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段尘抵达襄平城后,他要做的就是迅速收拢军队、合理安排亲信,并妥善处理这座城市的各项内务事宜。
刚在城中转上一圈,进入太守府,段尘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中。
第二日刚刚熟悉辽东郡政务,段尘便已起身前往正在养病的柳毅府邸亲自看望,一番交谈之后,他并未提出拉拢,而是先让其安心养病。
随后又亲自去阳仪府邸,请求其再次出山作为郡丞,配合处理辽东郡事务。
等待将一众文臣武将给安排好后,第三日他便下到基层。
先是到平洲兵的军营中,关心士兵们的生活状况,确保平洲兵能够被关羽正常接收。
并且将不愿意参军的战士遣散,送过去一笔丰厚赏金。
自此,平洲卫基本正常接手,马上要送到昌黎进行训练,
同时,段尘接连两日在郡城乃至周边村镇查看,了解辽东郡城乡百姓生活,并且查探土地兼并情况和人口隐匿情况。
如此几日时间,他算是彻底在辽东郡露了露脸,基本稳固住辽东军民之心。
一番忙碌之后:
太守府议事厅内。
段尘召集了一众心腹,商讨有他离开后辽东郡的事务。
众人围坐在一起,神情严肃。
段尘目光炯炯地扫视了一圈在座之人,然后缓缓开口说道:
“诸位,如今我们虽已掌控襄平,但局势仍不容乐观。东边的高句丽人依旧盘踞在乐浪郡。
若不能彻底消灭高句丽,辽东郡很难安定下来。
所以,我欲派遣一支精锐之师前去收复失地整套高句丽,如何?”
话音未落,只见关羽猛地站起身来,拱手抱拳朗声应道:
“主公,末将愿往!”
关羽麾下的辽东坚兵早已摩拳擦掌,此次正是最好的机会。
段尘看着眼前意志坚定的关羽,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
几年下来,麾下班底已经颇有规模,并且欣欣向荣。
其实,早在之前的多次征战中,由于各种原因,段尘率领的大多是以骑兵为主力部队。
而像辽东坚兵以及关羽这样擅长步战的将士们,实际参战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这次能够让他们一展身手,众人皆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
关羽身为一流名将,沦于训练士兵和后方守将,自然是想要一个机会,一展宏图的。
“云长啊,据我方探子回报,那高句丽之地多铸造有坚固的城池。
虽说以咱们目前的实力完全能够对其形成碾压之势,但若是要一路拔除这些坚城,必然会遇到诸多艰难险阻,任务艰巨啊!”
段尘微微皱起眉头,神情严肃地看着眼前的关羽。
昔日那公孙度虽然受到重创,但底蕴尚存,最终却也还是被这高句丽给生生拖垮、消磨至死。
而且他们背后还有棒子国撑腰,这批高句丽人定然不会如此轻易便低头认输,这必然是一场持久战。
“这是你第一次指挥大兵团独自作战,10万辽东坚兵尽归云长掌控。我还是要多加嘱托啊。”
段尘提醒道。
听到这里,关羽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之色,只见他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躬身向前说道:
“主公放心,末将只需一年时间,定能将高句丽全境剿灭殆尽。若不能完成此重任,甘受军法处置!末将愿在此立下军令状!”
此刻的关羽态度异常坚决,毫无退缩之意。
如果是依照他早年的个性,恐怕早就口出狂言称只需两三个月便可达成目标。
但自从追随段尘以来,长期担任统帅之职让他学会了谨慎。
或许也是因为太过渴望能够亲身参与到这场实战之中,关羽此时满脸通红,神色之间稍显急躁。
见此情形,段尘赶忙快步走上前去,伸手扶住跪地的关羽,轻声安慰道:
“云长快快请起,这军令状就不必立了。我信得过你,便给你这一年的时间好好磨砺一番。
你乃是我的心腹爱将,日后建功立业的机会多得很呢,切不可因一时之急而过于执拗!”
言语间充满了对关羽的信任与关怀。
随后段尘再次提醒:
“此次攻城战,就是要好好训练一下辽东军的实战经验,同时也是磨炼云长的性子和能力,我信云长一定可以。”
听完此话,关羽再次跪地,神色更为坚定:
“必然完成任务,不辜负主公信任。”
作为最早跟随段尘的武将,关羽一直都是军方一号人物,但相比张飞,他总是负责守城,其实战功相对较少,表现机会很少。
以关羽的骄傲,自然是相信自己能力在众人之上的,但只是苦于没有表现的机会,无法服众。
早先是主公信任,他作为心腹,跟随主公一直处于重任。
现在遇到机会,主公也毫不犹豫让自己前去磨炼,增加军功,关羽自然是感动的。
段尘亲自起身扶起关羽。
想到关羽军谋无双,但在整体大局还略有欠缺,段尘望向了徐庶:
“元直,此次平定高句丽之战,你将以云长参军的身份随军出征,负责出谋划策,务必要借此良机好好磨砺一番!”
段尘目光灼灼地看着徐庶,言语之中满含期许之意。
徐庶听闻此言,心中不禁一热,毫不犹豫地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郑重行礼应答道:
“主公放心,庶定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必将不负主公之所托!”
在场众人皆知,如今之高句丽于强大的辽东军而言,犹如探囊取物。
这场战争对于当下的辽东地区来说,更多的只是一次实战磨炼而已。
而此番让徐庶参与其中,亦是特意给予他一个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
毕竟,若徐庶一直未能立下尺寸之功,即便段尘有心提拔他晋升官职,恐怕也难以服众。
故而表面上看,徐庶虽随侍在旁,但实际上其官职尚算不得高。
待高句丽战事安排妥当之后,段尘缓缓转身,目光落在了简雍身上,开口询问道:
“宪和,关于接下来的行程,不知你作何打算?是选择随同我一同返回昌黎呢,还是打算留在此地先稳定局势?”
简雍略作思索,随即迈步上前,拱手施礼回答道:
“主公,原本属下意欲留在辽东稍作停留,协助处理一些事务。然而刚才您已安排元直留下来主持辽东郡政务,元直之才十倍于我,想必此处应无大碍。如此一来,属下便愿追随主公左右,一同返回昌黎。”
段尘听后,一时有些无语,不知道这些文士怎么都喜欢用自己做计量单位。
如果徐庶=10简雍,而诸葛亮=10徐庶,则诸葛亮=10(10简雍)=100简雍。
想到这里,他竟然有些想要去荆州找找正在读书的小诸葛了。
“也是时候该去找找了。”
记下这件事情,段尘望向徐庶再道:
“元直,我任命你为辽东太守,辽东参军,辽东郡和高句丽之事全靠元直了。”
“多谢主公信任!”
早先大汉的军政是不分离的,一郡太守,一州刺史或是州牧,其本身能够开府取士,或是统领军队。
段尘来到辽东之后,重新设立了一套军政体系,将军政给完全分开,关羽本就为将军,不必再设职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