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凛川走后,钟明叫来王德发,让他去把老周他们请来,然后就和张麻子聊闲天。
看着钟明签署了委任状,张麻子说:“军校一期学生里,还有些好苗子,正好可以让他们组建成中层管理人员。”
钟明笑着说:“你看着安排就行,一会儿老周他们来了,我再宣布一件事儿,”
麻子点点头,没多问。
老周他们过来的时候,钟明正在整理稿件。
满天下转悠这一圈,就是为了求同存异,看看能把几家的理论糅合起来。
回来之后,石坚就把相关理论汇编成一个框架,交给了钟明。这个框架只是先贤的着作,而最重要的释经权却交给钟明。
他早就准备好了大量的思潮稿件,交叉填充解释之后,就汇聚成一本史诗巨着,里面有道教理论和禅宗理论,但总体上还是以南华真人的理论为提纲,贯穿全书。
钟明将其命名为《庄钟传道集》,这里的“道”不是修行之道,而是治世之道。
其中阐述了阶级概念,分析了各阶层形式,需要团结谁,需要消灭谁,都做了相应解释,还做出了对于未来社会形式的架构分析。
钟明把书放在桌上,看向自己的左膀右臂们。
老周是管政务的,麻子是管军事的,阿东阿西是管玄门的。
至于钟明自己,倒像是一个精神象征。
现在,他正准备强化这种象征。
“老周。你马上让人把这本书装订成册,然后刊印出来,所有宣传机构全力进行宣发,组织大家学习和探讨,形成舆论风潮,尽最大力量,向周边渗透。”
老周拿起书翻了翻,说:“太厚了,大概得分成五册。”
“那就五册。让所有机关,都要深入贯彻其中的思想,告诉他们,这很重要,一旦行差踏错,我绝不留情。”
这话说完,其他人都没多大感觉,好像钟明之前有留情过似的。
钟明转向张麻子,“宣传一旦铺开,马上组织队伍中的干部学习,设置一个「祭酒」职位,每个团,每个营,每个连,都要派「祭酒」,负责生活作风和思想教育工作。”
张麻子点头,“好。”
钟明补充道:“还要教士兵们读书、写字,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在为什么而战。资金问题,让老周给你拨款。”
“明白。”
钟明又转向阿东,“师弟,现在局势很紧张,我去孔府的事,想必你们也有所耳闻,大战已经不可避免,到时候,你们要配合麻子,确保每一支部队都有玄修力量。”
阿东神色凝重,“茅山弟子数量太少……”
钟明说:“不用担心,一旦天下有变,三山弟子都会下山帮忙,禅宗也会派人过来。”
阿东沉吟片刻,点头道:“好。”
最后,钟明才对阿西说:“师弟,还有个重要问题。”
“师兄,你说。”
“虽然我们这里形势严峻,但也不能忘记外面,西方即将出现大变动,士兵早已经厌倦了无意义的厮杀,却找不出其他路子,来支撑自己的想法。”
钟明从抽屉里取出一沓资料,“这里有歌曲、有理论,还有行动方案,我要你带人过去,以军事访问团的名义,把这些思想传递给那些前线的战士们。”
阿西接过资料,重重点头,他已经意识到了,师兄这是在向外传道,过去五千年,还从未有人做过这种事。
自己要能做成,百年之后,少说也得封个“传法济世真君”。
钟明叫来王德发,让他把徐大帅找来。
道帅召集几位骨干的事,早就传到了徐大帅耳中,所以很快就满脸激动地跑了过来,啪的一个军礼。
“守备团团长徐学正,参见道帅!”
钟明招招手,告诉他:“老徐,劳烦你带人跟着阿西跑一趟。”
徐大帅一愣,“去哪?”
“欧陆!”
徐大帅一惊,“道帅,这……要派兵了?”
钟明上前替徐大帅整理了一下装束,“不是,就是派你过去观察学习一下,咱们都是当初从任家镇出来的,到了外面,好好学习,别给家里人丢脸。”
徐大帅深吸了口气,说实话,他还是比较喜欢这种悠哉悠哉的日子,可这屋里全是大佬,道帅话说的也漂亮,他根本没有反驳的余地。
“是!”
徐大帅立正:“保证完成任务!”
“好了,都去准备吧。”
钟明一挥手,一行人当即散去。
刚坐到椅子上,王德发来到门口,敬礼报告:“林先生来了。”
钟明又起身,“快请。”
林明恩一身西装,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看起来一表人才,意气风发。
战争对于军事工业的促进作用极大,朱尔典大量的订单,让林明恩旗下的军工厂开足了马力运转,工人熟练度直线上升。
各种车床、生产线,也因为大量的外汇和朱尔典的技术支持,而不断的更新换代,如今已经全面与西方接轨。
唯一差的,就是规模。
同时,因为外汇创收,又可以增加就业率,工人有了工资,就会消费来改善生活,工人的消费又会带动各行各业的运转。
最终呈现出来的,就是社会整体的蒸蒸日上。
这是典型的外需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说实话,钟明是真的想让西方多打几年,西方打得越狠,自己的日子越好过。
当然,趴在西方列强身上吸血的不止他一个,还有一个孤悬海外,实行孤立政策每粒坚果,相比起来,钟明吸的这点血,就是毛毛雨了。
林明恩落座,钟明寒暄几句,就直入主题,“现在手里有钱有技术,不能光想着享受,一定要把钱花出去,扩大再生产。你看看,现在你们连供应朱尔典他们都吃力,更别说两南地区了。”
林明恩很聪明,这年头,钱再多,工厂再多,也抵不过有权有势,在不列颠时,他就看的明明白白。
“当初若不是钟先生接济,我现在应该在海底了,您有什么吩咐,我肯定照做。”
钟明笑了,“好,那我就直说。我希望以政府的名义控股,投入巨大力量,动员最多的群众,快速将轻重工业铺展开来。”
林明恩眉头一皱,“收归国有?”
钟明说:“就看你们想不想上我这艘船了。”
林明恩问:“如此一来,我是不是就成了政府雇员?”
“可以这么说。”
林明恩沉思半晌,伸出手说:“炎黄血脉总相融,我相信钟先生不是摘果子的那种人,只要为国为民,我虽死无悔。”
钟明要是想摘果子,早在接收设备时就动手了。
钟明握住林明恩的手,认真的说:“我不知道你信不信,这次的事,我是一心为民,绝无半点私心。你要是能保持本心,以后成就不可限量。”
说完,两人又就具体的合作细节讨论了一番,林明恩表示会尽快回去安排相关事宜。
送走林明恩之后,钟明坐在椅子上,目光却似透过了千山万水。
现在万事俱备,只差那临门一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