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的天空被厚重的阴霾所笼罩,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不安的气息。朱权站在王府的庭院中,望着那铅灰色的苍穹,心中的忧虑愈发浓重。瓦剌大军步步紧逼,距离大宁已不足百里,鞑靼的小股部队也在边境徘徊,而朝中与瓦剌勾结的势力仍在暗处蠢蠢欲动。
“王爷,该用早膳了。”沈书瑶的声音从身后轻柔地传来,打断了朱权的思绪。他转过身,看着沈书瑶那满是关切的面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书瑶,局势愈发紧张,我实在没什么胃口。”朱权微微叹了口气说道。
沈书瑶走上前,轻轻挽住朱权的手臂,柔声道:“王爷,您肩负着大宁的重任,更要保重自己的身体。多少吃一点,才有力气应对接下来的危机。”
朱权看着沈书瑶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有你在身边,总是能让我安心许多。”
两人来到膳厅,桌上摆满了朱权平日里爱吃的菜肴,可他的心思仍被战事占据,手中的筷子机械地动着,食不知味。这时,沈书瑶夹起一块朱权最爱吃的糖醋排骨,递到他嘴边,轻声说:“王爷,尝尝这个,厨房新做的,味道可好了。” 朱权看着沈书瑶温柔的模样,不好拒绝,张嘴吃下,嘴角勉强扯出一抹微笑:“嗯,是不错。”
用餐时,朱权的眉头始终紧锁,视线时不时飘向远处,显然还在思索应对之策。沈书瑶见状,心里满是心疼,她眼珠子一转,突然说道:“王爷,我给您讲个笑话吧。从前有个秀才去赶考,考前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他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说,墙上种白菜,这不是白费劲嘛,你这次怕是考不上。秀才一听,心灰意冷,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奇怪问他咋回事,秀才说了缘由,老板乐了,说我也会解梦,你想啊,墙上种白菜,那不就是高中(种)嘛,你肯定能考上!秀才一听,觉得有理,精神大振去考试,结果真中了。”
朱权听后,先是一愣,随即嘴角忍不住上扬,“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书瑶,你这笑话倒是有趣,把我这愁绪都驱散不少。”沈书瑶见朱权笑了,也跟着开心起来:“王爷能笑一笑,我就满足啦,您心情好点,胃口也能好,多吃点,才有力气应对接下来的事。”在沈书瑶的劝说下,朱权又多吃了几口饭菜。
“王爷,您是不是在担心朝廷的批复?”沈书瑶轻声问道。
朱权放下筷子,神色凝重地说:“是啊,我们虽已制定了诸多应对之策,可一切都要等朝廷的指令。如今时间紧迫,真不知朝廷会如何决策。我已按照朝廷规定的文书格式,详细陈述了大宁的局势和我们拟定的策略,交由王府长史审核后,快马送往通政司,再由通政司呈递给礼部、兵部等相关部门商议,最终由陛下定夺,这流程繁琐,真不知要等多久。”
沈书瑶微微皱眉,思考片刻后说:“王爷,您将利弊分析得如此透彻,应对鞑靼的预案也详尽周全,陛下定会明察。只是那些与瓦剌勾结的势力,说不定会在朝中搅乱局势,影响陛下的判断。”
朱权眼中闪过一丝寒芒,冷哼一声:“若不是他们从中作梗,大宁也不会陷入如今这般困境。等此事了结,定要将这些叛国之徒一网打尽。”
用完早膳,朱权前往议事厅,沈书瑶则留在王府,继续操持后院事务。她虽不能直接参与军事决策,但深知自己的责任同样重大,必须确保王府内部的安稳,让朱权没有后顾之忧。
此时,王府的一名管事匆匆走来,神色恭敬,在距离沈书瑶几步之遥时站定,拱手说道:“沈侧妃娘娘,府中采买的物资已经运抵,还有下月的用度安排,需要您过目定夺。”沈书瑶点头应下,对朱权说道:“王爷,您去忙正事吧,府里有我。”朱权握了握她的手,便转身前往议事厅。
议事厅内,幕僚们早已等候多时。朱权刚一落座,便开门见山地说:“诸位,瓦剌大军即将兵临城下,鞑靼也在一旁虎视眈眈,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在朝廷批复未到之前,各卫所务必加强戒备,不得有丝毫懈怠。”
幕僚李昭起身说道:“王爷放心,各卫所都已按照您的指令进入一级戒备状态。只是,我们还需尽快确定应对不同情况的详细策略,一旦朝廷批复下达,便能迅速行动。目前士兵们依照操典,每日进行骑射、阵法的训练,已初见成效,但还需持续加强。武器方面,已与军器局沟通,加急打造和维护各类兵器,确保数量和质量。”
朱权微微点头:“李昭所言极是。张泽,你再说说主动出击的计划,若朝廷批准此计,我们该如何确保行动万无一失?”
