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躁躁的,成何体统?”
姜霜霜放下茶盏,作势训斥一句。
见巧凝低眉顺眼,眼底满是神采,这才笑问道:“说吧,到底是什么好事?”
“老爷夫人和大公子进京了!”
不久前,来福派人给府上送了消息。
这会儿,谢昀带着来福去城门处接人,直接带到谢府。
姜霜霜坐在原位,反应了下。
巧凝还琢磨自家大少夫人过于沉稳,只见姜霜霜啪地拍了桌子:“你说什么,爹娘和大哥进京了?”
前些时日,姜霜霜终于收到来信。
厚厚的一沓信纸,满满都是问候。
连日来的凶险,爹娘和大哥不曾提及半句。
没想到书信没收到多久,一行人进京了!
“老爷和大公子在北地立下大功,进京接受封赏。”
巧凝搓了搓手,眼底的兴奋都要溢出来了。
虽说高门嫁女,但娘家地位高,女子在婆家的地位更加稳固。
谢家不在意这些,姜霜霜却不能不在意。
这通敌叛国的帽子摘下,也算是洗清冤屈了。
“巧凝,告诉文嬷嬷,派人收拾客院。”
事先没有得到风声,姜霜霜赶忙吩咐。
客房内,重新洒扫,保证光洁无尘。
被褥换新,再翻晒一遍。
“大少夫人,您能想到的,奴婢都想到了。”
巧凝笑着邀功,她得到消息,就先去找了管事。
这会儿,全府上下都知道了。
“来了,来了!”
姜霜霜站起身,在房内来回踱步。
马上要见到爹娘和大哥,她在激动之余,还有些许的恐慌。
毕竟,细究之下,爹娘和大哥,都是原主的。
巧凝倒了一杯热茶,宽慰道:“如今姑爷官至首辅,更加繁忙,能抽出时间接人,足以见对姜家人的重视。”
过不了今日,消息传出去,京城高门应该对姜霜霜的地位心中有数。
什么小妲己,并非空穴来风。
提到谢昀,姜霜霜神色安稳了些:“夫君何时回府?”
“奴婢听说,老爷要绕路,去姜家的宅子看一看。”
一场大火,姜家的宅院烧毁惨重。
这几个月,不时地传来闹鬼的风声。
巧凝得知内情,是二老爷姜兴业疯癫了,夜里总去姜家宅子痛哭。
与姜家相邻的两家受不住,纷纷搬迁。
“爹是舍不得祖父留下的遗物。”
除了姜玉蓉离开之前存在万通钱庄的字画,一场大火后,也不剩下什么了。
谢府,正门大开。
姜霜霜带着丫鬟婆子,站在门口处翘首以盼。
约莫一个时辰,几辆马车停在门前。
“霜儿!”
马车还没停稳,车门打开。
文氏被丫鬟搀扶,匆忙下了马车。
一眼便瞧见女儿,文氏眼眶瞬间红了,快步上前将姜霜霜搂入怀中。
这个瞬间,那种紧张之感,早已消失无踪。
姜霜霜声音带着几分哽咽,不由自主地道:“娘,女儿好想您。”
“霜霜,爹娘和兄长舟车劳顿,咱们先回府再叙话。”
谢昀拍了拍姜霜霜的脊背,轻声提醒。
人到了京城,跑不了。
为赶路,连续三夜未眠,这会儿早已疲惫不堪。
姜霜霜忙用帕子点了点眼角,答应道:“好!”
马车直接到客院门口,巧凝和文嬷嬷被派去帮忙。
洗漱后,闻着被褥的香气,姜家众人终于睡了个好觉。
等到掌灯时分,一家人围坐桌旁。
桌上摆满了珍馐美馔,还有应节的月饼。
姜兴和端起酒杯,轻抿一口。
目光落在姜霜霜身上,满是慈爱与愧疚:“霜儿,今日咱们一家人好不容易团聚,有些事,也该说与你听了。”
姜霜霜夹菜的手一顿,神色不解。
不晓得是不是早已代入了原主,与爹娘和大哥见面,竟没有一点芥蒂。
她既然接管了原主的身子,定会好好的孝顺爹娘。
谢昀在一侧,轻拍她的手背,给予支持。
姜霜霜看过去,微微勾唇。
夫妻二人的小动作,姜兴和看在眼中,一脸欣慰。
“当初把你送入京城,爹爹实是无奈之举。”
那时在北地,成王的人找上他,威逼利诱。
姜兴和生怕他们拿女儿当人质,明知道姜老太太不慈,也只得把人送入京城躲避。
“爹知道,你吃了很多苦,多亏有叙白。”
说到此处,姜兴和叹了一口气。
好在,他的计划没有失败,为女儿谋了个可靠的夫君。
文氏在一旁轻轻拭泪:“是啊,霜儿,那些日子,娘整日提心吊胆。”
姜元宁点点头。
当时全家准备躲避到蛮族,也不晓得前路如何。
姜兴和又解释道:“再者,你自小身体不好。我和你娘去庙上,曾遇见个算命的老头,老头说,只有来京城,你方可有机缘。”
家人在北地,把姜霜霜送到京城,姜兴和不放心。
眼看拖不下去了,他才想到老头所说:“爹虽不太信这些,可事关你的性命,哪怕只有一丝希望,爹爹也想试试。”
姜霜霜眼中泛起泪光,心中五味杂陈。
她握住爹娘的手:“爹,娘,女儿都明白,你们都是为了我好。”
谢昀敬酒后,状似不在意地问道:“那老头长什么样?”
到京城才有机缘,还真说准了。
难怪,自家夫人身子好转,岳父一家都不曾有半分怀疑。
原本,谢昀还准备了说辞应对,现下都用不上了。
文氏记得清楚:“那老头穿得破烂,算卦后不要银子,只要鸡腿,等我和你爹去买鸡腿回来,人突然不见了。”
明明,丫鬟婆子留在原地等待。
众人却说,都没见过老头。
夫妻俩很确定,因而更加信了几分。
姜霜霜心中一动,与谢昀对视。
夫妻二人彼此点了点头,心照不宣。
眼看女儿身子好转,又有了身孕,文氏笑眯眯地道:“以后,爹娘就在京城陪你,你不用娘操心了,娘要操心的,唯有你大哥的亲事。”
“娘,儿子不成亲!”
姜元宁一着急,说出了心里话。
文氏面色一变,余光瞄到角落有鸡毛掸子。
等她回过神来,鸡毛掸子已经在手里了。
家丑不可外扬,好在在座的都是家人。
文氏举着鸡毛掸子道:“不成亲,你要打一辈子光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