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未亮,大宁王府内便已忙碌起来。朱权在书房中反复踱步,双眼紧紧锁住摊开在案几上的军事布防图。窗外,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仿佛也在为北元残余势力的侵扰而发出警报,营帐内的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王爷,沈侧妃娘娘让我给您送些点心来,她还说,您一夜未睡,一定要注意身体。这几天她守在王妃身边,实在抽不开身过来侍候您,还望王爷体谅。”一个小厮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几分怯意。
朱权摆了摆手,示意小厮将点心放下,“放那儿吧,告诉沈侧妃,本王明白,让她安心照顾王妃,不必牵挂本王。”
“是,王爷。”小厮行了个礼,退了出去。
朱权看着桌上的点心,那是沈书瑶亲手做的桃花酥,熟悉的香气让他心中一暖,却也更加深了他内心的忧虑。他拿起一块桃花酥,放入口中,却尝不出丝毫滋味。凭借多年积累的军事智慧和作战经验,他清楚当下局势的严峻程度。作为大宁地区极具影响力的藩王,麾下朵颜三卫骑兵更是精锐,朱权深知自己的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这片土地的安危。
“如今北元残余势力来犯,本王必须尽快做出决策。”朱权喃喃自语,脑海中迅速梳理着应对策略。他不仅要考虑眼前的战事,还得凭借自己的军事威望整合地方军事力量,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最充分的准备。朵颜三卫骑兵机动性强、战斗力高,是他手中的王牌,在接下来的军事决策中,这支力量将起到关键作用。
与此同时,沈书瑶在王妃张氏的房间里,已经守了一夜。张氏的病情稍有起色,却仍未完全苏醒。沈书瑶坐在床边,轻轻握住张氏的手,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担忧。
“王妃,您一定要快点好起来,王爷和大宁都离不开您。”沈书瑶轻声说道,眼中闪烁着点点泪光。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沈书瑶起身,走到门口,只见朱权走了进来。
“书瑶,王妃她怎么样了?”朱权问道,声音里透着疲惫,却又努力保持着镇定。
沈书瑶摇了摇头,“王妃的病情稍有好转,但还未苏醒。王爷,您一夜未睡,先去休息一下吧,这里有我守着。”
朱权走到床边,看着张氏苍白的面容,心中一阵愧疚,“都怪我,没有照顾好王妃。这些日子她为了王府和大宁的事务,忙前忙后,我却忽略了她的身体。”
沈书瑶安慰道:“王爷,您也别太自责了。王妃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没事的。您是大宁的主心骨,千万要保重自己的身体,才能带领大宁军民击退外敌。”
朱权点了点头,“书瑶,多亏有你。如今北元残余势力来犯,本王必须尽快做出决策。你有什么想法?”
沈书瑶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王爷,我虽不懂军事,但我知道,如今大宁城内民心惶惶,我们必须先稳定民心。同时,要加强城防,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另外,我们还可以派人去与周边的卫所联系,请求支援。”
朱权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书瑶,你的想法与本王不谋而合。不过,本王的每一步决策,都得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军事文书需按特定格式撰写,交由专门驿道快马加急送往京城。送达后,先由兵部依据兵制、战略全局审核,再经内阁(如有相关机构)权衡商议,最终呈至陛下裁决。这期间,各方利益博弈、局势考量繁杂,本王还得谨慎权衡,以免授人以柄。”
就在这时,王府管家匆匆走进来,神色慌张地说:“王爷,沈侧妃娘娘,不好了!城内有谣言传出,说北元此次来势汹汹,大宁必破,百姓们人心惶惶,纷纷准备逃离大宁。”
朱权和沈书瑶听后,脸色瞬间变得凝重。朱权冷哼一声,“这些乱臣贼子,竟敢在这个时候散布谣言,扰乱民心!管家,立刻派人去追查谣言的源头,将造谣之人抓起来,严惩不贷!”
