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叽叽喳喳~~”
朝阳东升,大京近日温度大幅回暖。
窗外的麻雀在枝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而实验室外,一众警员看着实验室里,已经开始操作的沈庭,讨论声比麻雀还要嘈杂。
直到钱多多出言制止,现场才安静下来。
不过,他心里其实也七上八下。
看向痕检办公室的苏主任,忍不住请教:
“苏主任,您觉得,沈庭从碳化皮革里,提取出指纹的概率,有多大?”
“这个……
我倒也不敢说,沈庭100%会失败。
但钱队,我劝你,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为好。”
苏主任看着沈庭的操作,点头道:
“他对于仪器的使用,倒是娴熟……”
但他紧接着又摇头: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碳化皮革上的指纹无法提取,是方法、技术的限制。
而不是仪器熟练度的问题!
更何况,退一万步说!
就算沈庭真的能从碳化皮革上,提取出指纹。
由于皮革碳化严重,且有大量脱落,提取出的指纹,必定也是不完整的。
再加上,盐分渗入碳化皮革时,不可能完全保持原本的形态。
提取的指纹,变形一定非常严重。
就是说,沈庭最终获得的指纹,一定是残缺、变形的。
这和炸弹碎片上,从破碎塑料上提取的指纹,其实是一样的。
对案件来说,都没有太大的价值。”
“简单来说!
皮革是人类使用的,最古老的生活材质之一。
指纹的特异性,被发现,用于案件侦破后。
指纹存在于皮革上,但由于高温碳化,导致指纹无法提取,这种情形,绝对不在少数。
但这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已经能说明问题。
全世界的研究人员,这么长时间,都没办法解决。
究其根源,是碳化皮革上的指纹,不但难提取,就算提取了下来,也是不完整的,对案件侦破的意义不大。”
“这样啊!”
钱多多点点头。
听了苏主任的解释,他才发现这其中的门道,比他预想的要深很多。
不过!
他内心深处,还是愿意相信沈庭。
毕竟,沈庭可是雪夜失踪案、纸皮人,连续两起案件的侦破者。
就算以前的成绩不论,单说这起案子。
是沈庭最先找到了徐团结的小三,也是沈庭最先找到嫌疑电话的主人张海生。
甚至!
皮衣的主人,徐团结的尸体,都是沈庭找到的。
“苏主任,我还是感觉沈庭可以的。”
苏主任揉了揉眉心,叹了一声:
“我何尝不愿意相信他?
但我几十年的经验,以及观察比对数千个指纹的大脑告诉我,不可能!
碳化到这种程度的皮革,要提取出有破案效力的指纹,根本不可能!”
他的语气带着几分疲惫:
“钱队,我理解你急着破案的心情,但皮革碳化到这种程度,要提取指纹,在国际痕检界都是难题。
远了不说,两个月前,浙省‘青市养鹅场纵火案’里,皮质护栏被烧得和这件皮衣差不多。
当时公安部调了三个痕检专家组,试遍真空镀膜、离子溅射、甚至激光诱导荧光等提取技术,可结果呢?
提取到的指纹,全是扭曲的噪点,连纹线走向都辨不出来。
去年《法庭科学国际期刊》(FSI)发过一篇综述,统计了全球21起碳化皮革指纹提取案例,其中都是严重碳化的皮革,提取成功率是0。
为什么?
因为皮革一烧,指纹盐结晶卡在碳化层的裂缝里——
可盐渍没有纹线细节啊!
就算沈顾问真能提出点指纹痕迹,那也不是指纹,顶多是盐粒拼出的指纹轮廓,法庭上连证据链都算不上……”
“可之前不是说过吗,碳化木材上,有指纹提前成功的案例……”
钱多多话没说完,就被苏主任打断:
“不一样的!”
他从手机里调出一张对比图,展示给钱队:
“二者的原理就不一样!
木材碳化后结构均匀,指纹盐渍能顺着年轮纹路渗透。
可皮革碳化后,裂隙宽度超过五十微米,盐结晶一压就碎,根本留不住脊线细节。
钱队,我也希望这案子能尽快侦破。
但科学就是科学,有些技术门槛,不是靠‘试试’就能跨过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