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自家香香软软的媳妇被小桃\"霸占\"后,周桐气得每天晚上睡觉都在磨牙。有好几次半夜惊醒,恨不得直接冲去厢房把小桃拎出来打一架。但理智告诉他——现在的他,还真打不过那个从小练武的丫头。
于是,周桐开始了疯狂加练的日子。
清晨,天还没亮,他就已经在院子里扎马步,汗水顺着下巴滴落,浸湿了衣襟。老王打着哈欠出来时,就看到自家少爷咬牙切齿地对着木桩挥拳,那架势活像木桩是小桃的脸。
\"少爷,悠着点,别拉伤了。\"老王忍不住提醒。
周桐喘着气停下,抹了把汗:\"放心,我有分寸。\"
他确实有分寸——早上练腿,下午练臂力,晚上练核心,每天轮换着来,绝不重复训练同一部位。笑话,要是练伤了,岂不是更没机会把媳妇抢回来了?
白天,他依旧雷打不动地处理政务,巡查城防。桃城这一个月的变化肉眼可见——
原本坑洼的土路被平整的石板取代,百姓们再也不用雨天踩着泥泞出门;集市扩建了,商贩们的摊位整齐排列,吆喝声此起彼伏;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养起了鸡鸭,偶尔还能看到几头小猪在圈里哼哼。
周桐走在街上,不时有百姓热情地打招呼:
\"老爷,尝尝新摘的梨子!\"
\"周大人,俺家婆娘孵的小鸡出壳了,给您送两只?\"
他笑着摆手拒绝,心里却忍不住嘀咕:这要是在现代,我绝对是个优秀的城市规划师兼扶贫办主任。
不过,他也有头疼的事——
水泥。
\"要想富,先修路\"这个道理他懂,但问题是......他不会造水泥啊!
周桐蹲在县衙后院,面前摆着一堆石灰、黏土和沙子,试图回忆穿越小说里的配方。
\"三份沙子......一份石灰......还是两份?\"他抓了抓头发,欲哭无泪,\"尼玛,那些穿越小说里写配方的作者,自己真的试过吗?!\"
他折腾了半天,最后弄出来的\"水泥\"不是一碰就碎,就是根本凝固不了。周桐气得一脚踢飞了失败品,结果疼得抱着脚直跳。
\"算了,现在还是老老实实用石板吧......\"
至于肥皂、玻璃这些\"穿越者必备发财神器\",他更是想都不敢想——他连化学方程式都记不全,拿头去发明啊!
这一个月来,唯一捣鼓出点眉目的,就是铁器冶炼了。
他蹲在新建的炼铁炉前,脸上沾着煤灰,活像个挖煤的苦力。炉子里火光熊熊,铁匠们正按照他的\"奇思妙想\"折腾着新一批铁料。
\"老爷,您说的这个'助熔剂',真的有用?\"一个满脸络腮胡的铁匠擦了把汗,怀疑地看着周桐往炉子里倒的石灰石粉末。
\"理论上......应该有用。\"周桐挠了挠鼻子,底气不足地说道。
他依稀记得现代炼钢是要加石灰石去杂质的,但具体比例?温度控制?对不起,穿越前没背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全文。
\"砰!\"
炉子里突然传来一声闷响,吓得众人一哆嗦。周桐伸长脖子一看——得,又废了一炉。铁水凝固得像块发霉的豆腐,上面还布满了蜂窝状的气孔。
\"......\"
铁匠们齐刷刷地看向周桐,眼神里写满了\"您是不是在逗我们玩\"。
周桐干笑两声:\"咳咳,这次可能是石灰加多了......下一炉我们试试少放点?\"
就这样,他们烧了一炉又一炉,废铁堆成了小山。周桐的\"科学实验\"笔记上画满了鬼画符般的配方记录:
第三十二次试验:三筐铁矿+两铲石灰=炸炉
第四十五次试验:煤炭提前烘干=火候更旺但铁更脆
第五十八次试验:加入石英砂=得到一坨亮晶晶的废渣
\"老爷,要不......咱们还是用老法子吧?\"老铁匠实在看不下去了,委婉劝道。
周桐盯着那堆失败品,突然一拍大腿:\"等等!我好像发现规律了!\"
他兴奋地指着最新一炉勉强成型的铁块:\"你们看,这次的火候控制得更好,铁水的流动性明显提高了!这说明温度是关键!\"
铁匠们面面相觑——这不是废话吗?打铁谁不知道火候重要?
