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芸青没有接。
拿人手软,她不又缺钱,干嘛要去欠人情呢?
“不用,我有钱,而且也用不了这么多。”
“吴主任说,落个农村户口,费不了几块钱的。”
“这段时间我卖凉茶,赚了不少钱的。”
卖凉茶,能赚几块钱?
林大川的手并没有收回,他盯着罗芸青圆润了不少的小脸拧起了眉。
“你是怕欠我的人情吧?青青,你还是没有把我当亲哥啊。”
“以前的那些话,原来你都是嘴上说说的。”
“兄妹之间,你分得这么清楚……你心里根本就没把我当亲哥!”
又是亲哥……
总是听到这两个字,罗芸青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她心叹一声:我爹娘都不知道在哪,哪来的亲哥?
——这人真会给人戴高帽子!
与其争来争去,不如就随他的意。
“那就谢谢大川哥,不过有这些现金就够了,这个存折……”
“拿着。”
林大川不想多说,他认为安排好罗芸青的未来是他一生的责任。
不喜欢可以不娶,不照顾好恩人就是白眼狼。
说罢,把东西往罗芸青手里一塞,林大川转身大步走了。
看着他的背影,罗芸青心中有点烦。
她发现越不想麻烦他,越是麻烦。
轻叹一声,她把东西扔进了空间。
【既然他想报恩,那就让他报吧,以后多还点给他好了。】
【落好户,再去申请一块地基,建个小院子。】
罗芸青知道,现在改革的号角还没有吹响,地基便宜不说,造房子也不贵,可以先占着。
二十年后,h城的发展会日新月异。
文旗公社这一块,将来的拆迁费也不低。
当然,罗芸青的目标不在这里。
她的目标在另一个村,那里的农民将来人均年红利三十万。
轻松拥有三间店面的药铺、每年坐收分红三十万……未来可期!
上辈子她在那个地方,三间中药铺,一百五十多平方米,一年的房租可是花了三十万!
这辈子,她要成为那里的“土着”!
先在文旗公社这边落好户,将来去那里找个五保户什么的结个干亲。
然后再把户口迁过去!
有了主意,心理年纪大、但心态年轻的罗芸青一瞬间脸上露出了暴发户的笑容。
而林大川回到营里却遇到了一件事……
“这是怎么了?”
营部朱排长到处借钱,林大川叫来了通信员了解情况。
营部有两个排长,一个是李向锋,一个叫朱志清。
吴俊豪是营部的通信员,他对营部的情况了如指掌。
看了自家营长一眼,他轻轻说道:“营长,朱排长的对象生病了。”
“说什么肚子里长了个大瘤子,要开刀呢。”
朱排长老家在甘省,那边的条件比这里差很多。
而且朱排长的老娘身体很不好。
林大川知道,朱志清的工资,每个月只留十块钱自己用。
“差多少?”
吴俊豪说:“差两百多呢,教导员和副营长都借了一百,李排长也借了五十给他。”
“排里的兵,每人决定借十块,但他不肯要。”
林大川眼光闪闪,他转身去了三营。
“借点钱给我。”
柳大江听后一头雾水:“你要借钱?大川,你要钱干什么?”
林大川说了朱排长的事:“借两百就行。”
柳大江的工资,王如花来之前,除了寄回家的之外,余下的都自己存了。
他也不是个乱花钱的主,现在手上还真有四百来块钱。
只是……
“大川,你不会是连两百块钱都没有了吧?”
林大川犹豫了一下,然后说了一下罗芸青落户的事。
“我觉得她说得有道理,一时半会随不了军,的确要先找个地方落脚。”
“她准备去找找关系,然后落户。”
柳大江听了之后,顿时急得想吐血。
“兄弟,你把钱都给了她,以后你拿什么结婚?”
“还有,落个户,用得了这么多钱吗?”
“我的天,你就这么相信她?”
林大川听后,立即说道:“大江,青青她是个实诚人,不是你所想的那样。”
“她是不肯收的,是我非要给的。”
“就算是用不了这么多钱,她把钱留下,我也不在乎。”
“我既然认了她,那她就是我的亲妹妹,我一定会把她的将来安排好。”
这兄弟……太重情义了!
“行,你相信就行。”
不是他相信不相信的问题,因为这根本谈不上相信与不相信。
林大川认为,他的钱,就是这个家的钱。
妹妹是这个家里的人,她用自己家的钱,谈得上相信不相信吗?
兄弟还是没想明白,得提醒。
再一次林大川语重心长的道:“大江,以后看人,不要看表面,真的。”
“越反思,我越觉得自己以前的想法错了,人品才重于一切。”
“相貌算什么?”
“容颜易老,再好看的皮囊,几十年后也是鸡皮鹤发,只有人品才是美酒越陈越香。”
“青青替我照顾了我娘十年,还给我娘养老送终,这点钱还不了那份情。”
“对于结婚的事,我这两年真的不打算考虑了,过两年结婚,也不会有经济困难的。”
“好了,别说了,快给我拿两百块钱。”
“你和嫂子的事,我不劝。”
“既然你们离不了婚,这日子就得过,所以我希望你别看表面,多看看她的优点。”
王如花有优点吗?
如果非算,她比较勤快。
柳大江不知道要说什么,乖乖地给了林大川两百块。
林大川借钱的事罗芸青并不知道。
她把草药晒了起来,正准备做饭,没想到林大川又回来了。
而且,还拎着一条鱼。
逻芸青很惊讶:“哇,这哪来的?这鱼也太大了吧?”
林大川拿回来的是一条十几斤重的青鱼。
“吃不完的话,你给朋友送点,这次抗台的时候,我们营驻地边上刚好有一大片淡水湖。”
“那湖里的鱼很多,涨水都往外跑,部队抓了不少。”
“这是一连带回来的,刚刚送了好几十条到营里来。”
“营里这些天也是天天吃鱼,大伙都说不想吃了,我拿条回来给你尝尝。”
“你要喜欢,一会我再拿两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