丽美人能吸引蝴蝶,便让帝王想起了七王妃,封其为伊贵人。
“伊”有美人之意,更是与“依”字同音。柳依依的依。
看到顾北辰脸上的狐疑神色,欧阳慎儿道:“别多想,本宫也只是看在太后娘娘的面子上,才愿意提点你。当然,本宫也是想结识新妹妹。”
听对方这么说,顾北辰这才卸下了防备。
温太后能让顾念进宫,但若是顾念得不到帝王的喜爱,也是白用功。
“微臣多谢娘娘提点,微臣回去后定会让舍妹准备好!”
顾北辰走后,月澜不解道:“娘娘既知道这个法子,为何不自己用,反而去帮别的女人争宠,若那女子是个不懂事的,岂不是白费了娘娘的心思。”
欧阳慎儿笑了笑,并未言语。
她对外的形象是贤良淑德,这个招蜂引蝶之法,不利于她的形象。
而且说实话,她才不屑当替身呢。
......
由于不久后就是万寿节,太后为了彰显对欧阳慎儿的喜爱,便跟礼部将册封礼定在了万寿节那天。
对此帝王并无意见。
镇国公府失势,帝王似乎有意要抬举定国公府,让其跟荣国公府抗衡。
这一个月里,帝王去永和宫的次数还不少,偶尔还能瞧见帝王和娴嫔在御花园下棋、散步。
定国公府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一个德妃,一个娴嫔,都是高位妃嫔,不容小觑。
只是永和宫主位依旧是德妃,娴嫔仍住在偏殿。
转眼便到了万寿节,二月初五。
万寿节是帝王生辰,普天同庆。
宫里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白日里,娴嫔已经顺利完成了册封礼。能在万寿节进行册封的,独她一人。
很快便到了晚宴的时辰。
之前帝王陪许青栀省亲,她已经出尽了风头,万寿节便打扮得低调一些。
赵贵妃看到她时,视线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见她穿得素净,脸色稍缓。
吉时到,帝王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冕旒,迈着沉稳的步伐登上太和殿的宝座。
温太后身子不适,并未现身,宴席中还少了一人,就是丽嫔。
帝王落座后,众臣子和妃嫔们起身行礼,高声祝贺帝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臣子、妃嫔精心准备的寿礼琳琅满目,珍贵的书画、精美的瓷器、稀有的珠宝,甚至还有前朝名将的宝剑。
裴珩心情很好。他有些期待许青栀会送什么寿礼,却见她一直坐在位置上,只低头喝茶,屁股都不挪一下。
裴珩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皱。
一旁伺候的御前总管王德全却察觉到了帝王的情绪。
他心中讶异,陛下这是在等姝贵人的礼物?
陛下富有四海,可从未这么期待过谁的礼物。
也就姝贵人能牵动陛下的情绪了。
王德全不禁着急:姝贵人不是这么不知分寸,会恃宠而骄之人啊,怎么还不献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