“是,王爷!”管家领命而去。
沈书瑶担忧地说:“王爷,如今民心不稳,我们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朱权点了点头,“本王这就去议事厅,召集幕僚们商议对策。书瑶,你继续守着王妃,有什么情况,立刻派人通知本王。”
“好的,王爷,您一定要小心。”沈书瑶说道。
朱权转身,快步走出房间,前往议事厅。沈书瑶望着他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着。
议事厅内,幕僚们早已等候多时。朱权刚一落座,便开门见山地说:“诸位,如今北元残余势力来犯,城内又有谣言传出,民心不稳。本王决定,立刻加强城防,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同时,派人去与周边卫所联系,请求支援。另外,必须尽快查出谣言的源头,将造谣之人抓起来,严惩不贷!不过,本王的每一项决策,都要严格按照朝廷规制,上报朝廷批复,同时与五军都督府、兵部等多部门协同确认。各位皆是饱学之士,精通兵法、熟悉边疆事务,还望不吝赐教,助本王度过难关。此次军事行动,后勤保障至关重要,粮草、兵器、马匹等物资的筹备、运输和管理,都需要诸位出谋划策,尽快拿出可行方案。”
幕僚李昭起身说道:“王爷,加强城防和请求支援之事,我们已经在安排了。只是,这谣言的源头,怕是不太好查。城内人口众多,鱼龙混杂,要在短时间内查出造谣之人,谈何容易。”
朱权沉思片刻,说:“此事就交给萧指挥使吧。他身为锦衣卫指挥使,手下眼线众多,定能查出谣言的源头。”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走进议事厅,行礼后说道:“王爷,萧指挥使求见。”
朱权微微一愣,随即说道:“快请他进来。”
萧烬羽走进议事厅,先向朱权行了个极为隐秘的礼,这是只有锦衣卫内部才知晓的暗语,代表着绝对的忠诚与机密。随后,他压低声音说道:“王爷,卑职已经查到了谣言的源头。是几个与北元勾结的奸细,他们在城内四处散布谣言,企图扰乱民心。卑职已经派人将他们抓了起来。按例,卑职会将此事详细密奏陛下,同时也向王爷您通报一声,毕竟此事关乎大宁安危。不过,后续行动还请王爷指示,卑职会以最隐蔽的方式协助,所有情报传递都将通过专属的秘密渠道,确保不泄露分毫。”
朱权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寒芒,“好,将这些奸细押上来,本王要亲自审问!”
不多时,几个奸细被押进了议事厅。他们低着头,浑身颤抖,不敢直视朱权的眼睛。
朱权冷哼一声,“你们为何要散布谣言,扰乱民心?是不是受了北元的指使?”
一个奸细战战兢兢地说:“王爷饶命啊!我们也是受人指使,不得已才这么做的。是北元的人给了我们钱财,让我们在城内散布谣言,说北元大军此次来势汹汹,大宁必破,让百姓们逃离大宁,这样他们就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大宁。”
朱权怒目圆睁,“大胆奸细!竟敢与北元勾结,妄图出卖大宁!来人,将他们拖下去,斩了!”
“王爷饶命啊!王爷饶命啊!”几个奸细拼命求饶,但朱权不为所动。
士兵们将奸细拖了下去,不一会儿,便传来了几声惨叫。议事厅内,一片寂静。
朱权看着萧烬羽,说道:“萧指挥使,此次多亏了你。若不是你及时查出谣言的源头,将奸细抓起来,后果不堪设想。后续若有军事行动,还望你继续协助。”
萧烬羽连忙说道:“王爷过奖了。卑职身为锦衣卫指挥使,这是卑职分内之事,一切都是为了朝廷的安稳。王爷这边如有任何情况,卑职也会如实上报陛下,还望王爷理解。”
朱权微微点头,“如今北元来犯,本王打算主动出击,挫一挫他们的锐气。不过,此事还需按照朝廷规制,快马上报朝廷,等陛下批复,同时与五军都督府、兵部等多部门协调。萧指挥使,你意下如何?”
萧烬羽沉思片刻,说道:“王爷,主动出击确实可以打击北元的气焰,但此计风险颇高。北元军队机动性强,我们必须确保行动万无一失。否则,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卑职也会将王爷的决策和相关情况及时密奏陛下,以便朝廷全面考量。行动时,卑职会安排锦衣卫暗中潜伏在北元营地周边,以飞鸽传书和秘密信差结合的方式传递情报,为王爷的决策提供支持。”
朱权点了点头,“本王明白。此次主动出击,本王打算让张泽率领精锐骑兵,偷袭北元的粮草辎重。只要烧毁了他们的粮草辎重,北元大军必然军心大乱,我们便能趁机出击,一举击败他们。只是,这一切都得等朝廷的旨意,以及各部门的协同确认。此次行动,朵颜三卫骑兵作为先锋,他们熟悉北元的作战方式,定能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幕僚张泽起身说道:“王爷,卑职愿意率领精锐骑兵,偷袭北元的粮草辎重。有朵颜三卫骑兵作为先锋,卑职信心倍增。但卑职有一个请求,希望王爷能让萧指挥使派几名锦衣卫,协助卑职行动。锦衣卫眼线众多,熟悉北元的情况,有他们的协助,我们的行动定能更加顺利。当然,一切行动也会遵循朝廷和锦衣卫的规矩。同时,后勤方面,卑职建议优先从附近卫所调配粮草,再组织民夫进行运输,确保物资及时供应。”
朱权看向萧烬羽,“萧指挥使,你意下如何?”
