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县衙的气氛骤然紧张,县令在接到关于秦始皇驾崩的消息后,心中的焦虑与恐惧已转化为决心。他知道,这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为他提供了一个极其关键的机会,既有可能为自己带来更大的权力,也有可能成为致命的危险。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局势,王直决定不再等待。他要主动出击,借机造反起兵,争取在乱世中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
他迅速召集了衙内的核心官员,包括主吏萧何、狱长曹参以及其他几个重要的谋士。所有人来到王直的房间,房间内的气氛压抑而凝重,窗外微弱的晨光透过窗棂洒入,照亮了那张写满焦虑的桌子。
王直目光灼灼,看着在座的众人,声音低沉却充满了压迫感:“各位,时局已经变了,秦始皇驾崩,胡亥和赵高接管了权柄。我们若不趁机而动,恐怕很难再有翻身之日。秦朝的腐朽已成事实,任何依旧忠于秦朝的人,最终都难逃厄运。”
他说完这番话,顿了顿,继续说道:“既然如此,我决定起兵反秦,这不仅是为了自己的未来,更是为了我们所有人,给那些被压迫的百姓一条生路。”
众人并不吃惊,都是暗道,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话音刚落,屋内沉默片刻。众人互相对视,似乎都在思考王直话中的深意。随后,主吏萧何沉声说道:“县令,您说的对,时局已然改变,但起兵反秦并非儿戏。我们既然要做,就得做好充分准备,不仅要动员兵员,还要整合资源,才有可能成功。”
曹参坐在一旁,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我认为,我们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那些忠于秦朝的官员,咱们最好能分化瓦解,若能得到一些他们的支持,将大有裨益。同时,我们得清楚自己所拥有的力量,确保不轻举妄动。”
众人纷纷点头,认可了曹参的话。县令神色渐渐坚定,继续道:“我已安排好人手,流亡在外的刘季势力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刘季是个有能力的将领,手下已有一千多人,他若能为我们所用,将大大提升我们的力量。”
萧何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刘季确实是一位有潜力的将领,虽然目前他在芒砀山,势力尚未完全稳定,但他的反秦情绪浓厚,若能和他联手,必能聚拢一大批支持者。”
曹参也随之说道:“刘季的势力如今虽不如我们,但毕竟曾是亭长,曾在沛县有一定的影响力。若能联手,既能解决兵员问题,又能提高我们起义的声势。”
县令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心中已有了计较:“既然大家都看好刘季,那就派人去联系他,看看他是否愿意投靠。若他愿意,我会亲自与他商议,争取尽早联合。”
萧何点头同意:“如此也好,联系刘季势力的同时,我们要确保其他地方的支持。若刘季答应合作,我们可以联合更多流亡之人,壮大我们的队伍。至于兵员,我会安排各地流民加入,召集一支骨干力量。”
曹参看向县令:“我们可以分阶段进行,首先确保周围的地方稳定,不让秦军察觉。然后通过一些示威行动,吸引更多百姓和兵员加入。一旦我们的人马集结足够,就可以趁机攻占周边的城池,扩大我们的影响力。”
县令听完,眼中逐渐充满了精光:“很好,大家的计划都很周全。我会安排好一切,确保大家的安全。既然如此,咱们就开始行动!”
众人一阵点头,萧何、曹参等人都纷纷起身,开始商议具体的细节。他们的心中都明白,起义不仅仅是起步,更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失败。
随着计划的推进,县令与萧何、曹参等人分别去安排各自的任务。一方面,王直开始寻找机会分化其他秦朝忠臣,另一方面,他也通过秘密的渠道,派人去联系刘季,争取他与自己的联手。
刘季在芒砀山的势力逐渐壮大,随着一些周边百姓和流亡之人陆续加入,他的队伍已经从最初的几十人扩展到了上千人。刘季并未急于反击秦朝,而是专注于培养兵力与强化训练,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动乱。
一天,刘季收到了县令的消息,信中提到了关于联合起义的计划,并且表露了对他加入的诚意。刘季沉思片刻,知道这不仅是一次机会,也是考验。他心中清楚,若能和王直联手,不仅能提升自己反秦的实力,还能确保未来的胜算。
芒砀山的气氛逐渐变得紧张起来,所有人都知道,风暴即将来临,而他们,正是这场动乱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