张泽清了清嗓子,说道:“王爷,若要主动出击,我们需提前与周边卫所协调好行动时间和路线,确保补给线的畅通。同时,挑选的精锐骑兵务必进行严格训练,熟悉瓦剌的作战风格和地形。只是……此计风险颇高,还需王爷谨慎考虑。目前我们已安排专人绘制瓦剌军队可能途经区域的详细地图,方便行军部署。”
朱权沉思片刻,说:“风险确实存在,但一味被动防守也不是办法。我们要在保证大宁城防的前提下,寻找战机。刘启,你那诱敌之计若要实施,还需做哪些准备?”
刘启上前一步,恭敬地说:“王爷,若要实施诱敌之计,城内的埋伏点需进一步优化,确保能够迅速合围瓦剌军队。同时,要安排可靠之人混入瓦剌军中,传递虚假情报,让他们更加相信我们防备松懈。只是此事需与朝廷沟通,得到许可后,还需谨慎行事,以免危及城内百姓。目前负责传递虚假情报的人员已在培训,熟悉瓦剌的语言和习俗。”
众人又围绕着各种应对策略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从兵力部署到后勤保障,从情报传递到应急措施,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斟酌。朱权认真倾听着每一个建议,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就在这时,王府管家匆匆走进议事厅,在朱权耳边低语了几句。朱权脸色微微一变,随即对众人说道:“诸位稍作休息,本王去去就来。”
朱权跟着管家来到书房,只见萧烬羽早已等候在此。萧烬羽见朱权进来,立刻行礼道:“王爷,卑职有紧急情报汇报。” 说罢,他从怀中掏出一封用火漆严密封印的密信,双手呈上,继续说道,“这封密信是通过锦衣卫专属的情报传递线路,由京城加急送来。途中经过了三个驿站的交接,每个驿站的负责人都签字确认,确保了情报传递的安全和时效。”
朱权神色凝重地接过密信,拆开查看,脸色愈发阴沉:“这些乱臣贼子,竟敢如此大胆!萧指挥使,你可有应对之策?”
萧烬羽沉思片刻,说道:“王爷,卑职建议立刻加强王府和城内的安保措施。卑职已快马向刑部、都察院发去文书,请求协同办案,并与大宁都司联系,调派[具体卫所名称]的兵力。不过,调动兵力需要都司行文确认,再由兵部备案,流程繁琐,还请王爷知晓。卑职会先安排锦衣卫暗中调查可疑人员,一旦有叛乱迹象,即刻控制,同时安排专人在城内辟谣,稳定百姓情绪。另外,此事相关的详细情报和应对方案,卑职也已加急上报朝廷相关部门,力求获取更多支持与配合。”
朱权微微点头:“好,此事就交由你负责。务必尽快将这些叛国之徒揪出来,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有任何进展,随时向本王汇报。”
萧烬羽领命而去,朱权回到议事厅,将此事告知众人。众人听后,皆义愤填膺,纷纷表示要与这些叛国之徒斗争到底。
朱权看着众人,坚定地说:“诸位,大宁如今内忧外患,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共渡难关。在应对外敌的同时,也要防范内奸。从现在起,王府和城内要加强戒备,不得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人。”
就在大宁城内紧张备战之时,沈书瑶在王府后院也忙碌着。她召集了王府的丫鬟和仆人们,严肃地说:“如今大宁局势紧张,王府的安危至关重要。大家务必提高警惕,若发现有可疑人员闯入,立刻上报。”
丫鬟小翠怯生生地问道:“侧妃,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王爷呢?”
