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胭脂》
第一章·残妆
光绪二十九年霜降,湘西胭脂匠苏蘅背着竹篓推开老宅门扉。月光透过窗棂斜照在八仙桌上,映得那盒朱漆描金胭脂格外猩红——这是她昨日在凤凰城当铺死当区赎回的祖传物件,匣底刻着";癸卯年酉月封";的字样,与父亲暴毙那日手中攥着的半枚血玉锁严丝合扣。
篾条崩断的脆响惊得她倒退半步。胭脂盒自动弹开,露出内里凝着黑痂的膏体,腥甜味里混着腐草气息。铜镜忽地蒙上白霜,镜面渗出细密血珠,渐渐凝成三行小篆:";皮作泥,骨化灰,七月半借活人魂";。
";苏姑娘快闭眼!";隔壁棺材铺张掌柜踹门而入,桃木剑挑着黄符拍向铜镜。镜中血字扭曲成女人轮廓,青白手指穿透镜面抓向胭脂盒,却被盒内窜出的黑蛾扑了满脸。蛾翅磷粉沾肤即燃,顷刻将鬼影烧作焦灰。
";这是你苏家高祖炼的阴物。";张掌柜剑尖挑起只残蛾,";同治年间苗疆闹尸瘟,苏老太爷用横死女子的血肉混着朱砂制胭脂,活人抹上能避邪,代价是...";话音未落,后院古槐轰然倾倒,树根处露出半截描金漆棺,棺盖上深深嵌着把生锈的青铜剪刀。
---
第二章·画皮
子时梆子响过第三声,苏蘅被窸窣声惊醒。妆台前的胭脂盒正在月光下蠕动,膏体膨胀成颗人头,发间别着与她一模一样的银蝴蝶簪。人头的嘴唇一张一合,窗纸顿时映出十三个提灯人影,灯笼上皆书";奠";字。
";阿蘅接我回家呀...";
胭脂头颅突然尖啸,苏蘅怀中血玉锁迸出青光。她踉跄退至漆棺旁,惊觉棺内铺着张完整人皮,眉眼正是镜中鬼影模样。人皮腰封处绣着苗文咒语,针脚与她娘亲生前所绣《百蛊图》如出一辙。
铜剪无风自鸣,苏蘅鬼使神差地划破掌心。血滴落上人皮的刹那,后院井口窜出七条红绸,如巨蟒缠住追来的提灯鬼影。绸缎收紧时发出布帛撕裂声,灯笼里的烛火竟是人指骨熬的尸油,滴在地上蚀出蜂窝状孔洞。
井底传来金石相击声,苏蘅借着月光窥见井壁刻满女子名讳,最新一道划痕竟是";苏玉娘·癸卯年酉月卒";。血玉锁突然烫如烙铁,她恍惚看见娘亲被绑在青铜柱上,七个苗巫正用银刀剜取她背部的皮肤。
---
第三章·骨咒
鸡鸣时分,张掌柜提着鲛油灯闯进后院。灯影扫过漆棺时,棺内人皮已裹住苏蘅半截身子,苗文咒语像活虫般在她皮肤下游走。";造孽啊!";他甩出墨斗线勒住苏蘅脖颈,";这是画皮匠的续命邪术,你娘用自己人皮替你挡了死劫!";
原来光绪二十五年苗疆大旱,苏家为求雨将嫡女玉娘献祭。苏老太爷不忍幼女惨死,偷梁换柱用胭脂匠秘法将孙女炼成血胭脂,每逢月亏之夜需用至亲骨血喂养。三日前暴毙的当铺掌柜,正是当年参与献祭的苗巫后人。
井水突然沸腾如血,十三具无皮尸骸攀着红绸爬出。苏蘅腕间血玉锁应声碎裂,露出内里半枚青铜钥匙。张掌柜的桃木剑劈开漆棺夹层,抖出本裹着人皮的账册——光绪二十九年七月初七,苏家胭脂铺进账白银千两,备注栏画着十三枚滴血指印。
";快把钥匙插进锁魂孔!";张掌柜咳着黑血指向古槐树洞。苏蘅扑向树洞的瞬间,十三具尸骸齐齐炸裂,碎骨凝成血色胭脂膏向她涌来。钥匙旋动的咔嗒声里,树洞吐出个陶瓮,瓮中蜷缩着具婴儿骸骨,天灵盖钉着七根苗银长针。
---
第四章·焚香
骸骨腕间银铃叮当,与苏蘅襁褓时期的长命锁纹路吻合。胭脂膏已爬上她脚踝,所过之处肌肤寸寸龟裂。";原来我才是祭品...";她惨笑着点燃鲛油灯,火苗蹿上人皮账册的刹那,陶瓮中的骸骨突然睁开空洞眼窝。
冲天火光中浮现青铜祭台虚影,七个苗巫正在剜取女童背皮。苏蘅娘亲挣脱铁链扑向祭鼎,鼎中沸腾的胭脂膏突然化作火凤,将苗巫尽数吞入烈焰。现实中的血胭脂如潮水退去,在井口凝成个穿嫁衣的女子虚影。
";娘替阿蘅描次眉可好?";虚影指尖蘸着井水点在苏蘅眉间。晨曦穿透女子身体的瞬间,苏蘅看见她后背缺失的皮肤下,暗藏幅用血刺青的《镇魂谱》。谱上最后一笔落在胭脂盒的朱漆上,将那";癸卯年酉月封";的字样改成了";癸卯年酉月解";。
残阳如血时,老宅仅剩那株焦黑槐树。往来行商都说曾见个背胭脂箱的女子徘徊树下,有人凑近时听见盒中传出唱谣声:";皮作纸,骨化笔,描个新娘嫁自己...";更夫打更路过,总见树梢挂着盏青皮灯笼,灯罩上血胭脂描的蝴蝶簪忽明忽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