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若瑶见有热闹可瞧,高兴极了。
从口袋里拿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又拿出一张十两的,交给小二。
“小二,好酒好菜,都给我们端上来!”
小二高兴极了,连声吆喝:“桃花渡三壶,下酒小菜六份,主菜三个;二楼十九号房,靠窗三位,赶紧上菜——!”
这桃花渡上酒菜的速度倒是很快,一会三人的面前就摆得满满的。
各自倒了一杯桃花渡酒,相互碰了一下,轻轻一抿,感觉一股甜甜的、稍微有些酸味的果酒!
这对北秦来说,可以说算是较好的酒!
怪不得这家酒肆以酒为名。
这间包间不算大,有点像现代酒店的卡座。
只不过开了一扇窗在江边。
将胭脂河的景色尽收眼底。
看来这桃花渡的掌柜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竟然会想出如此赚钱的办法。
脂胭河的两岸,是璀璨的灯笼之海。
每个灯笼,就是一家店铺的名字。
如此多的灯笼,将河的两岸照得如同白昼。
此刻胭脂河两岸,不仅商铺内坐满了人,就连外面,也全是拿着各种折扇的书生、秀才,还有数不清的富家翁。
还有一些小混混,时不时在那些小妹妹的屁股上拍一下,赶紧躲藏起来。
那些小妹子们满脸通红,却不敢声张。
燕南飞看得有滋有味,不想却被柳若瑶看在眼内。
“夫君,你莫不是想学那些小混子们,去调戏小娘子?”
“这是什么话。”燕南飞连忙收回眼光,“为夫是那样的人吗?”
“我看你就是那样的人。”苏凝霜冷声说道。
“为夫可是正人君子。”
“切,正人君子谁还坐靠窗的位置观看花魁?”柳若瑶嘻嘻一笑,指着窗外那些挤在胭脂河岸的石雕护栏旁边的书生秀才,“他们才是正人君子呢。”
燕南飞顺着柳若瑶的手看了过去。
只见那些书生秀才穿着长袍,手里拿着折扇,时不时地摇头晃脑,吟诗填词。
“我靠!他们这哪里是正人君子?这分明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嘛。”燕南飞嗤笑了一声。
“咯咯……”柳若瑶听了燕南飞的话,顿时逗笑了。
还真如燕南飞所说的这样,他们已经无限接近胭脂河的正中心。
只要画舫一过来,只要花魁愿意,完全无阻挡的与花魁进行对话。
“小瑶瑶,你听听,你口中的那些正人君子,正在说什么?”
燕南飞趴在窗户口,听着那些书生聊着天。
柳若瑶也挤了过来,趴在燕南飞的背上,却见三四名书生正挤在一块,正开心的说着话。
“刘秀才,”一名长相俊美的少年公子摇着折扇,轻笑道,“上次你去李员外家偷看人家李小姐沐浴,被李员外发现,送去县衙,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呢?”
那刘秀才也不生气,轻笑道,“钱秀才,这你就不懂了,俗话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故本秀才去李员外家,那才是偷腥的至高境界。”
“哈哈……”
几个秀才哈哈大笑。
“刘秀才,李员外家小姐长得如何?”
刘才秀咽了一口口水,色眯眯的说道,“不可说,不可说,反正李员外家的小姐,极为漂亮,与今夜的花魁筱月姑娘不相上下!”
“刘秀才,真是如此吗?”几名秀才哈哈大笑,“看完花魁之后,今晚咱们相约李员外家后花园,咱们一起去瞧瞧李小姐的闭月羞花之色,如何?”
“好!”
“甚好,那就说定了!”
柳若瑶听着他们的话,脸上一阵发红,气得捏住燕南飞的耳朵,尖声说道,“登徒子!色鬼!”
燕南飞赶紧叫道,“那是人家登徒子,你掐为夫的耳朵干嘛?”
柳若瑶白了燕南飞一眼,“我掐的就是你!”
苏凝霜的冷脸也忍不住被逗笑,也趴过来捏燕南飞的耳朵。
“哎呀,谋杀亲夫啊!”
燕南飞大叫一声,顿时将下面那些秀才吸引过来,见柳若瑶与苏凝霜长得天姿国色,粉艳无比!
“哇!此乃绝色美女!”几名秀才在下面大声叫道。
“我去你娘的,名花已有主,赶紧滚!”燕南飞大骂一声,拉着柳若瑶与苏凝霜坐在桌边,吃着点心,喝着小酒,惬意无比!
刘秀才、钱秀才与另外几个秀才见了柳若瑶与苏凝霜,已经被迷得魂不守舍,几人竟不管不顾,一起闯入桃花渡。
“砰——!”
刘秀才一脚将燕南飞包间的门踢开,见柳若瑶与苏凝霜正喂燕南飞吃菜。
“哇哦,小美人,本秀才也饿了,来喂我吃一口!”
刘秀才可不管,竟然朝柳若瑶奔了过来。
柳若瑶面色一冷,一脚就将刘秀才踢到门口,趴在地上直不起来。
“小娘子是个练武的!”钱秀才挽起袖子,举起拳头直奔柳若瑶,“看招!黑虎掏心,猛虎下山!”
话还没说完,就被柳若瑶踢了个空翻,正好掉在刘秀才的身上。
刘秀才一声闷哼!
“钱秀才,你妈b的好重!”
“刘秀才,你娘的骨头太硬,硌得我肉疼……”
另外两个秀才脸上直淌汗,这是从哪里蹦出来的?
长得如此绝世容颜,却练着如此绝种无影脚?
“你别过来,再过来我们就逃了!”
苏凝霜冷冷看着几人,她站了起来,冷哼一声,一手抓住一个,朝窗外一扔!
两人“噗通”一声,全都掉入胭脂河之中。
“夫君,这两人怎么办?”柳若瑶指着刘秀才与钱秀才说道。
“偷看人家沐浴,此乃渣男也!扔入胭脂河中!”燕南飞学着秀才的口吻说道。
“不不,女侠,别过来,我们自己跳下去!”
刘秀才与钱秀才互相搀扶着,来到窗口,忍着疼痛,用力一跳,跳入胭脂河。
“咯咯……”
柳若瑶放声大笑,就连苏凝霜也露出难得的笑容。
四个秀才好不容易从胭脂河中爬出来,灰溜溜的回去换衣裳去了。
此时,只见远处传来一阵细乐之声。
一艘画舫从胭脂河的那头缓缓朝这边划来。
画舫上面,挂着十几个大红灯笼。
在灯笼的光照之下,一名秀丽的姑娘坐在画舫的正前方,正抚琴奏乐。
“筱月姑娘,是筱月姑娘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