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吴宗禹、张家利二位到位后,李准还差一位与洋人打过长期交道的中间人。今天,经人介绍,李准去拜访一位高人。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却又带着几分躁动的上午,李准身着一袭整洁的官服,头戴一顶镶嵌着蓝宝石的官帽,显得精神抖擞。他带着精心挑选的贵重礼品,礼品盒用丝绸包裹着,系着华丽的丝带,满怀期待地踏上了前往李庆春位于河南跃龙里 11 号大院的路途。大院的主人叫李庆春,英文名 Lee hin chun是广东海丰人,曾经做过补用守备、都司、游击、参将、副将等头衔,实际从事文职工作,今年60岁,赋闲在家。这座大院隐匿在一条幽静而古老的小巷深处,门两侧的石狮子威严而沉默,静静地守护着这座宅院。
李准轻轻叩响门环,清脆的声音在寂静的小巷中回荡,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打破了这片宁静。不一会儿,门 “吱呀” 一声缓缓打开,一位中年妇女前来开门,询问找谁?李准先作了自我介绍,妇女一边引导李准往堂屋走,一边介绍她是李庆春大儿媳妇。
不一会,一个老年男人出现在门口,他身着一袭略显陈旧但整洁的长袍,身形略显单薄,但挺直的脊梁透露出一种坚韧的气质。
李准满脸笑容,恭敬地拱手作揖道:“李先生,您好,久仰大名!我是厘金局李准,今日冒昧来访,实是有要事相商。” 说着,便示意随从将礼品呈上,随从双手捧着礼品盒,微微弯腰,递向李庆春。礼品盒上精美的雕花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
李庆春微微一愣,连忙还礼道:“李大人,这可使不得,您这是……” 他的双手不自觉地在身前摆动了一下,似乎有些不知所措。
李准诚恳地说道:“李先生,您的才华和能力在这一带早已闻名遐迩。如今广东厘金局正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急需您这样的人才。我深知您精通潜山话和英语,又有丰富的阅历,若您能出山担任洋务官员,定能为我广东的洋务事业添砖加瓦啊!”
李庆春陷入了沉思,他望着李准真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的手指轻轻揉搓着衣角,眉头微微皱起,目光在李准和礼品之间游移。沉默片刻后,李庆春缓缓说道:“李大人,您的厚爱让李某深感荣幸。但老朽木退休在家多年,外面的事也早已淡忘,白让李大人空走一趟,实在对不住。”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和歉意。
李准点了点头,说道:“李先生,我理解您的顾虑。您放心考虑,两天后,我再来等您的答复。” 说完,便带着一丝遗憾告辞离去。他转身时,脚步略微沉重,阳光洒在他的背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显得有些落寞。
李庆春望着李准离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涟漪。他关上大门,回到屋内,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但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的雄心壮志,也想起了那些不堪回首的过去。这个李准,为何如此看重自己?这一切的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李庆春感觉自己仿佛陷入了一个谜团之中。
几天后的夜晚,李准再次登门拜访李庆春。这一次,他怀着一颗急切的心,因为局势的发展已经不容他有过多的等待。他穿着一件深色的披风,帽子压得很低,匆匆地走在昏暗的街道上,身影在灯光下忽明忽暗。
李庆春的大院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静谧,只有几盏昏暗的灯笼在微风中摇曳。院子里的石板路在月光的映照下,泛着清冷的光,雨滴落在屋檐上,发出嘀嗒嘀嗒的声响。李准匆匆走进院子,仍然是大儿媳妇来开的门,引到后就泯然离开了。
李准走上前去,热情说道:“李先生,今日又来打扰您了。”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丝疲惫和期待。
李庆春微笑着迎接道:“李大人,您太客气了。快请进,这夜色虽美,却也透着几分凉意啊。” 他微微侧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两人走进屋内,灯光昏暗,摇曳的烛光在墙壁上投下巨大的阴影。李准说道:“李先生,如今洋人在洋务事务中越发强势,我们与他们的沟通和协商困难重重。而厘金局内部也问题丛生,急需一位像您这样有能力、有经验的人来扭转局面图像。您精通多门外语,这对于我们与洋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至关重要。我相信,只有您能担此重任。”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急切。
李庆春眉头紧皱,额头上的皱纹仿佛也在诉说着他内心的纠结。他的时而摇头,时而叹气。他思考了一会儿,说道:“李大人,您的规划确实用心良苦。但我担心的是,我过去的经历众人皆知,若我出任此职,恐会遭人非议,给您和理金局带来麻烦。而且,洋人势力错综复杂,我怕我难以应对啊。” 他的双手紧紧地握着资料,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李准坚定地说:“李先生,过去已成为历史,我们应该着眼未来。我看中的是您的才华和能力,我相信您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来应对这些挑战。我会全力支持您的工作,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克服困难,为广东的洋务事业开创一片新天地。” 他站起身来,走到李庆春身边,眼神中充满了鼓励和信任。
李庆春坚定说:“李大人,真对不起,我确实帮不到您,您请回吧。”李准带着遗憾不得不离开李家。
过一这,大儿媳妇悄然走进来,她小声说道:“父亲,那个李准两次来请您出山,看来是真心的。”
李庆春叹息说:“宗兰,我知道他是真心的,但我还是要拒绝他。”
宗兰动情说:“父亲,自从我们徐氏姐妹两人嫁入李家后,非但没有给李家带来更旺的香火,反而还克死了您两个儿子我和妹妹的丈夫。但这是天意,谁也无法改变。但我两姐妹一定会坚守李家,带好孩子,同时为您养老送终的。如今,社会动荡,形势多变,我觉得您还是答应的好。”
李庆春抬头犹豫说:“好吧,如果李准再来,我就答应他。”
那么,李准会学刘备三顾茅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