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两位人才,辽东郡之事基本没有问题,段尘便又将目光放到了世家上面。
会议终于落下帷幕,简雍将辽东地区的各项人口户籍资料呈递上来。
段尘接过这些厚厚的卷宗,轻轻地翻开第一页,目光迅速扫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和文字。
";50 万人?";
当看到这个数字时,段尘忍不住惊讶出声,他的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
整个辽东郡可是这片土地上人口最多、地域最为辽阔、经济实力最为强盛的一地!
如今,登记在册的人口竟然只有区区 50 万之数·····
一旁的简雍同样面色凝重。
只见他微微颔首,压低声音说道:
";主公,经过我的私下调查探访,实际上辽东郡的人口远远不止如此。
据估计,其数量至少应该超过一百万。而其中大部分人的户口都被当地的世家大族所隐匿起来,没有如实上报。";
听到这番话,段尘的脸色变得愈发阴沉。
他一页接着一页地翻阅着手中的户籍资料说道:
";也就是说,将近一半的人口都被他们给藏起来了……";
每翻过一页,他心中的怒火便增添一分。这些世家大族竟敢如此胆大妄为,公然隐瞒一半人口信息。
“其中公孙家主动将麾下庄园土地交出,向我们置换了在昌黎的田产和北境的开发权,经过计算大概隐匿10万左右佃农部曲。”
简雍说着,又将一份情报交出,公孙家的人口基本没有登入到户籍中。
此外辽东郡的各个世家,很显然和公孙家类似了。
早先公孙度说是打压,其实大都是豪族,真正根深蒂固的世家,他也是不敢动的。
“60万人口,世家隐匿40万,分布在各个庄园中,甚至还有不少私人武装,这确实很难不让人忌惮啊····”
段尘的手有点痒痒了,一时间竟然想要像是屠辽西一样直接全杀了。
不过这显然不可能的,他马上要在辽东搞工业化了,无论是辽东本土世家,还是北境世家,都要稳住了,不能给他捣乱。
“主公,此事还是要从长计议!”
简雍眼见段尘有些意动,赶忙上前劝告。
有时候他总以为段尘和那群黄巾军一般,动不动就喜欢掀桌子。
“我明白,此事暂且不谈,辽东之事稳住,我有的是时间和他们斗。”
段尘脸上重新露出笑容。
现在还不行,真的要屠了,辽东世家可不是辽西能比的,至少要乱个两三年,那时候袁绍就真成事了。
他也错过了入关的最佳时机。
“暂时将军权掌控,政务控制住,把高句丽拔除了。”
段尘口中喃喃自语。
“主公英明!”
简雍适时出现安抚其情绪。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段尘自然是要与这些世家们见见面的。
气氛祥和,辽东人心日益稳固。
甚至有世家已经开始提出,要让段尘将将军府迁移到襄平治理,却被段尘回绝。
虽然此地确实为辽东中心,但距离中原太远,距离北境和通辽也差些距离,而昌黎的位置可以很好的协调这些。
并且来到这里,段尘怕自己忍不住再来一次分田地,整的治所大乱,这就不好了。
眼见段尘拒绝迁移将军府,这些人有开始劝段尘联姻,想要将世家女嫁给将军府,却也被段尘以已经定亲回绝。
笑话!北境世家可以联姻,那是因为人家是外来户,没有在本地隐匿人口,私养部曲,还为辽东主动开荒北境,贡献人才吏治。
段尘自然是要拉拢。
这群辽东世家有什么,各家有部曲,还隐匿如此多人口,未来如果不听话,段尘肯定不会放过他们。
所谓联姻,自然不值一提。
当然,为了暂时安抚人心,段尘不可能是一口回绝,只是提出现在已经有婚约并且快要结婚不能纳妾。
等待结婚之后,再行讨论。
这个理由是很充分的,而且留了余地,这些世家也并不生疑心。
······
一个来回,时值九月,到了春小麦收获的季节。
辽东各地,到处能看到金黄的麦田,一架架大型农机一趟趟来回收割麦子。
辽东农业税较轻,早先受到乌桓和鲜卑双重骚扰,很多土地基本都是世家自主维持,百姓都是交税给世家,或是直接成为佃农部曲。
辽东本地大汉朝廷,其实掌控力度非常弱,为了收到该有的税收,就拼死的往普通百姓身上压担子。
所谓的人头税和劳役等尚存,其它苛捐杂税也相当繁重,导致土地大量流失给世家,百姓成为奴隶。
这和整个大汉的情形是一致的。
段尘来后,早先各方郡县基本都被犁了一遍,土地重新分配,早先的税制也相继废除。
由于依靠工商业,段尘获取到了大量的利润,早先的劳役等也被各种直接结算的工程给取代。
对于有土地的自耕农,段尘征收四成农业税,直接以粮食形式征收,并且去除其它苛捐杂税。
看似征收极多,实则是将百姓税收全部掌控到了官方手中,而不是世家,这相比中原已经是给百姓大量减负了。
而对于北境世家,段尘一方面限制其对佃农的征收强度,定额的限制每亩的6成为最多。
此外直接向世家豪族征税,农业税本应该是四成,但是因为北境刚刚开荒,第一年享受免税政策。
其它的,诸如农机租用,粮食加工售卖等等,段尘都是直接控制,以此也能获取更多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