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乱世真的该杀圣母吗
“如此看来……”徐爱接口道,“哈哈,刘禅和他爹刘备真的很像,先考虑的都是百姓。”
“说起这个,这让我想到网上说的那句很流行的话题,叫做乱世先杀圣母,活佛……”她耸了耸肩道,“咱们华夏历史渊源流长,但却一直战乱不绝……”
“难道真的如他们那样,乱世得先杀圣母,才能取得安宁?”这个话题,她早就想讨论了。
“哎哟,你快别说了。”罗玉华立马皱眉道,“说这话的人,脑子一定是进水啦。”
她的脸色都变得有些黑了:“说这些话的人,是不是把自己带入到了无所不能的救世主了吧!”
“远的不说了,单说现在吧,国际有个组织叫无国界医生,标准的圣母组织……”
“在战场上,你碰一下这些人试试,看看自己会不会变成千疮百孔的筛子?”
“还有抗倭时期,在金陵,有个男人,凭借自己一人之力,在那场大屠杀,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庇护了二十五万华夏人,让他们免于屠杀……”
“这样的人,你动他一下试一试?”
“放弃了高薪,独自来到战乱的华夏援助,用自己高超精湛的医术,挽救无数华夏人民的白求恩大夫,你在乱世是碰他一下试一试?”
她越说越生气:“就刚咱们提起的刘玄德,一个逃亡时,都不忘带着百姓一起的圣母……”
“给你个机会,让你穿越回去,来到他的队伍里……”她顿了顿,然后摇头道,“这时你想到了这句乱世先杀圣母,然后大喊一声,刘玄德,我要宰了你……”
“哎嘛……”徐爱夸张的抖了抖身子,装出一脸恐惧,“这恐怕还没来得及站起身来,身上就得多了好几个透明窟窿了吧!”
“所以说,这活佛,圣母这样的词语,完全是被污名化了。”罗玉华点头道,“如果真要拿这句话来说事……”
“则应该多加一个字,乱世先杀圣母婊才是……”
“真正的圣母,是牺牲自己的利益,换取大家的利益。”徐爱借着她的话说道,“而圣母婊才是那种牺牲他人利益来完成自己名声的人……”
“读过七杀诗吗?”罗玉华继续说道。
“天生万物以养人,世人犹怨天不仁。不知蝗蠹遍天下,苦尽苍生尽王臣。人之生矣有贵贱,贵人长为天恩眷。人生富贵总由天,草民之穷由天谴。忽有狂徒夜磨刀,帝星飘摇荧惑高。翻天覆地从今始,杀人何须惜手劳。不忠之人曰可杀!不孝之人曰可杀!不仁之人曰可杀!不义之人曰可杀!不礼不智不信人,大西王曰杀杀杀!我生不为逐鹿来,都门懒筑黄金台,状元百官都如狗,总是刀下觳觫材。传令麾下四王子,破城不须封刀匕。山头代天树此碑,逆天之人立死跪亦死!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善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
“里面已经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了,不忠不孝,不仁不义,鱼肉百姓,多行不义之人,才是该死之人……”
“明太祖朱元璋年幼时,父母双亡,他家里穷得连一块安葬父母的土地都没有。”
“为了不让父母曝尸荒野,他只能去哀求地主刘德,只求他施舍一块土地安葬父母。”罗玉华继续道,“结果刘德不仅不同意,还对他破口大骂,各种嫌弃。”
“好在刘德的兄长刘继祖听说后,觉得朱家实在可怜,便主动施舍了一块地给朱元璋,让他安葬了亲人。”
罗玉华笑道:“这种在乱世里,主动给你帮助的,就算不是圣母,那也该算是好人了。”
“按照他们的逻辑,老朱应该一刀捅死刘继祖才对……”她噗嗤一笑道,“乱世里面,要你那么好心做什么,只有刘德那样毫无人情可言的,才配过得安稳舒心……”
“可事实却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回乡祭祖,第一时间便是去看望当年施地给他的恩人。”
“刘继祖此时已经离世了,而他的儿子,则被老朱封为侯爵,赐予良田百亩,并许诺其子孙后代皆可为官,享贵族尊荣……”
“还有老朱的妻子马皇后,聪慧美丽,心地纯善。”
“不仅仅对待丈夫一心一意,温柔体贴,不离不弃。她还对丈夫收养的义子,妾室嫔妃们所生的孩子视如己出,和自己亲生儿女一般看待。”
“那些后宫嫔妃,也不是如很多人幻想的那样,是皇后的情敌,而是被马皇后当做自己的亲人照顾……”
“除此之外,她还在战时,亲自替将士们缝补浆洗衣物,替他们照顾家眷,为他们筹办甚至于他们自己都不记得的生日宴席……”
“?甚至于重病缠身时,为了担心御医惨遭牵连,她拒绝了御医治病,为的就是不连累他们因自己的病症,白白搭上性命……”
“这样的一个皇后,要是搁现在某些人看来,就是圣母里的圣母,一刀捅死得了……”
大明
“谁敢……”朱元璋原本还满脸笑意看着天幕,听着天幕女子夸赞自家妹子,结果还没来及高兴多久,便听到这么一句,气的他差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杀意。
“看你……”马皇后一见他这样,立马拉住他的手道,“人家天幕只是比喻了一下罢了,你怎么就生气了!”
说完,她又下意识看了一眼其他人,却见以李善长和徐达为首的文武官员,此刻也都面露杀气……
“哎哟,你们这是做什么……”她只觉得哭笑不得,“我没天幕里的二位姑娘说的那么好,你们也不要这样,这日后若是见了面,还不得给人家吓坏了哟……”
仿佛回应她的话一般,天幕上的徐爱开了口:“要是按照他们那狗屁理论,只怕还没靠近马皇后呢,就得被人活活撕成碎片咯!”
“马皇后的贤名使得她在后世子孙,甚至于我们华夏儿女眼里,也都是白月光一般的存在。”
“甚至于明太宗朱棣的发妻,大明的另一位贤后徐皇后,也就是我的太太祖姑奶奶,便直言自己在马皇后身边的那四年。”徐爱继续道,“让她的一言一行皆,饮食起居皆受到马皇后的影响,塑造了她的品性……”
天幕下的大明
“徐皇后……”小朱棣和徐达双双瞪大双眼,很快的,这对未来的翁婿便对上了眼。
只是小的那个满眼欢欣雀跃,而老的那个却是愁眉苦脸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