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缓缓放下手中的试卷,目光微微闪烁,语气平静中带着一丝探究:“那第二呢?”
主监考官微微低头,眉宇间闪过一丝沉思,片刻后才斟酌着开口:“陛下,写出这份试卷的考生是您的亲外甥顾知行。”
皇帝的目光微微一凝,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顾知行的这份试卷,确实有其独特之处。
他的文笔虽不如另外两份那般华丽,却透着一股少年的意气风发,见解也颇为精深,即便有些许瑕疵,也掩盖不了其光芒。
然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份试卷的主人是皇帝的亲外甥。
若是一意孤行将顾知行定为状元,只怕旁人会说皇帝有所偏私。
这样的流言若是传扬出去,不仅会影响皇帝的威严,对顾知行的名声也极为不利。
毕竟,顾知行年纪尚轻,未来的路还很长,若是因这状元之位而背上“靠关系”的名声,未免得不偿失。
主监考官见皇帝沉默不语,便继续说道:“陛下,状元、榜眼和探花本就是科举的前三甲,向来不分上下高低。这三者所得的待遇也相差无几,从礼部的官职安排到朝廷的赏赐,都相差不大。若是将顾世子定为探花,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陛下为了避嫌而委屈了顾世子。如此一来,既保全了顾世子的名声,也堵住了旁人的悠悠众口。”
主监考官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顾世子的才华足以担得起探花之位,他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成就,未来定能为朝廷效力,施展才华。”
皇帝微微眯起眼睛,目光深邃,似乎在权衡利弊。
片刻后,他微微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却又透着几分明悟。
“那便探花。”
兖州。
夜色如墨,山洞外的动静愈发频繁,听起来像是有脚步声在黑暗中徘徊。
火把的光芒透过遮掩洞口的稻草,斑驳地映入山洞内,那跳跃的光影在洞壁上舞动,显得格外刺目,像是黑暗中的一双双窥探的眼睛。
沈今棠心中一凛,脊背瞬间挺得笔直,她迅速吹灭了手中的火折子,黑暗瞬间将她吞没。
她警惕地凝视着洞外,眸中寒光闪烁,仿佛两颗寒星在黑暗中亮起,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危险。
手掌下意识地紧握住剑柄,那冰冷的剑身传递着一种冷冽的杀气。
“沈今棠。”
沈淮序的声音突然在沈今棠耳边响起,让本就处在紧张情绪中的沈今棠不由得心跳加剧。
他猛地攥住了沈今棠的手腕,力道之大,让沈今棠不由得微微皱眉。
沈今棠抬眼,狐疑地看向他,眼中满是不解。
此时此刻,他这是想要做什么?还嫌被发现的不够快吗?
她的目光在黑暗中与沈淮序对视,仿佛能透过黑暗看透他的心思。
沈淮序微微压低声音,语气却异常坚定:“若是来的是敌人,你只管跑,别管我。”
他的声音在黑暗中回荡,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绝。
他深知沈今棠的身手敏捷,若无他的拖累,她定能轻易逃脱。
只要他们二人中有一人能逃出去,兖州的官患便有望彻底清除。
他虽不完全认同沈今棠的手段,但不得不承认,她的所作所为确实将兖州的毒瘤连根拔起。
待到新官上任,百姓们便能过上太平日子。
沈今棠微微吐出一口浊气,那气息在黑暗中化作一缕若有若无的白雾。
她收回投向洞外的视线,沉默不语。
沈淮序的提醒实属多余。
她能将他护到此处,已是仁至义尽。
若敌人来者众多,局势完全超出她的掌控,她又怎会为了护他而不逃?
难道要陪着沈淮序在此送死不成?
正当二人对峙之际,山洞中突然透进一束光明,那光芒如同一把利剑,刺破了黑暗的束缚。
沈今棠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剑,剑身在微弱的光线下泛起冷冽的寒芒,仿佛随时准备出鞘。
沈淮序也迅速移了一块石头到手边,双手紧紧握住,随时准备应敌。
“主子。”
一声熟悉的呼唤在洞中响起,那声音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清晰。
沈今棠瞬间僵住,紧接着,她紧绷的身形渐渐放松,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那熟悉的声音如同黑暗中的灯塔,让她的心瞬间安定下来。
是星回。
星回快步走了上来,身后的侍从们步伐整齐,沉默而有序地跟随着。
沈淮序微微皱眉,目光如刀般打量着这些人,总感觉这些人很不对劲!
从他们的步伐、眼神和身上的气息来看,显然都是训练有素的精锐。
他们身上的杀气很重,仿佛刚刚从战场上退下来,手上都沾过不少血。
这些人并不像是普通的暗卫,更像是经历过无数生死搏杀的精锐官兵。
更让沈淮序感到不安的是,他从未见过这些人。
换句话说,这些人从未在沈今棠身边出现过,似乎是她一直藏匿起来的力量。
沈淮序心中隐隐升起一丝不安,这些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又有什么用处?
他心中满是疑问,但最终还是没有问出口。
因为他清楚,现在局势已经完全不在他的掌控之中,所有的一切都在沈今棠的一念之间。
她布了这么久的局,现在终于到了收网的时刻。
“属下来迟,还请主子恕罪。”
星回快步走到沈今棠面前,微微低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歉意,但眼神却坚定而沉稳。
沈今棠摆了摆手,眉眼间带着一丝急切:“别说这些了,告诉我,现在城内情况如何?”
星回抬起头,目光沉稳,一字一顿地说道:“京都来人了。”
沈今棠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京都的人来了,大鱼终于上钩了。
她抬脚便往外走,步伐坚定而有力。
临到山洞洞口的时候,沈今棠停住了脚步,她微微侧过身,回头看向沈淮序。
昏暗的光线中,沈淮序的脸色显得有些苍白,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
沈今棠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命令:“留下几个人,将他抬进城里,治伤。”
星回站在沈今棠身侧,听到命令后,她微微低头,沉稳地回应道:“是。”
随后,星回迅速转身,对着身后的侍从们低声吩咐了几句。
几名侍从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动作熟练而迅速,将沈淮序轻轻抬起,小心翼翼地放在一副简易的担架上。
沈淮序微微一愣,他本以为沈今棠会直接离开,没想到她会安排人照顾自己。
他的心中微微一暖,看着前面沈今棠的背影,眼神有些晦暗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