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
“驾~驾!”
“报!”
“禀知院,宣府明军守军及三千营士卒,已经大队出城。”
“三千营在前,宣府明军在后,迅速朝着雕鹗堡扑来!”
瓦剌斥候禀报道。
“再探,再报!”
“再多调派些人马,务必将宣府方向的军情查探清楚。”
“是!”
阿剌知院说完,随后,又有几十骑斥候离开队伍。
“知院。”
“这三千营,竟然没有动,没有去支援大同。”
“反而汇合宣府明军,朝俺们扑来了。”
“那俺们原先的打算,岂不是全部落空了?”
“有意思,真有意思,这明军将官什么时候这么有胆气了。”
“就是不知道,做这种决定的人,这大同城失陷的责任他能不能承担的起啊!”
鞑靼部族首领阿兰台说着。
对此,阿剌知院只是微微转头,瞥了他一眼,并未言语。
而阿兰台,则是转头看着宣府方向,眼神之中有些意味深长。
并且,还时不时看一看前方的那道身影。
鞑靼部自几年前被瓦剌部击败,首领阿鲁台被也先斩杀之后。
鞑靼部就彻底沦为了瓦剌的附庸!
而他阿兰台,也被也先推着上位,当了这鞑靼部的首领。
而现在,整个大蒙古国,虽然在名义上。
也先还拥立有黄金家族血脉的脱脱不花为大汗。
但实际上,草原两大部族的实权,已经全部被也先掌控。
也先自己,就是瓦剌太师,掌控瓦剌军权。
同时,也先又扶持他的手足兄弟阿剌为鞑靼太师。
并由阿剌担任大蒙古国左枢密院知院,执掌鞑靼部军权。
借此手段,也先将大蒙古国军权牢牢握在手中。
脱脱不花空有大汗之名,却更像是一个傀儡。
而他阿兰台的处境,却也和脱脱不花相差无几。
虽为鞑靼首领,却根本号令不了任何人。
“知院,现在俺们该怎么办?”
阿剌知院身旁,几名瓦剌大将询问道。
“怎么办?”
“不好办啊!”
“俺是真没有想到,这一次来的明军援军之中,有人能这般果断。”
“正如阿兰台所言,这明军将官什么时候这么有底气了!”
“不去支援大同,反而气势汹汹的朝着我们杀来。”
“哈哈哈哈,俺们不主动去找他们。”
“没想到,他们却主动找俺们来了!”
“很有意思啊,既然来了,那俺们怎么能不招待招待呢?”
“你们几个,知道大同总兵宋瑛是怎么死的吗?”
阿剌知院说着。
几位瓦剌大将纷纷摇头。
“就是中太师的诱敌之计,使的大同总兵出城浪战,最后被太师全歼!”
“若是宣府明军,老老实实待在宣府城中。”
“那俺对他们,还真没什么办法。”
“但是现在,他们主动出城浪战。”
“实话说,城外野战,俺们还真没怕过谁!”
“你们怕吗?”
阿剌知院说着。
“哈哈哈哈!”
“知院说笑了,既然太师还需要用计,才能将大同城的明军守军给引诱出来。”
“现在宣府明军主动出击,这是上赶着让俺们立功啊!”
“俺们兴奋还来不及呢,还会怕?”
听着几位瓦剌大将的言语,阿剌知院点点头随后再度唤来一人。
“乌兰,速速派遣游骑,告知太师宣府之事!”
“三千营未援大同,望太师速速破城!”
“属下明白!”
乌兰随即领命而去。
“三千营!”
“俺倒要看看,你是否真的战无不胜?”
“战马上的厮杀,俺瓦剌还真没怕过谁!”
“今日,就让俺阿剌,踩着你三千营的坟冢,扬名天下吧!”
“传令下去,全军上马,准备厮杀!”
片刻后,在阿剌知院身后,三万瓦剌骑军齐齐汇聚。
他们高举自己手中兵刃,呼声震天而起,战意高昂。
自突破大明宣府独石堡,永宁堡之后。
三万大军一路南下,所过之处,明军无不望风而逃。
就算稍有抵抗,最后也是难逃被歼灭的命运。
如此大胜之下,瓦剌军自然战意高昂。
而现在,这宣府明军,竟然不归宿在这宣府城中,反而还主动朝他们扑来。
这无疑更是大大刺激了瓦剌军士卒。
但就在这时,阿剌知院正欲领军而出,南面就有斥候快马而来。
“报!”
“启禀知院,居庸关方向,之前发现的那支明军步卒正迅速朝雕鹗堡靠近!”
斥候禀报道。
“什么?”
“要不是俺们着急等待三千营的动向,早就灭了他们了!”
“没想到啊,俺们不去找他们的麻烦,他们倒是主动找我们的麻烦来了!”
听到斥候所言,几名瓦剌大将顿时暴怒。
而阿剌知院则是若有所思。
“宣府守军,三千营援军,五军营援军。”
“好啊!”
“难怪敢这么大大方方的杀过来呢。”
“原来人多了,有备而来啊。”
“这么多人,我阿剌打不过还跑不过吗?”
阿剌知院说着。
“啊?”
“知院,我们要撤吗?”
“好不容易打到雕鹗堡,就这么灰溜溜的走了?”
阿兰台上前说着。
“自然要撤,肯定要撤!”
“若是只有一方人马,我军自然不惧。”
“只要时间充裕,俺阿剌有信心灭了他们。”
“但是现在,明军有两路人马杀来,若是俺们与其一方交战,不能速胜,那很可能就会被拖住。”
“届时,明军两路夹击,步骑围攻,这对俺们而言,将会一个十分不利的局面!”
“撤!”
“传令全军,徐徐后撤,不必着急!”
“明军要追就让他们追!”
“实话说,俺是真想看着他们追。”
“他们都冲着俺阿剌知院而来,那大同,不就完了嘛!”
“说到底,这主动权,还是在我瓦剌手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