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朝堂之上的危机暂时平息,林宇深知,要真正稳固大秦帝国的统治,绝非仅仅依靠一时的策略就能实现。他心中酝酿着更为深远的变革计划,而设立军机处便是他迈出的关键一步。
林宇端坐在咸阳宫的书房内,烛光摇曳,映照着他专注而坚定的面庞。他铺开竹简,奋笔疾书,详细地勾勒出军机处的架构与职责。这军机处不同于以往的任何官署,它将直接对皇帝负责,成员皆是经过精挑细选、忠诚且极具才能之人。林宇设想,军机处将成为帝国最为核心的决策中枢,快速而高效地处理各类军国大事,摒弃以往朝堂议事的繁琐程序与拖沓作风。
第二日,林宇再次召集满朝文武。大臣们怀着忐忑的心情齐聚朝堂,心中揣测着陛下又将有何惊人之举。林宇神色庄重,扫视众人后,高声宣布:“诸位爱卿,如今我大秦内忧外患虽暂得缓解,但未来之路依旧艰难险阻。为能更迅速、精准地应对各方事务,朕决定设立一个全新的部门——军机处。”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陷入一阵骚动。大臣们交头接耳,眼中满是疑惑与不解。李斯微微皱眉,上前一步问道:“陛下,这军机处是何机构?又将如何运作?”
林宇耐心地解释道:“军机处,乃是朕直属的机要部门。其成员将由朕亲自挑选,他们无需通过冗长的朝议流程,便能直接向朕汇报重要情报,协助朕制定决策。今后,无论是前线战事、民生政务,还是外交事宜,皆可通过军机处迅速传达与处理。此举旨在提高我大秦的行政效率,确保朕能及时掌握各方动态,做出最有利的决策。”
尽管大臣们心中仍有诸多疑虑,但见陛下态度坚决,且所言不无道理,便也不再多言。随后,林宇当场点选了几位忠心耿耿、能力出众的大臣,作为军机处的首批成员,并宣布了军机处的各项职责与规章制度。
在设立军机处的同时,林宇也未曾忘记自己的另一项重要计划——研发火炮。他深知,在这个冷兵器时代,若能掌握热武器的制造技术,将极大地提升大秦军队的战斗力。
林宇秘密召集了国内最顶尖的工匠与方士,在咸阳城外一处隐秘的山谷中,建立了一个专门的研发基地。他亲自向工匠们讲述火药的原理与制作方法,虽众人听得似懂非懂,但在林宇的反复讲解与示范下,逐渐有了眉目。
。当那第一缕刺鼻的硝烟在山谷中升腾而起时,林宇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火药可以量产了,然而,他并未满足于此,而是紧接着投入到火炮的研制工作中。
林宇凭借着自己的现代知识,指导工匠们对传统的抛石机进行改造。经过数月的日夜奋战,第一门火炮终于制造完成。林宇将其命名为“东风大炮”,寓意着大秦帝国如东风般强劲,势不可挡。
为了检验东风大炮的威力,林宇亲自来到试验场地。随着一声令下,炮手点燃了火炮的引信。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炮弹如流星般飞驰而出,准确地击中了远处的目标。巨大的冲击力将目标瞬间炸得粉碎,周围的人都被这惊人的威力震撼得目瞪口呆。
林宇兴奋不已,当即下令制造两百门东风大炮,并迅速组建一支装备火炮的精锐部队。此时,北方边境的匈奴依旧蠢蠢欲动,不断侵扰大秦的领土。林宇决定,派蒙恬率领这支装备了东风大炮的部队,前去抗击匈奴。
蒙恬领命后,深知此次任务艰巨,但他对陛下的决策深信不疑。他精心挑选了一批身强体壮、作战经验丰富的士兵,组成了火炮部队,并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士兵们逐渐熟悉了东风大炮的操作方法,对其威力也充满了信心。
一切准备就绪后,蒙恬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奔赴北方边境。匈奴得知大秦派来了新的军队,起初并未放在心上,依旧像往常一样,带着骑兵前来劫掠。然而,当他们靠近大秦军队的营地时,却看到了一排排从未见过的奇怪武器。
蒙恬一声令下,火炮部队迅速行动起来。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炮弹如雨点般飞向匈奴的骑兵队伍。匈奴人从未见过如此恐怖的武器,瞬间被打得措手不及。他们的骑兵队伍顿时陷入混乱,士兵们纷纷落马,死伤惨重。
匈奴首领见状,惊恐万分,连忙下令撤退。但蒙恬怎会轻易放过他们,他率领大军乘胜追击,一路追杀匈奴。在东风大炮的强大威力下,匈奴节节败退,再也不敢轻易进犯大秦的边境。
林宇得知蒙恬取得胜利的消息后,心中甚是欣慰。他知道,这只是他变革大秦的第一步,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但他坚信,只要他坚定不移地推行改革,运用现代知识与智慧,就一定能够让大秦帝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一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强大帝国。
这场决战,秦军大获全胜。消息传回咸阳,林宇大喜,满朝文武纷纷向他道贺。林宇深知,这场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他改革成果的一次有力证明,而军机处,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战后,蒙恬班师回朝,受到了林宇的隆重嘉奖。林宇在朝堂上对蒙恬和全体将士的功绩给予了高度赞扬,着重提及军机处为战争的筹备、情报的分析以及战略的制定提供了关键支持。如今,军机处的职能进一步拓展,除了快速处理军政要务,还肩负起研发科技的重任,直接对皇帝负责。林宇要求军机处在未来积极推动各类先进技术的研究,尤其是在军事装备、农业生产和民生保障等领域,力求让大秦的科技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同时,林宇昭告天下,鼓励民间的发明创造。他下令,凡是民间有奇思妙想、能发明实用器具或技术的人,一经查实,不仅会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其发明还将得到官方的推广与应用,发明者更有机会进入军机处下属的科研机构,参与帝国的科技研发工作。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民间的创新热情,各地能工巧匠纷纷投身于发明创造之中,一时间,大秦境内掀起了一股创新的热潮。
经此一役,大秦帝国在北方边境的威望大增,匈奴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敢再轻易进犯。林宇也借此机会,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加快了国内改革的步伐。他深知,虽然眼前的危机暂时解除,但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提升国家实力,才能让大秦帝国长治久安,屹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