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做什么呢?”
康熙一走近,竟然发现刚才扛着玉米杆在人群中穿梭的是他儿子的人,且他那些儿子还围在一起。
似乎,在讨论玉米?
他挑了挑眉,心道:还挺有眼光。
各位阿哥瞧见来人是康熙,忙齐齐行礼。
康熙道:“平身吧。”
众位阿哥起身时,康熙才发现大阿哥和太子手里各自拿着一根颜色喜人的玉米。
此时被请来庄子上的众位大臣也纷纷围了过来。
康熙见状,让跟在他们身后的壮硕汉子钱大柱,将手中提前准备好的玉米棒子高高举起。
“诸位,朕今日邀你们来此,正是为了此物!”康熙微微抬高声音,手指向钱大柱举起的玉米。
钱大柱人高马大,再加上手长的缘故,他在人群中举起玉米,外围的人也能看到那抹特别的金黄。
有人在离康熙较远的地方窃窃私语:“你见过万岁爷说的那东西吗?”
旁边的人一脸困惑摇头,“不知。”
提问那人顿时满脸失望,他踮起脚尖四下看了看,而后迅速换了一个地势稍高的地方,想让自己能看得远些。
康熙的声音还在继续响起,“此物名叫玉米,它的果实可用于果腹,茎杆清甜多汁,叶子还可投喂牲畜......”
众人听到这里,不禁暗忖:这名叫玉米的东西听上去竟全身是宝?
只是不知,味道究竟如何?
而一些脑子活络的人听到康熙说玉米可以果腹,心里已经飞快打起了算盘。
想着再观望一下这玉米的产量。
康熙将玉米的优点介绍了一遍,又说起此次让众人来庄子上最重要的一点。
“此物亩产可达千斤。”
康熙说到此处语气和之前一样,没有任何起伏。
可听起来轻飘飘的话落到在场众人耳里,却不亚于当场投下一枚重磅炸弹。
直炸得在场众人以为自己耳朵出了幻觉。
“万岁爷说此物亩产可达......达多少?”一位大臣略显呆滞地摇了摇旁边人问道。
被摇的那位大臣后知后觉,心中狂喜,激动道:“千斤,此物亩产可达千斤啊!”
若是此物能让大清百姓挨家挨户种下,大清百姓将不会再有吃不饱的问题!
万岁爷如此郑重的邀他们来此,恐怕就是为了亲眼见证此物的产量,且万岁爷身为一国之君,所言绝不会有假。
想到能亲眼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他激动地满脸通红。
今日来庄子上的都没有蠢人,即便当时被震惊得无法思考。
可思绪回笼,便想清楚了康熙今日的用意,眼中都难掩喜色。
这年头,粮食尤为重要,对百姓如此,对他们也是如此。
即便他们算得上有权有钱,可粮食产量就在那,遇到年景不好时,他们想买足够的粮食也得费上一些功夫。
毕竟谁不是家大业大,除了家里人还有那么多下人,都要吃饭啊,粮食消耗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更遑论遇到天灾了,粮食有钱都难买。
若是有了此物,只要种上一年,即便来年遇到灾荒,也可缓解一二。
要是连年风调雨顺,怕是会有吃不完的粮食。
一想到这里,在场众人没有不激动的。
玉檀环顾四周,对他们的反应很满意,她种的玉米,就是这么厉害!
康熙见状,心里也如玉檀一样。
两人目光不经意间对视,眼中都盛满了笑意。
康熙觉得差不多了,轻咳一声,让钱大柱换下玉米,将土豆举起,又接着道:
“还有一物,名为土豆,也可用于果腹,亩产亦高达千斤!”
康熙其实是往少了说的,毕竟说太多怕超出众人的认知,他们不信,还不如待会儿让他们亲眼见证。
可纵使康熙往少了说,这消息还是将大家震得又是一番头晕目眩。
反应过来,便再度欣喜若狂。
此刻在场众人看向康熙的眼神里除了兴奋狂喜,还添了一丝催促之意。
康熙没再吊着大家胃口,手一挥,便带着众人向旁边的玉米地走去。
同时,不远处亦走来一群扛着农具的农夫。
到了玉米地前,康熙微微退后一步,示意玉檀站到高处。
玉檀会意,踩到了高出地面一些的小土坡上。
众人见状,不禁面面相觑,这女子是要做什么?
他们方才便见到万岁爷身边跟了个容貌十分出众的女子,只是并未过多在意,毕竟今日另有要事。
可如此重要的时刻,这女子怎么做出如此不合时宜的举动,她竟敢站得比万岁爷还高?
莫不是万岁爷将人宠得不知天高地厚了?
他们心里胡乱猜测着万岁爷会不会因此而生气时,玉檀站在比所有人高出一头的土坡上清了清嗓子,大声道:
“我宣布,玉米和土豆的采收现在开始!”
女子清脆的嗓音顿时响彻在广阔田野之间。
康熙面带笑意地看着比他高出一些的玉檀,眼里满是骄傲之意。
玉米和土豆是玉檀种出来的,这最重要的一环,理应由玉檀来。
听到声音的农夫摩拳擦掌,下了玉米地和最近的一块土豆地。
他们亲眼见证了这两种作物从播种到收获,如今像打了鸡血一样。
而众位大臣听到玉檀的话满是不解,这么重要的事万岁爷怎么会让一女子来?
即便不是万岁爷,也该是哪一位皇子或是德高望重的大臣,怎么也轮不到一个女子。
众人目光隐晦地投向康熙,有人甚至在心里暗骂康熙胡来。
康熙可不管那些,在他心里,这是玉檀应得的荣耀,谁也不能抢走,即便是他。
待以后大清百姓都种上玉米和土豆,都能吃饱时,他会让世人都记住这是玉檀的功劳。
让他们每日用饭时都会想到这是玉檀对他们的恩德,让他们日日为玉檀祈祷、祝福。
他虽然决意要娶玉檀为妻,可他心里却总会忐忑不安。
他去了三任皇后,民间有传言说他克妻。
虽然他下令禁止了那传言,但他心中也隐隐这么觉得。
可若是因此便只让玉檀屈居皇贵妃之位,他又觉得委屈了她。
他反复思量过无数次,却从来没想过要放手。
知道玉米和土豆高产的那一刻,康熙突然有了其他想法。
他希望世人都为玉檀祈祷、祝福,带着这么多人的祝福,什么脏东西都近不得玉檀的身,玉檀会和他长长久久相伴。
康熙也想过,若他真的克妻,即便上穷碧落下黄泉,他也绝不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