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章已经大修过了】
各位读者可以去看看,点评一二。
半个时辰后,林三元仿佛耗尽了全身力气,声音沙哑地说:“老夫都写完了。”
江宁赶忙接过供状,微笑着道:“林三元,本官答应你的事自然算数,不过其他人,我可没法保证。”
林三元长叹一口气:“只要能给我李家留个香火,其他人死光也就死光了。”
接着又催促道:“姓江的,你赶紧派人去吧。
我被抓的消息,过不了几天就会传开,去晚了,江南那些人就抢先动手了。”
江宁点头,带着魏忠贤匆匆离开。
二人来到大堂,刘宗周和朱童蒙早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见江宁和魏忠贤拿着供状,他们顿时激动起来,忙问:“江大人、魏公公,那林三元可招了?”
魏忠贤笑道:“江大人亲自出马,他哪敢不招。”
刘宗周一脸疑惑,又问:“江大人,您还亲自动手了?
怎么浑身是血?”江宁看着手上的血,有些尴尬:“小事,不必在意。”
心想着,这要是传出去自己给犯人的儿子割包皮,那不得让人笑掉大牙。
江宁心里琢磨着,天津这边的事儿还没处理完,自己肯定走不开。
可老魏那脾气,要是就这么让他过去,说不定又要闹得腥风血雨。
一旦事情闹大了,可就没法收场了。
但眼下,除了老魏,也确实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不过,得找个能管得住他的人。
朱童蒙是有能力,可他现在是天津巡抚,肯定也走不开。
再说了,他是老魏的手下,肯定管不住老魏。
江宁上上下下打量着刘宗周,这位老大人一身正气,从不畏惧强权,肯定不会屈服在老魏的淫威之下,正好可以约束老魏。
于是,江宁开口说:“林三元如今已经全都招供了。
只是现在天津这边的事情还没料理完,恐怕得麻烦魏公公跑一趟了。”
魏忠贤笑着说:“这点小事,江大人不必客气。”
江宁接着说:“刘大人,还得劳烦您跟着魏公公跑一趟。”
刘宗周一下子愣住了,心里直犯嘀咕,这种事儿干嘛把自己扯进去?
自己是北直隶巡抚,又不是南直隶巡抚。
这时,江宁笑着解释:“毕竟林三元剩下的家财都在江南和两淮地区,那可是东林党人的老巢。
魏公公过去,恐怕会有些应付不来,所以本官希望刘老大人能过去帮衬一下。”
刘宗周沉思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说:“为国出力,这次能追回这么多赃款,国库也能充实一些了。老夫自当义不容辞。”
事急从权江宁当即让刘宗周和朱童蒙分别代替自己与魏忠贤,撰写了一份奏折,把此地的详细情况向朱由校做了详尽说明。
写好后,二人分别署上自己的名字,由锦衣卫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之后,江宁又马不停蹄地调集1000名锦衣卫和3000名腾骧四卫士兵,由赵率教负责统领。
魏忠贤手持尚方宝剑,刘宗周一同随行,众人集结完毕后,一路乘船南下,去清查林三元在江南和两淮地区的家产。
江宁在港口送别魏忠贤后,不禁感慨道:“真希望魏公公此去,一路顺风顺水。”
一旁的朱童蒙笑着回应:“江大人尽管放心,魏公公手持尚方宝剑,又有刘大人陪着,肯定万事顺遂。”江宁点了点头。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江宁忙得不可开交。
大明商会的钱正秋第二天就赶到了天津,江宁马上把他引荐给了北曹帮帮主夏老二。
随后,江宁又详细地给钱正秋介绍了天津港口的规划和未来发展方向。
还表示:“现在只是漕运,等时机合适就开通海运,到那时天津会更加繁华,商税收入源源不断,南来北往的商人也会越来越多。”
钱正秋不愧是商业奇才,一点就透,听得眼睛都亮了,急忙说道:“大人当真有经天纬地的才能,照这样,咱们大明商会抢占先机,肯定能赚得盆满钵满。”
江宁笑着说:“正秋啊,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咱们大明商会虽说占了先机,但也不能把所有生意都包揽了,得给其他人留条活路。”
钱正秋点头应道:“大人说得对,卑职明白了。”
随后,江宁又对天津巡抚朱童蒙悉心叮嘱一番,将天津未来的规划与发展,毫无保留地告知了他。
朱童蒙听后激动得热泪纵横,心想一旦真能按照江宁所说的实现,那自己可就立下大功了。