沈书瑶微笑着说:“你们平日里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王爷最大的支持。另外,我打算在王府内设立一个临时医馆,一旦有士兵受伤,我们便能及时救治。”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愿意听从沈书瑶的安排。沈书瑶又亲自检查了王府的仓库,确保粮食、药品等物资储备充足。
午后,沈书瑶来到花园中,想要稍作休息。她坐在亭子里,望着满园的花草,心中却依旧牵挂着朱权和大宁的安危。
“瑶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沈书瑶转身一看,竟是萧烬羽。
“阿羽,你怎么来了?”沈书瑶又惊又喜地问道。
萧烬羽微笑着说:“我刚刚处理完一些事务,便想着来看看你。如今大宁局势紧张,你一定要注意安全。”
沈书瑶微微点头:“我会的。倒是你,身为锦衣卫指挥使,肩负着重大责任,也要多加小心。”
两人回忆起儿时的美好时光,脸上都露出了笑容。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萧烬羽很快便恢复了严肃的神情:“瑶瑶,此次前来,我还有一事相告。王爷如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不仅要应对外敌,还要防范内奸。你要多在他身边支持他,若有任何异常情况,立刻通知我。”
沈书瑶认真地点点头:“我明白,我会尽我所能帮助王爷。阿羽,你也要保重自己。”
萧烬羽深深地看了沈书瑶一眼,转身离去。沈书瑶望着他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在这动荡的局势下,每个人都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回到王府后,沈书瑶开始着手准备设立临时医馆的事宜。她亲自挑选了几间宽敞明亮的房间,安排丫鬟们打扫整理。同时,她还将自己平日里收集的珍贵药材和医书整理出来,以备不时之需。
傍晚时分,朱权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王府。沈书瑶看到他,立刻迎上前去:“王爷,您回来了。今日议事可还顺利?”
朱权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局势愈发复杂,朝中那些乱臣贼子还在暗中捣乱。不过,我们已经制定了一些应对措施,希望能稳住局面。”
沈书瑶心疼地说:“王爷,您辛苦了。我已在王府内设立了临时医馆,一旦有士兵受伤,便能及时救治。”
朱权看着沈书瑶,眼中满是感激:“书瑶,多亏有你。有你在,我便能安心许多。”
两人用过晚膳后,朱权又来到书房,继续研究军事布防图和各地送来的情报。沈书瑶则在王府内巡视,检查各项安保措施是否到位。
夜深了,大宁城内一片寂静。沈书瑶完成巡视后,正准备回房休息,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她心中一紧,直觉告诉她可能出了什么事。
只见一名丫鬟神色慌张地跑来,气喘吁吁地说:“沈侧妃娘娘,不好了!王妃她……她晕倒了!”
沈书瑶心中一惊,立刻跟着丫鬟来到张氏的房间。只见张氏躺在床上,面色苍白,昏迷不醒。沈书瑶急忙上前,为张氏把脉。
“王妃这是积劳成疾,再加上近日忧心忡忡,气血亏虚导致的昏迷 。”沈书瑶皱着眉头说,“快,去把我房中的人参和上等药材拿来,再准备热水,我要为王妃煎药。”
丫鬟们匆忙按照沈书瑶的吩咐去做。沈书瑶守在张氏床边,心中焦急万分。她深知张氏平日里为王府和大宁的事务操碎了心,如今在这关键时刻病倒,无疑是雪上加霜。
不多时,丫鬟们拿来了药材和热水。沈书瑶亲自煎药,每一个步骤都小心翼翼,生怕出了差错。在等待药煎好的过程中,沈书瑶一直紧紧握着张氏的手,轻声呼唤着她。
“王妃,你一定要快点好起来,王爷和大宁都离不开你。”沈书瑶喃喃自语道。
终于,药煎好了。沈书瑶小心翼翼地将药喂给张氏,看着张氏缓缓咽下,她心中默默祈祷着。
与此同时,朱权在书房中也听到了消息。他放下手中的情报,立刻起身前往张氏的房间。
“书瑶,王妃她怎么样了?”朱权走进房间,焦急地问道。
沈书瑶抬起头,看到朱权,眼中满是忧虑:“王爷,王妃积劳成疾,如今昏迷不醒。我已经喂她服下了药,希望能快点好起来。”
朱权走到床边,看着张氏苍白的面容,心中一阵心疼:“都怪我,没有照顾好王妃。这些日子她为了王府和大宁的事务,忙前忙后,我却忽略了她的身体。”
沈书瑶安慰道:“王爷,您也别太自责了。王妃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没事的。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守在她身边,等她醒来。”
朱权点了点头,坐在床边,紧紧握住张氏的另一只手。
然而,就在两人守在张氏床边时,王府管家匆匆走进来,神色慌张地说:“王爷,王妃,大事不好!瓦剌大军突然拔营,向大宁城快速逼近!”
