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州军攻城北门,焚粮,毁门。布占泰求和,双方暂时停战。”罗玉华继续说道,“努尔哈赤返回后,布占泰迁怒于与自家和亲的努尔哈赤之女穆库什和侄女额实泰,将她们囚禁。”
”万历四十一年,努尔哈赤囚禁了妻子、以送质于叶赫的借口,率领代善、阿敏、费英东等人,统帅三万大军,再次征讨乌拉。”
”这次出征,建州军又成功攻下三城,使得乌拉贵族、百姓也纷纷倒戈。”
“布占泰领三万大军据守伏尔哈城,誓言要与努尔哈赤生死较量。结果乌拉大败,兵马损失过半。建州军继续猛攻乌拉城,布占泰派遣次子达拉穆镇守。”
“建州军攻城营垒的同时,往城下投掷土包,使城墙与土堆几乎相平,随后冲入城内。布占泰兵败如山倒,旗下仅剩百余名士兵,面对建州军旗帜如惊弓之鸟一般四散逃命。”
她轻叹道:“但途中,遭遇代善截击,布占泰只得亡命千里,投降叶赫。建州军占领乌拉城,乌拉正式宣告终结。努尔哈赤将乌拉降民编入万户,带回建州。”
“哇……”徐爱咋舌道,“女真部的人,这背刺和反背刺玩的有些六啊……”
“明明是姻亲关系,却咋都闹得不死不休的……”
“也不完全是他们如此……”罗玉华不赞成她的说法,“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人心深不可测。”她面色凝重,“历朝历代的帝王,能有几个是真正手里没沾过亲人,知己,亲信鲜血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只有把对手狠狠扼杀在摇篮里,才能够从根本上杜绝许多问题……”
“举个例子吧,清朝小说家蒲松龄知道吧……”她叹息道,“明明也是个才华横溢的人物,却始终科举不利,直到六十多岁才得了个秀才的功名……”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与他同姓的某个胡商家族,也用了这个汉姓……”
“明朝初期时,朱元璋对这个家族的人进行了一次大清洗,而他这一举动,不但没有被后人谩骂,反倒是被赞明君之举,赞其有先见之明。”
“就是因为这个家族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净干些伤天害理,天怒人怨,背信弃义的无耻行径……”
“可能会有人觉得这么打比方不合适,但其实本质就是相同的,如果当时的朱元璋没有下死手,谁能保证那帮人不会继续借此机会壮大自己,甚至做出更加残忍和腌臜的事情来呢?”
“细想想,这其实也是一种争权夺利不是吗?”她感慨道,“毕竟那一族的人,至今还在蓝星逍遥自在,为所欲为呢……”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徐爱顿时皱起眉头来,“你说的对……”
天幕下,众人皆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愣了一下,然后皱眉道:“那帮卖主求荣的狗东西,屠我华夏子民,吸我华夏骨血,我没杀光他们一脉,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朱老弟……”嬴政走上前,拍了拍朱元璋的肩膀,“果然好魄力……”
“对……”刘邦和李渊也纷纷点头表示赞成,“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个家族到底做了什么事,但看天幕上的后世女子,这般嫌弃厌恶的神情,大概也能猜到,这些异族人必定不是好东西……”
“可不就不是好东西嘛……”朱棣也皱眉轻声骂道,他坐在李世民身边,正给他和刘盈他们科普为什么自家父亲这般厌恶那个民族……
天幕里……
“对于努尔哈赤而言,亦是如此,如果他不狠心,那面对的是怎样的情形,谁也不知道……”罗玉华叹道,“千秋霸业那都是累累白骨堆积而成的啊……”
“万历四十一年,努尔哈赤继续攻打乌拉,布占泰孤身逃往叶赫。努尔哈赤三次索要布占泰,但均遭叶赫拒绝。”
“九月,努尔哈赤又集结四万大军攻打叶赫。建州军连续攻破吉当阿、兀苏等大小城池十九座,直逼叶赫东西二城。”
“叶赫无奈只能向明朝求援,明朝派游击马时楠、周大歧领兵千人进驻叶赫。见叶赫有备,努尔哈赤只能焚毁其房屋,带着降民返回建州。”
“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叶赫布扬骨贝勒将叶赫那拉东哥许配给蒙古蟒古儿大,并抓获了建州六人。”
“七月,努尔哈赤趁东哥成婚之际,出兵三千,驻守南关旧地,打算一举荡平叶赫,然而由于明朝再次干预,努尔哈赤只得再次罢兵。”
“随着实力的增长,地盘的扩张,努尔哈赤的称号也越发显赫,从最初的聪睿贝勒,变成最后的尊号昆都伦汗。”
罗玉华继续说道:“然而,此时的明朝皇廷对此事根本一无所知,甚至在努尔哈赤即将建立后金国的那一年,蓟辽总督仍向朝廷禀告说他依旧是唯命是从的状态。”
“终于,在万历四十四年正月初一,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率领群臣于殿前跪拜,八旗贝勒大臣分别站定八旗阵列。”
“而努尔哈赤临朝,由诸贝勒大臣献表,近侍阿敦巴克什额尔德尼接表,众臣立努尔哈赤为【覆育列国英明皇帝】,国号【大金】。”她正色道,“而历史上称其为【后金】,年号天命,此时的努尔哈赤更是已征服多数女真部落。”
“后金天命三年,努尔哈赤以誓师之名,借七大恨之名,开始进攻明朝。而抚顺城以东诸堡多被后金占领。”
“在此后,后金更是意图攻击沈阳、辽阳,只可惜因实力不济,又受制于叶赫部威胁,且明朝已经开始增援辽东,只得于九月主动撤退。”
“抚顺等地失守,明神宗心里很是愧疚,也知道局势严峻,便遣兵部左侍郎杨镐处理辽东事务。同样,明王朝还决定出兵辽东,进攻后金……”
“然而,此时的明朝已经慢慢开始衰落,早已不复洪武永乐时期的辉煌了。”
“因为缺兵缺饷,进攻后金之举难以立即实现计划,于是朝廷拨款200万两银,并从川、甘、浙、闽等省调兵增援,同时通知朝鲜和叶赫参与军事行动。”
“经过半年多的准备,明朝援军抵达沈阳,可惜粮饷未至,军心涣散,很多士兵逃亡,将领更是互相牵制,各种荒唐事都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