之后,江宁着手把查抄所得的赃款全部装车打包,其中也包括查抄林三元的家产。
光是现银就多达500万两,其他诸如珠宝、字画、古玩、地契、房产等,价值也不低于300万两。
江宁大致估算了一下,单是李三才家族,到现在查抄的财物就已经超过了上千万两白银。
另外还有许多产业没有进行核算,这财富多得简直富可敌国。
随后,江宁安排钱正秋以锦衣卫千户的身份前往巡抚大牢。
钱正秋的任务是,从那些为林三元打理生意的掌柜和伙计中,挑选出一些人收归己用。
这些人如今身为待罪之身,正是争取他们效力的好时机。
果不其然,钱正秋来到巡抚大牢后,亮明身份,并且放话:只要愿意跟着自己,就有活路。
这话一出,一时间,众多人纷纷表态,愿意誓死效忠大明商会。
钱正秋也没有贸然接纳,而是经过层层严格审查,最终从这些人中挑选出了一部分,正式纳入麾下。
之后,江宁写了一道折子呈递上去。他还特意留下一百万两军饷,这钱是给何可刚的。
不过江宁没直接把银子交给何可刚,而是将其存放在巡抚衙门。
他心里清楚,必须等兵部下达公文,才能让天津巡抚朱童蒙把这笔军饷全额转交给何可刚。
江宁可不敢擅自做主,不打招呼就把银子分出去,毕竟在官场上,这种行为可是犯了大忌,一旦被人抓住把柄,后果不堪设想 。
两天后,兵部的任命文书和公告准时抵达。
文书里明确宣布,正式撤销天津三卫,同时设立天津总兵这一职位,统辖官兵名,暂由何可刚代理总兵之职。
眼瞧着事情办得差不多了,江宁便先行返回京城。
如今,上千万两的赃款都在自己手里,江宁估计自家那位朱兄也等得心急如焚了。
至于朝廷里的那些大佬们,尤其是户部尚书郭允厚,这个郭老抠,这次肯定眼巴巴盼着这笔钱救急,说不定做梦都在念叨自己呢。
临别之际,天津巡抚朱童蒙和天津总兵何可刚亲自前来送行。
江宁又仔细叮嘱了二人一番,随后率领1000名锦衣卫以及2000名腾骧四卫官兵,押送着赃款启程返回京城。
整支队伍浩浩荡荡,光是装载财物的马车就足足有100多辆。
大军行进两天后,顺利抵达京城。还在老远的地方,江宁就瞧见一群身着大红官袍的官员在城门口等候。
他无奈地苦笑着,心想银子还没进城呢,这些朝廷大佬就已经迫不及待了。
随着队伍逐渐前行来到城门口,江宁定睛一看,内阁首辅孙承宗、次辅袁可立,还有薛国观,六部尚书以及督察院的温体仁、朱大典等人全都到齐了。
江宁刚一下马,户部尚书郭允厚就激动得冲过来,一把抱住他,涕泪横飞地哭诉道:“江大人,您可算回来了!
老夫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是把您给盼回来了!”
看着郭老抠这眼泪和鼻涕全抹到自己身上,江宁满脸嫌弃,赶紧把他推开,急忙说道:“郭大人,您先别激动,有话慢慢说。”
这时,首辅孙承宗走上前,拱手笑着说道:“江大人,恭喜啊!这次立下大功了!”
江宁赶忙回礼道:“首辅大人言重了,下官不过是尽了臣子的本分而已,所幸这次没辜负天子的厚望。”
其他人正欲上前与江宁交谈,孙承宗轻咳两声,说道:“江大人刚回京,还得进宫向皇上复命。诸位同僚若有什么事,不妨进宫再说。”一众大佬纷纷点头称是。随后,江宁安排李若莲和满桂将100多车赃款及相关账册尽数送往皇宫,自己则与一众大佬骑马同行回宫。
这时,首辅孙承宗轻声开口,问道:“江大人,此次天津之行,不知查获了多少赃款?”
江宁思索片刻,小声回应:“现银980万两。
其他珠宝、古玩、字画,还有土地房屋等,少说也值三四百万两。”
孙承宗闻言,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暗自惊叹:“好家伙!
如此算来,这至少有1300万两银子啊!”
随即,孙承宗脸上绽开笑容,捋着胡须说道:“江大人不愧是皇上的左膀右臂,这下国库又能充实一番了!”
江宁略带尴尬地笑了笑,说道:“首辅大人,下官话还没讲完呢。
我们还查出李三才的同党、天津首富林三元,实则是李三才的胞弟,他大概还有500多万两的家产在两淮及江南地区,魏公公已经带人前去查抄了。”
因江宁始终将林三元之事瞒得严实,仅给朱由校呈了密报,孙承宗对此一无所知。
刚才孙承宗还满心疑惑,江宁回来了,魏忠贤咋不见踪影?
而且带出去的7000人,回来时怎么少了这么多?
这下他终于明白缘由了。
孙承宗不禁叹了口气,神情凝重地说:“江大人,江南两淮地区,那可是东林党人的老巢,魏公公独自一人,能应付得来吗?”