朱权和沈书瑶听后,脸色大变。朱权站起身来,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传令下去,全军进入一级戒备状态!按照既定计划准备,不得慌乱!”
沈书瑶也站起身,说道:“王爷,您放心去指挥战事吧。王妃这里有我,我会照顾好她的。您一定要保重自己,带领大宁军民击退瓦剌大军。”
朱权深深地看了沈书瑶一眼,又看了看昏迷不醒的张氏,心中五味杂陈:“好,书瑶,辛苦你了。一定要想尽办法让王妃尽快醒来。”
朱权说完,转身快步走出房间,前往议事厅。沈书瑶则重新坐回张氏床边,继续守望着她,同时在心中默默为朱权和大宁的战事祈祷。
沈书瑶守在张氏床边,一边留意着她的病情变化,一边思考着如何协助朱权稳定王府和大宁的局势。她深知,此刻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不仅要照顾好张氏,还要在后方为朱权提供支持。她虽不能直接参与军政事务,但她想到可以借关心士兵生活之名,委婉地向朱权的亲信幕僚提及一些自己对稳定军心的看法,再由幕僚转达给朱权。
“王妃,你快醒来吧,大家都需要你。”沈书瑶轻轻抚摸着张氏的额头,眼中满是期待。
不知过了多久,张氏的手指微微动了一下。沈书瑶立刻察觉到了这个细微的变化,她惊喜地凑近张氏,轻声呼唤道:“王妃,你醒了吗?”
张氏缓缓睁开眼睛,看着沈书瑶,虚弱地说:“书瑶,我这是怎么了?”
沈书瑶松了一口气,微笑着说:“王妃,您积劳成疾,晕倒了。现在已经没事了,您好好休息。”
张氏想要起身,却被沈书瑶拦住:“王妃,您身体还很虚弱,千万不要乱动。”
张氏摇了摇头,焦急地说:“不行,我得起来。如今大宁局势危急,王爷一个人忙不过来,我要去帮他。”
沈书瑶劝说道:“王妃,您现在的身体最重要。王爷已经去指挥战事了,我们在这里为他祈祷,等您身体好了,再去帮他也不迟。”
张氏无奈地点了点头:“好吧,书瑶,辛苦你了。如今大宁危在旦夕,我们一定要齐心协力,帮助王爷度过这个难关。”
沈书瑶坚定地说:“王妃放心,我会的。您安心养病,王府和大宁的事务,我会和王爷一起处理好的。”
与此同时,朱权在议事厅内与幕僚们商讨着应对瓦剌大军的策略。
“王爷,瓦剌大军来势汹汹,我们必须尽快做出决策。”幕僚李昭焦急地说。
朱权神色凝重地说:“按照原定计划,加强城防,同时密切关注瓦剌的动向。刘启,诱敌之计准备得如何了?”
刘启上前一步,说道:“王爷,诱敌之计已经准备就绪,就等您下令。只是此计风险较大,还需谨慎行事。”
朱权沉思片刻,说:“如今局势危急,我们也只能冒险一试。传令下去,让士兵们做好准备,务必把握好时机。”
众人领命而去,朱权则继续盯着军事布防图,心中盘算着每一个细节。他深知,这场战争不仅关系到大宁的安危,也关系到整个明朝边境的稳定,绝不能有丝毫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