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精神一振,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如同夜空中划过的一颗流星,瞬间点亮了整个氛围。他身体微微前倾,急切地问:“哟,难得你有如此高见,这是我到广东后最喜欢听的一句话。不过大话好话大事难办,你给说具体详细些。”
李准稍作停顿,整理了一下思绪,如同一位即将踏上战场的将军在整理自己的铠甲。然后郑重地说道:“中堂大人,厘金分行厘、坐厘,除了百货厘之外,还有盐厘、洋药厘及土药厘。厘金开办之初税率为 1%,但后来逐渐提高,各省税率极不一致,多数省份的税率在 5% 以上,有些地区甚至更高。而且除了法定税率外,还存在各种额外征收的情况。目前主要问题有税制杂乱、局卡众多、名目繁多、贪腐严重。不合理的厘金制度严重阻碍了国内商品的流通,抑制了生产的发展,加重了商人和消费者的负担,削弱了本国商品的竞争能力,有利于外国洋货的倾销,当然也减少了地方财政收入。”
李鸿章点头赞许:“继续说。”
李准看了一眼茶碗说:“而广东地处中国南大门,既有宽广无边的海洋航道,又有纵横交叉的内河航运。每天,码头上船只往来如梭,如同织布机上忙碌的梭子,货物堆积如山,交易量更是全国第一,厘金收入前景广大,年征收400万甚至更多是有可能实现的。”
李鸿章指向茶碗,鼓励道:“喝口茶,慢慢说。”
李准端起茶碗,喝了口茶。那茶水温润,顺着喉咙滑下,让他感到一阵清爽,仿佛一股清泉流淌在干涸的心田。他继续说道:“无论商人承包还是官办征收,增加厘金收入不外乎节流开源。先说节流,就是加强厘金征收队伍管理,杜绝贪污受贿,堵塞漏洞,将商人交的钱一分不少地如数上交厘金库就行了。但这远远不够,并不能保证收到 400 万两。所以必须开源,而开源的关键在于减少商人的负担提高其收入。”
李鸿章急忙打断说道:“等会儿,别人都说,只有增加厘金抽成比例增加商人负担才能增加厘金收入,你却说要减轻商人负担才能增加厘金收入,我都糊涂了。”
李准耐心地解释道:“这商人与厘金关系就像动物皮与毛发的关系,俗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有商人多挣到钱,他才积极性高,能交更多厘金,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否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上年130万两就是证明。”
李鸿章继续追问:“那减轻商人负担具体如何做呢?”
李准侃侃而谈,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画着,仿佛在绘制一幅宏伟的蓝图。“首先要改良厘金章程,只有从源头理清厘金概念,明确其对地方经济乃至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才能牢固树立其崇高的地位。第二加强厘金征收队伍建设,事是靠人做出来的,只有爱岗敬业的优秀人员才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因此定规矩,用好人,充分发挥其积极性是关键。第三,改善营商环境,减少厘金卡点,简化征收程序,减少给商人的麻烦,切实保护商人合法利益。总结一句话,只有商人收益增加了,其积极性相应增加了,自然厘金收入就增加。”
李鸿章轻轻一拍桌子,那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响亮,如同一声惊雷打破了寂静的夜空。他赞许道:“李准,你这句话说到我心里去了。” 他摸摸白胡子,目光紧紧盯着李准,一字一句说道:“李准,这个烫手山芋,你敢接吗?”
李准大吃一惊,惊慌地站起来,脸上露出惶恐的神色,如同一只受惊的小鹿。他对着李鸿章,慌乱地说:“中堂大人,您不是想把厘金征收交给我吧?”
李鸿章讥笑说:“李提调,难道你们四川人吹空龙门阵吹死牛不负责。”
李准气呼呼地反击说:“中堂大人,我们四川有一句话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川人玩命打架。”
李鸿章不动声色,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考验的意味:“你就不怕完不成目标,你个人甚至家人都要受到处罚吗?”
李准斩钉截铁地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只要您敢给,我就敢干。”
李鸿章果断说:“好,你我马上立下军令状。”
李准苦笑说:“中堂大人,你要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潦草。我必须有厘金人事任免权、章程修改权、考核奖惩权,做到三权统一,没有上司以及朝廷王公大臣干涉,这400万两任务,我接了,若完不成目标,我敢甘愿受罚!”
李鸿章也站起身来,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高兴地说:“年轻人,有魄力有担当,但愿老夫没有错看你。不过,这400万两可不是儿戏,若完不成,那是要重惩责罚甚至赔偿的。我敢不敢立军令状?”
李准发觉话已经说满,退无可退,他咬了咬牙,横下一条心,强硬说:“敢!”
李鸿章哈哈大笑,那笑声回荡在房间里,仿佛一阵爽朗的春风吹过。他说:“好,我马上奏请朝廷,任命你为广东厘局金总办,其大小所有事务由你全权做主。”
李准有些慌乱地说:“中堂大人,目标任务我敢接,但我人年轻资历尚浅,对厘金业务也不熟悉,藩司丁方伯毕竟德望重,我觉得他还是要继续坐镇主管厘金局,我愿意当个提调具体执行事务,遇事还是要向他报告。当然,我的承包责任绝不会推脱。”
当天,李准就打还电报向父亲李铁船汇报了承包广东400万厘金一事,还签订了生死状。他知道儿子口气大惹大祸了,不但害了他自己,还将全家人都拖累了,他头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吃不下饭,觉也睡不好,连夜给李鸿章发电报,诉说李准资历浅无威望能力小,怕辜负了李鸿章的期望,请求撤销给李准的承包合同。
李鸿章回信要他不用担心,还高度评价李准:“ 贵公子聪明机敏诚实老成,志向远大果敢上进奋发有为,肯定能做出一番成就,你就不用太过忧虑了。”
那么李准吹的这个牛皮会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