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投降后,便被邓艾将他带回洛阳,被封为安乐公。”罗玉华叹息道,“那个年代,新的政权建立时,一般都不会诛杀别朝的皇帝……”
“而司马昭给刘禅封的这个什么安乐公,看起来,是善待投降的投降政权君王,实际上却是极具讽刺意味的封号。”
“除此之外,司马昭特地为刘禅安排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在这场奢靡热闹的宴会上,亡国之君的刘禅,却表现得异常轻松自在,甚至还说出了那句着名的【此间乐不思蜀也】。”
”这样一句话,对于蜀汉遗臣而言,无疑是再次扎向心脏的匕首,割的人鲜血淋漓。”
“可是刘禅真的如他口中所言的那般自在快乐吗?”罗玉华找了一块白板,用可擦水笔将那句“此间乐不思蜀也”写在白板上。
“我们不妨来看看这句话……”她示意徐爱帮忙扶住板子,然后继续道,“众所周知,华夏汉语的排序,即便是一点点偏移,都可能产生不一样的意思……”
“像是这句话。”她在乐和不之间打上了个【,】,然后道,“这样念呢,即是,【此间乐,不思蜀也】。”
“可以说是立马把其糊涂昏君的人设立住了。”
“但是……”她用白板擦掉了乐和不之间的【,】,换成了【?】。然后又在不字后面添加了个【!】。
“如果这么念呢?”她抬起头示意徐爱。
徐爱立马接上话:“这样可就得念,此间乐?不!思蜀也了!”
各大位面诸多帝王皆是一惊,他们那个年代,虽然也已经慢慢有了些许符号可以区别语境,但没有天幕中那般清晰明白。
明明是同样几个字,就这么拿几个没见过的图案一分,立马从一句话,变成了另一句话……
众人皆是陷入沉思,大家似乎都在反省自己以前在读史书时,会不会也被这样模棱两可的句子迷惑过,导致自己曲解过他人的意思。
天幕上,徐爱也是唏嘘不已。
“你别说,还真的有这个可能。”她叹息道,“蜀汉当的情况,还真的是比不得赵构的南宋和朱祁镇的明朝……”
“南宋当时虽然只剩半壁江山了,但也依旧有200万平方公里的大小,而且手里的国土皆是淮河以南的鱼米之乡,只要能求得安稳,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那钱啊,粮啊人口啊都不会缺。”
“明朝就更强了,明朝的都城在北平,就是在边疆位置,可以说是,即便皇帝留学了,但大明依旧在景泰帝朱祁钰和于谦的顽强抵抗下,寸土未丢 ,死守住了国门的……”
“而刘禅的蜀汉,却只有汉中和益州两地……”她的脸上闪过一丝哀色,“说白了,同样是被攻入城下,大宋和大明如果输了,那都是可以退守的。”
“但蜀汉却不行……”
“因为三分天下后,巅峰期的蜀汉,也不过就半个荆州,汉中和益州这么点地盘……”她继续道,“后来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夷陵败北,使得原本就不大的地盘变得更小……”
“虽然孔明和姜维拼了命的试图收复失地,但也只是让蜀汉的土地维持在了100万平方公里左右!”
“曹孟德曾嘲讽蜀汉只是一州之国,虽然不好听,但也确实是如此……”罗玉华接过她的话继续道。
“可以说,被邓艾打到益州时,刘禅已经无处可退了,而他也已经把手里能用的所有人都用完了,甚至于孔明先生之子,诸葛瞻也已经在战争里殉国了……”
“这时候如果继续抵抗,换来的,大概率就是以死殉国,再无回转余地,甚至可能还会引起屠城……”
“大家可别觉得不可能,想想徐州那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还有柳城的降卒……”
“要想保住益州百姓,最好的法子,就只有投降这一条路,最为保险!”
“而刘禅投降后,姜维也跟着投降了……”罗玉华继续道,“这个诸葛孔明晚年时,亲自挑选的接班人,难道真的就是这么个没骨气的?”
“至少在那时候,大家都是这么看他的……”
“直到蜀汉灭亡八十余年后,桓温攻入巴蜀后,清剿战利品时,发现了一封姜维写给刘禅的密信!”说到此处,罗玉华的声音渐渐也有些哽咽了。
“这封信的字数不多,却让桓温抚掌大笑,直言诸葛武侯可瞑目也……”
“臣希望陛下可以暂且忍耐一些屈辱,下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使得日月幽暗复得光明。”随着徐爱的声音,天幕画面慢慢浮现了这封密信的内容。
“这封信的现世,不仅使得姜维一片赤忱救国之心为世人所知。也使得刘禅亡国之君的名声渐渐有了转圜余地……”
“一个亡国之君,为何会保留一个臣子这样的信件,还藏得妥善,完全没有销毁之意?”
“这是否也证明,其实刘禅心里也还是惦记着复国,而不是真的就只坐吃等死,做个人人嘲笑的安乐公?”罗玉华长叹一声道,“真相到底如何,也许早就随着姜维和刘禅的离世,永远的埋藏在历史里……”
“汉室江山,也终于走到了尽头,再无回天之力……”
各大位面的帝王们听到这里,全都沉默了……
“说到这里,这三位帝王的人生也就彻底盘点完了。”罗玉华不打算再继续这个话题。
“说实话,这三位在咱们后世之人眼里,那都是有大过的皇帝。”她总结道,“如果要做帝王评分,除了刘禅因为善待了忠臣,抬高了他的道德水平,换来了勉强及格的分数外……”
“其他两位,估计都得是垫底的水平……”
“然而这只是我们以现代人的眼光,站在上帝视角去看待此事的。”
“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们如今必须穿越回去,又将如何看待这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呢?”
“反正我肯定是更希望自己能活下去,至少不希望自己莫名其妙死在这些斗争里。”
“百姓想要的是安居乐业,是宁静和平。而不是成为他人争权夺利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