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说到了这里,却还没有结束,因为张世杰还活着啊,忠心耿耿的他依然没有放弃。”罗玉华继续道,“他找到了杨太后,并询问她哪里还有赵氏后人,觉得只要再立一个皇帝,宋朝便还有翻盘的机会。”
“但此时的杨太后已经彻底绝望了,她所有的儿子都死光了,而她也不想独活下去,竟也跳海殉国了。”
“偏偏在这时,海上一阵大风袭来,海面顿时波涛汹涌,残余的宋军将士们都劝张世杰上岸躲避,但是张世杰已经不想再躲了。”
“他告诉身边的人说:【我能做的事都已经都做了,但是还是落得今天这个地步,看来这一切都是天意啊。】说完这句话后,他便命令扬帆起航,最终魂归大海……”
“至此之后,享国319年的大宋王朝终是落下帷幕,而这群宁死不屈的大宋战士,为这个千疮百孔,苦苦支撑了太久太久的汉家王朝,画下了壮烈的句号。”罗玉华叹息着。
“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徐爱也叹道,“如此看来,宋朝作为华夏的正统王朝里,唯一一个非大一统王朝,能被认可,也不单单只是靠着文化璀璨,经济发达才入围的啊……”
“还是那句话……”罗玉华点头道,“这个世界上,只有华夏文明可以看不起大宋……”
“而其他所谓的文明,却是连给宋朝提鞋都不配的……”
“宋朝的孱弱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宋太祖赵匡胤对于自己黄袍加身,胁迫北周恭帝禅位的行径,也是心中不安的。”
“也就是因为自己是武将兵变夺得的皇位,所以才使得他对于武将格外忌惮,从而弄出来杯酒释兵权的把戏……”她皱眉评价道,“看似成功的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但也给整个宋王朝埋下了重文轻武的伏笔,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是啊,宋朝的将领并不比其他王朝差啊……”
“岳飞,韩世忠,杨业,杨延昭,潘美,狄青,吴玠,刘琦,宗泽……”徐爱摇头道,“哪个不是一心报国的好儿郎……”
“相反,倒是那以蔡京,秦桧一流的文臣,不顾家国大义,只为个人利益,给宋朝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也就是宋朝这种对武将近乎变态的打压,导致了国防的严重倒退和朝纲的崩坏……”
“哎呀,扯得有点远了……”看见身边的始皇帝和汉高祖在听完她们的评价后,都若有所悟的皱起了眉头,罗玉华淡淡一笑,然后岔开了话题……
“大宋虽然已灭,但忽必烈却不满足于此,所以他又把目光放到了更远的地方,比如隔壁的八嘎国……”她继续道,”忽必烈曾五次派使者到八嘎,令其向元朝归附,却被八嘎镰仓幕府坚决拒绝,并且还积极开始备战,打算抵抗。“”
“忽必烈眼见这么一个小国,居然也敢跟大元对抗,很是气恼,并决定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于是他就不顾大臣的劝阻,执意对八嘎用兵。”
“公元1274年三月,忽必烈派了三万多兵力,乘九百多艘战船,渡海攻打八嘎。”
“而那些八嘎武士从来没有大规模作战的经验,只会单打独斗,自然不是元军的对手。”她继续道。
“然而,战争进行时,天气越来越差,海上刮起了大风,竟损毁了元军三百多艘船,一万三千多名官兵更是葬身大海。这导致了元朝第一次征伐八嘎,只能以失败告终。”
“到了公元1281年,忽必烈征调十几万大军,兵分两路,第二次征伐八嘎,这一次,八嘎国在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后,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而元军内部将领间又不团结,致使多次进攻均被八嘎击退。”
她苦笑道:“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元多年的征战,耗尽了国运。大海上居然又起了台风,元军战船被毁,士兵溺死无数,十几万大军几乎损伤殆尽,最后只有不到一万人逃了回来。”
“忽必烈大怒,又命人建造战船,准备第三次征伐八嘎,但这时各地官员纷纷上书,告知财政危机,请求陛下罢兵,这才使得忽必烈放弃了征伐。”
“而忽必烈在位期间,不但征战八嘎,他还发动了征伐爪哇、安南、缅国的战争,可由于不了解当地的人文地理,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却没有战果,从而得不偿失。”
“由于四处征战,穷兵黩武的行径,大元国家财政格外紧张,忽必烈只得起那些用会理财的人。”她摇了摇头,“而这些人往往都是商人的心态,一切向钱看,全然一副只会中饱私囊奸贪之之姿。”
“作为一个蒙古大汗,忽必烈是优秀的。但要比起华夏汉人帝王的治国理政之资,他却就跟刚开始学习的小学生一样懵懂……”
罗玉华叹息道:“可怜大元朝的开国之君忽必烈,在用这些人先后理财三十二年后,硬生生把自己弄成了不得民心的帝王。”
“而到了晚年,忽必烈仿佛灵光闪现一般,突然又看明白了这样做的弊端,重新回归到了以汉法治汉的道路上,开始轻徭薄赋,鼓励农桑。”
“到了公元1294年正月二十二日夜,在位共计三十五年的元世祖忽必烈走完了他曲折而又丰富的一生,享年八十岁。”
“从年轻时期的隐忍、不动声色,到蒙哥时期广纳贤士,任用汉人谋士,经略中原。”罗玉华感慨的总结道,“再到蒙哥死后,他击败弟弟阿里不哥,建立了元王朝,忽必烈虽继承了蒙古人穷兵黩武的特性,从而闹得天怒人怨,不得民心……”
“但是终其一生看来,他敢于接受新的规则,重视汉文化,推崇儒术。更是以游牧民族的身份,高瞻远瞩的选择让中原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为元朝后期的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只是很可惜……”徐爱摇了摇头道,“元朝虽然疆域辽阔,但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元人勇武无双,却不懂治理江山家国,统治集团内部的混乱堪称是中国历史之最。”
“不到百的时间,仅仅只是五代人,居然能有11个皇帝。”罗玉华嫌弃道,“更要命的是,这些皇帝的权力居然跟东晋差不多,只比傀儡好一点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