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知文对自己做的这个小手术非常满意,他一共切了八十多刀。
这绝对不是为了报复,而是为了尽可能地让伤员恢复。
就是手术之后切掉的腐肉有点多。
陈知文将山下藏服的伤口给重新缝合起来,这次他选用的还是美容针。
针口又细又密,以后留疤可能会小一点,就是现在伤员可能会有点疼,因为没有打麻药。
陈知文在手术过程中全程都在注意山下藏服的情况。
当疼痛强度超过人体可承受范围之后,大脑就会下达昏迷指令。
在处理伤口的过程中,山下藏服多次要昏迷过去,但是因为陈知文全程把握手术节奏,所以山下藏服想通过昏迷来减轻疼痛的企图并没有得逞。
陈知文就是要让这个鬼子感受一下什么叫作酷刑。
在处理结束之后,陈知文还非常关心山下藏服未来的生活情况。
当得知他未来只能凭借抚恤金生活之后,陈知文立刻给予了帮助。
“我在本土有一家工厂,或许你可以去我的工厂工作,我会按照标准给你发工资。”
“中村院长,非常感谢,你对我实在是太好了。”
山下藏服本来还在为自己的未来发愁。
当得知陈知文愿意帮助他之后,激动地握住了陈知文的手。
“我一定会在你的手下认真工作,不会辜负您的恩情!”
陈知文也想好给这个鬼子安排什么工作了,就给他安排喷漆这个工作。
这个工作工资高,福利好,山下藏服一定会适应的。
当然,这个岗位还有一个小小的缺点。
因为现在口罩制作还不发达,所以在这个岗位上的员工只能戴普通的纱布口罩。
这样的口罩保护效率约等于零。
工人长时间暴露在充满微小颗粒物的操作空间里,不到半年呼吸和心肺功能就会受到严重的损伤。
按理来说陈知文应该为这些工人提供相应的保护措施,但是这不是为了降本增效,为国家服务嘛,一切应该节省的都应该节省下来。
中村工厂现在的规模是越来越大,但是人力成本却没有增加多少,因为在工厂规模扩大的同时,工人的工资却是在降低的。
因为陈知文发现了一条新路子。
随着战争越来越激烈,陈知文发现回国的伤残士兵数量是越来越多。
根据不完全统计,现在的伤残士兵数量已经超过一万人。
这些缺胳膊断腿的士兵回到家乡之后并没有受到优待,而是变成了不敢去死的懦夫。
虽然有微薄的抚恤金勉强可以填饱肚子,但是他们也不想就这样成为一个废人。
他们也想要去找工作,只是能提供给他们的工作是微乎其微的。
当陈知文注意到这样的情况之后,他就对这些廉价的劳动力产生了兴趣。
这些残疾士兵只需要一份工作,一份能养活他自己的工作。
于是在他的授意下,中村公司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工人。
这些残疾的士兵被工厂安排到合适的位置。
不管是哪里有残疾,都一律安排去干流水线。
要是想要工资高一点,那就去干刷油漆的岗位。
只不过在这个岗位上的工人不知道,在油漆工的岗位上干满三年,工厂就会找借口将他辞退。
山下藏服对陈知文的安排是非常感激的,现在他是个废人,但是陈知文却依然能够帮助他。
“中村先生,您可真是一个大好人,我会永远记住您的恩情!”
陈知文看着这个眼睛已经湿润的鬼子,拍了拍他的肩膀。
“山下桑,虽然你失去了双腿,但是你要记住,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的。”
他现在有点怕山下藏服撑不下去。
一个双腿残疾,头上有伤疤影响容貌的人,而且他的肺部未来还有慢性疾病,说不定还会有白血病。
这样的人,陈知文还要让他乐观面对生活。
“这是你应得的。”
陈知文随后叹了口气“这些原本是政府应该做的事情,但是你也知道,现在国家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准备战争上,所以对于你们这些受伤的士兵有些疏忽。但是这不是政府的错,而是我们实在已经尽力了。”
陈知文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他的身形在山下藏服心中顿时就变得高大起来。
“您放心,虽然我以后只是个工人,但是我依然愿意为国家奉献出属于自己的力量!”
“不枉我费心为你做手术,以后在工厂里一定要好好工作,你喷的每一遍油漆,都是射向敌人的子弹,工作岗位就是你的战场。”
在安抚了山下藏服之后,陈知文将这个小鬼子送到了自己的工厂。
视线回到南京。
在一处恶臭的地方,林向东和老兵躲在里边根本就不敢出来。
他们在这里已经躲了好多天。
一开始,林向东是想着和小鬼子打游击。
他带着枪在好多地方打冷枪,在几天时间内消灭了十几个鬼子。
但是当鬼子知道在南京城内还有残余的国军士兵在打冷枪之后,就改变了战术,他们要求士兵不能再单独行动,要行动的话必须几个人一起。
而且还对南京城区再一次进行了的搜查。
林向东和老兵东躲西藏,但是他们知道这样绝对不是办法。
鬼子的每一次搜查都代表自己活动范围又一次缩小。
在又一次打冷枪没有成功之后,林向东知道现在应该是转移的时刻了。
“老爷子,咱们现在要逃跑了,你有什么想法吗?”
老兵即使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放下自己手中的老烟枪。
“这才到哪,你知道我有一次被追我是怎么逃出来的吗?”
“我在粪坑里泡了半天,出来之后身体都被腌入味了。”
情况看似有些艰难,但是老兵依然表现得非常轻松。
“大不了我们就跑到安全区里。”
在南京城内,安全区已经成为最后的去处。
只是现在的安全区有些艰难。
日军方面虽然对于南希的安全区表面上持支持态度,实际上一直在明里暗里地破坏安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