江宁笑着宽慰道:“首辅大人不必担忧,下官安排了刘宗周老大人一同前去。
有刘老大人从中坐镇,魏公公肯定能应对自如。”
听到刘宗周也一同前往,孙承宗顿时如释重负。
他就怕魏忠贤行事鲁莽,直接大开杀戒,引发一场腥风血雨,如此一来,朝廷与南方东林党人恐怕就会彻底撕破脸皮,届时朝廷局势必将愈发艰难。
这时,孙承宗不禁感慨道:“以往朝廷对于江南那边的事,能不深究就不深究,尽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大明的京师地处北方,国家赋税几乎全仰仗南方供应,北方各省遇到难处,还得依靠朝廷调拨钱粮救急。
如今好了,查获了这么一大笔银子,往后在赋税等事上,咱们也不用再看南方诸省的脸色行事了。”
随后,江宁与孙承宗等人骑马行至午门之外,纷纷下马后进入皇宫。
朱由校听闻江宁前来奏功,顿时激动得手舞足蹈,他赶忙对身旁的皇后张嫣说道:“宝珠啊,江兄此次可真是为朕立下了不世之功!
单是查抄出来的现银就将近一千万两,其他财物折算下来,起码也有一千三百万两白银呢!”
张嫣见皇帝如此欣喜,也微笑着附和道:“江大人不愧是皇上的得力干将。
不知皇上这次打算如何赏赐江大人呢?”
朱由校听闻,顿时面露难色。思索片刻后,他缓缓说道:“若是直接给江兄封爵,恐怕朝中大臣会极力反对。
毕竟我大明封爵向来严苛,大多是凭借军功才能获封。
可若只是给予些寻常赏赐,又显得朕没有诚意。
”这时,张嫣笑意盈盈地说道:“江大人立下如此大功,断断不可不赏。
陛下不是一直打算将京营交予江大人管理吗?
不妨让江大人在五军都督府挂个职。”
朱由校猛地一拍额头,恍然大悟道:“宝珠你真是太聪明了!
朕怎么就没想到这一茬呢?
如此一来,既能好好奖赏江兄,又便于江兄接下来整顿京营。”
随后,方正化前来禀报:“启禀陛下,江大人与内阁诸位阁老,还有六部尚书已在御书房等候陛下。”
朱由校赶忙整理了一下衣服,笑着对张嫣说:“宝珠,朕先去见见江兄。”
说罢,便跟着方正化急匆匆地前往御书房。
到了御书房,江宁与一众官员赶忙跪地行礼。朱由校满脸喜悦地说道:“诸位爱卿,快快平身。”
接着又吩咐方正化安排座位、上茶。这时,江宁起身,恭敬地躬身行礼道:“臣奉旨前往天津整顿商税,却意外发现天津三卫官兵克扣军饷,贪污情形极为严重。
经臣彻查,天津按察使也牵涉其中。
臣已将一众涉案官员尽数查抄,还查获逆贼李三才的胞弟林三元涉案,现已将其家产全部查抄并运送进京,特向陛下复命。”
朱由校听后,笑着说道:“江爱卿此次可是立下了大功啊!”
这时,户部尚书郭允厚赶忙站起身,还没来得及开口。朱由校大手一挥,说道:“郭爱卿先坐下,有什么话稍后再说。”
江宁一看这情形,心里明白,各位大佬这是又要开始讨论分钱的事儿了。郭允厚满脸不情愿,却也只能乖乖坐回椅子上。
紧接着,朱由校笑着说道:“江爱卿此次立下大功,理当重赏。”
说罢,示意方正化。方正化立刻拿出圣旨,江宁和一众大臣见状,赶忙跪倒在地。
方正化扯着嗓子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锦衣卫指挥使江宁,忠君报国,恪尽职守。
此次天津之行,功勋卓着。特晋升为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执掌京营兵事。
望卿恪尽职守,再立新功。钦此!”
江宁赶忙跪倒在地,恭敬说道:“臣江宁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后,朱由校满脸笑意地说:“江爱卿快快平身。” 江宁站起身,双手接过圣旨,小心翼翼地返回自己的座位。
这时,内阁首辅孙承宗站起身,恭敬地拱了拱手,说道:“启禀陛下,不知江大人此次查抄所得的赃款,该如何分配?”
眼见首辅大人如此直接,摆明了谈这事儿,江宁便饶有兴致地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看着。
只见朱由校面露难色,思索片刻后开口说道:“要不从中取出三百万两充入户部?”
朱由校话音刚落,户部尚书郭允厚赶忙“腾”地一下站了起来,急切说道:“陛下,三百万两远远不够呀!
如今,京城各级官员的俸禄已经拖欠半年有余,河南、山东两地又遭了灾,急需赈灾,算下来最少得五百万两银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