但周桐已经沉浸在自己的\"重大发现\"中,手舞足蹈地比划着:\"我们要改进炉子!加高炉膛!增加鼓风!\"说着就抓起炭笔在地上画起了设计图。
铁匠们凑过去一看,只见纸上歪歪扭扭画着个奇形怪状的炉子,烟囱高得离谱。
\"......\"
老铁匠憋了半天,终于忍不住问:\"老爷,您这炉子......它不漏风吗?\"
周桐:\"......\"
等他灰头土脸地回到小院时,陈嬷嬷正在槐树下穿针引线。见他衣襟上沾着煤灰,头发乱得像鸟窝,手里还攥着块坑坑洼洼的废铁,立刻把针线往竹匾里一丢,抄起笤帚就迎上来。
“我的大少爷!” 陈嬷嬷上下打量他,笤帚疙瘩悬在半空没舍得落下去,“您这是去刨煤窑了?还是跟铁匠铺的炉子较上劲了?”
周桐苦着脸举起那块废铁:“嬷嬷您看,第五十八炉,终于不像石头了!”
陈嬷嬷凑近一瞧,铁疙瘩上布满气孔,跟蜂窝似的:“哟,这是铁还是蜂巢?再练下去,怕是要给蜜蜂安新家了。”
老王蹲在石凳上啃黄瓜,见状憋笑憋得肩膀直颤:“少爷,您这铁要是能成,老奴明日就把菜窖改高炉。”
周桐气鼓鼓地踢了踢门槛:“别笑!我这叫探索!知道什么是科学吗?就是不断试错!”
陈嬷嬷突然指着他手里的废铁:“依老身看,您不如把这铁块送给小桃,正好磨成针 —— 她那脾气,没根绣花针镇着可不行。”
周桐立刻跳脚:“嬷嬷您还提她!自从她跟巧儿睡一间房,我连被子角都摸不着!”
陈嬷嬷哼了一声:“您还有脸说?那晚在院子里跟小桃拉拉扯扯的,当老身眼瞎?”
周桐顿时蔫了,像只泄了气的皮球:“那是误会!纯粹是误会!”
陈嬷嬷忽然瞥见他裤脚沾着的石英砂,挑眉道:“又在鼓捣什么新玩意儿?难不成想把沙子炼成金子?”
周桐眼睛一亮,噌地站起来:“嬷嬷您提醒我了!我正打算练玻璃呢!”
“玻璃?” 陈嬷嬷愣住,“那是什么?”
周桐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用处可大了!做成玻璃窗,冬天屋里不进风;做成琉璃盏,能卖天价!到时候商队来了,咱们桃城就靠这宝贝发大财!”
老王终于忍不住笑出声:“少爷,您是不是把炼铁的失败品都当成聚宝盆了?”
周桐梗着脖子反驳:“失败是成功之母!当年爱迪生发明电灯,试了上千种材料呢!”
陈嬷嬷听不懂 “爱迪生” 是谁,但看他眼睛冒光的样子,忍不住心软:“行吧,您折腾归折腾,可别累坏了身子。” 她指了指厨房,“锅里炖了冬瓜排骨汤,喝两碗补补。”
周桐立刻狗腿地凑过去:“还是嬷嬷疼我!等玻璃练出来,第一个给您做副老花镜,省得穿针费劲。”
陈嬷嬷敲了敲他的脑壳:“少油嘴滑舌!先把你那炉子修好再说 —— 老身可听说,铁匠铺的炭都快被您烧光了。”
周桐摸着后脑勺傻笑:“这不还有银子嘛!黄安每月送来的孝敬,正好补贴炉料钱。”
正说着,小桃从厢房探出头,看见周桐的狼狈样,立刻捂着嘴偷笑。
周桐立刻瞪过去:“笑什么笑!明日跟我去铁匠铺,帮我搬东西!”
小桃吐了吐舌头:“我才不去!巧儿姐说,您炼的铁比她绣的花还丑。”
“你!” 周桐气鼓鼓地追过去,“站住!谁说女子不能搞科研......”
陈嬷嬷看着打闹的二人,无奈地摇头。槐树的影子在地上摇晃,月光透过枝叶洒在周桐的 “科学笔记” 上 —— 那页画满歪扭玻璃器皿的纸上,不知何时多了句批注:
“第一百次试验:如果失败,就把责任推给老王的黄瓜没洗干净。”
老王看着批注,默默啃完最后一口黄瓜:“少爷,老奴的黄瓜招谁惹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