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王振的动作和话语,刘禅也是微微一笑。
“好!”
“王公公果然和马顺不一样,输得起。”
“既然朕来了这诏狱,该说的话也说了,该做的事也做了。”
“王公公是不是也该把你先前所言的那两个谜底揭晓了?”
刘禅说着。
“自然如此!”
“陛下今日能驾临诏狱,亲自为奴婢解惑。”
“能让奴婢没有死的那么不明不白。”
“就这一点,奴婢感激不尽。”
“陛下所要的东西,藏在紫荆关以南的一座废弃古庙内。”
“庙中有一尊巨大石佛,炸开石佛,陛下会得到您想要的东西。”
“这是奴婢最后送给陛下的礼物。”
“不瞒陛下。”
“贪了八年,藏了八年,一年比一年多。”
“那里具体有多少金银,奴婢也记不清了。”
“毕竟这些金银只进去过,却还从未出来过。”
“身为掌印太监,每天实在是有太多的金银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这些金银奴婢就不藏着了,还望陛下妥善利用,不要辜负奴婢的一番心意。”
王振说着。
话刚说完,似乎是心如死灰,就要往静室里面而去。
“金银一事,倒不是朕此行来此的重点。”
“但能得到线索,也算是额外的收获。”
“朕来此,主要就是想确认一件事。”
“南方的叛乱和南方文官大族集团有多大的关联。”
“现在听王公公一言,和朕心中想的大差不差!”
“王公公,还有一事,你可不能忘了啊。”
“你之前说,你在朝中还有一批同党。”
“这批同党,就算是锦衣卫,也是无论如何也查不到的。”
“是有此事吧?”
“今日,朕在此,倒是要好好听一听这些神通广大之人的名字。”
刘禅说着。
“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听着皇帝所言,王振突然大笑出声。
“陛下说笑了,金银锦衣卫难查,很正常。”
“毕竟那是死物!”
“但人是活物啊,只要是活物,还会说话。”
“那还有什么,是锦衣卫查不到的呢?”
“反正,奴婢是不会相信的。”
王振说着。
“王公公的意思,是锦衣卫早就把人查出来了?”
“那名单在何处?”
刘禅问道。
“名单?”
“名单不是一直在陛下的手中嘛!”
“这不是陛下最想看见的结果吗?”
“借着奴婢同党的罪名,把他们一块给清了。”
“合情,合理,合法!”
“清的干干净净!”
王振说着。
“哈哈哈!”
对此,皇帝轻笑一声,便缓缓转身而去。
在诏狱的回廊中,刘禅也是笑着连连摇头。
看看,能爬上这么高的位置的,主政大明朝多年的。
有一个是简单的人物吗?
这王振,也是一点就透啊!
边想着,皇帝抬手召来樊忠,在他耳边说着什么。
樊忠听着,更是连连点头。
诏狱里端的静室内,王振听着皇帝渐行渐远的脚步之声。
迅速转头,眼中带着一丝不可置信。
甚至,还一步一步上前,来到静室栅栏前。
见静室外面无人,王振顿时满脸不可置信。
不是,皇帝真就这么走了?
自己和皇帝坦诚布公,这么多金银和好处送给皇帝。
皇帝一点态度都不给啊?
就这么走了算怎么回事?
在不可置信之中,王振有些不知所措。
没道理啊。
是不是刚才自己装过头了。
不是,自己都要死了,装一会没毛病吧。
早知道这样,自己就不装了,老老实实跪地求皇帝降点恩惠才是实在事啊。
正想着,静室外面,一道壮硕的身影猛然走出。
“王公公!”
“陛下有诏,既然王公公如此坦诚布公,陛下也不可能没有表示。”
“王公公死后,其父母兄弟,迁出蔚州,改姓埋名。”
“陛下特赏他们金银财物,保其富贵一生!”
“至于王公公你自己,想必你也清楚现在是什么情况。”
“死罪难免!”
“不日将会和马顺一起,斩!”
“最近这几日,你就待在此处吧,陛下嘱咐过了。”
“行刑之前,没有人会再来难为你!”
“也算是君臣一场了!”
樊忠说完,转身便要走。
“樊将军留步,王振有一问,可否解惑?”
“敢问马顺如何?”
“夷三族!”
樊忠说着,便大踏步离去。
他还另有皇帝安排的要事要去处理。
但其身后,却传来王振畅快的大笑之声。
“哈哈哈哈!”
“我赢了!”
“最后还是我赢了!”
“夷三族,哈哈哈哈!”
......
皇帝巡视诏狱事毕。
第二天,顺天府除了大批的军粮,军队调动外。
皇帝下诏,着北镇抚司,刑部,大理寺就王振案及其同党,进行三司会审。
公开审理定罪!
与此同时,沉寂好几日的锦衣卫,又开始活跃了起来。
似乎也与王振案有关,又开始大肆的抓人。
但是这一次抓的人,并没有押送锦衣卫大牢。
而是直接押送刑场,一条龙到底,当场斩杀。
有的官员,甚至还在官邸做事,就被锦衣卫闯入带走,押送刑场。
更有甚者,那些敢反抗者,则是直接当场格杀!
随后遣人拖走,派人泼水洗地,流程快的吓人。
面对如此嚣张的锦衣卫,安逸了太久的大明朝官场。
如同巨石砸入,被激起千层浪花。
大臣的劝谏,弹劾奏章如雪花一般飞入紫禁城。
至于他们在弹劾谁?
那就不得而知了!
更有甚者,还有一些自诩为正气凛然之士,看不得朝廷法度被锦衣卫如此践踏。
纠集数百官员,于宫门叩阙,要求皇帝约束锦衣卫,制止杀戮。
这数百人,仗着人多势众,原本信心满满。
但紫禁城内,皇帝根本没有任何反应。
不多时,就有锦衣卫而来,直接大大方方的从这数百人中抓人带走。
直至被抓走五十多人后,宫中才传来消息。
剩下的叩阙官员,因忠奸不辨,好坏不分。
着剥去官袍,削去官职!
杖责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