萧烬羽连忙说道:“王爷,卑职可以挑选几名得力的锦衣卫,以隐秘身份混入张将军的队伍。他们会在行动中保持低调,仅在关键时刻提供关键情报,行动全程通过特定暗号和暗语沟通,行动结束后也会迅速撤离,不留痕迹。”
幕僚中精通兵法的刘先生起身说道:“王爷,此次主动出击,可采用声东击西之计。先派小股部队在东边佯攻,吸引北元主力,而张将军则率领精锐从西边突袭粮草辎重。如此一来,成功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熟悉边疆事务的赵先生也起身说道:“王爷,北元军队擅长游击战术,我们可在沿途设下埋伏,以防他们逃窜。另外,与周边卫所联系时,可承诺战后给予一定的好处,让他们更加积极地支援我们。”
朱权认真倾听着每一个建议,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众人终于制定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作战计划和后勤保障方案。
朱权满意地点了点头,“好,此事就这么定了。张泽,你立刻挑选精锐骑兵,做好准备,尤其要与朵颜三卫骑兵协同演练。萧指挥使,你也尽快挑选锦衣卫,协助张泽行动。刘先生、赵先生,后勤保障就劳烦二位多多费心,务必确保物资充足、运输顺畅。本王静候朝廷批复,等待你们的好消息。”
“是,王爷!”众人领命而去。
朱权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祈祷着此次行动能够顺利。他深知,这一战不仅关乎大宁的存亡,更关乎明朝边境的安宁。而在朝廷那边,他的军事行动申请正快马加鞭地送往京城,等待着朝廷的裁决,各方势力也在暗流涌动,密切关注着大宁的局势。
夜幕降临,大宁城内灯火通明。士兵们严阵以待,百姓们也在各自的家中,默默祈祷着。沈书瑶在王妃张氏的房间内,守了一天一夜,终于,张氏缓缓睁开了眼睛。
“王妃,您醒了!”沈书瑶惊喜地说道。
张氏看着沈书瑶,虚弱地说:“书瑶,我这是怎么了?”
沈书瑶松了一口气,微笑着说:“王妃,您积劳成疾,晕倒了。现在已经没事了,您好好休息。”
张氏想要起身,却被沈书瑶拦住,“王妃,您身体还很虚弱,千万不要乱动。”
张氏摇了摇头,焦急地说:“不行,我得起来。如今大宁局势危急,王爷一个人忙不过来,我要去帮他。”
沈书瑶劝说道:“王妃,您现在的身体最重要。王爷已经去指挥战事了,我们在这里为他祈祷,等您身体好了,再去帮他也不迟。”
张氏无奈地点了点头,“好吧,书瑶,辛苦你了。如今大宁危在旦夕,我们一定要齐心协力,帮助王爷度过这个难关。”
沈书瑶坚定地说:“王妃放心,我会的。您安心养病,王府和大宁的事务,我会和王爷一起处理好的。”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沈书瑶起身,走到门口,只见朱权走了进来。
“书瑶,王妃她怎么样了?”朱权问道。
沈书瑶微笑着说:“王爷,王妃已经醒了,只是身体还很虚弱。”
朱权走到床边,看着张氏,眼中满是关切,“王妃,你可算醒了。本王还以为……”
张氏看着朱权,说道:“王爷,我没事。如今大宁局势如何?”
朱权叹了口气,“北元残余势力来犯,城内又有奸细散布谣言,民心不稳。不过,本王已经派人加强城防,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同时,还派人去与周边卫所联系,请求支援。另外,本王打算主动出击,偷袭北元的粮草辎重,挫一挫他们的锐气,只是还在等朝廷批复,以及各部门的协同确认。”
张氏点了点头,“王爷,您的决策是对的。只是,此次主动出击,风险颇高,您一定要小心。朝廷那边,也要多留意各方的态度。”
朱权微微一笑,“王妃放心,本王自有分寸。此次主动出击,本王让张泽率领精锐骑兵,萧指挥使也会派锦衣卫协助他们,朵颜三卫骑兵作为先锋。相信他们定能完成任务,只要朝廷批复下来,各部门协调到位。”
张氏看着朱权,眼中满是信任,“王爷,我相信你。你一定要平安归来。”
朱权握住张氏的手,“王妃,你也要好好养病。等本王击退了北元大军,我们再一起为大宁的百姓谋福祉。”
沈书瑶看着朱权和张氏,心中满是感动。她知道,在这艰难的时刻,朱权和张氏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困难,他们的感情坚如磐石。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走进房间,行礼后说道:“王爷,张将军和萧指挥使已经率领人马开始准备了,就等朝廷批复和各部门的协同指令。后勤方面,刘先生和赵先生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朱权点了点头,“好,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有什么情况,立刻向本王汇报。同时,随时准备接收朝廷的消息。”
“是,王爷!”士兵领命而去。
朱权看着沈书瑶和张氏,说道:“王妃,书瑶,你们好好休息,本王去城墙上看看。”
沈书瑶和张氏点了点头,“王爷,您一定要小心。”
朱权转身,快步走出房间,前往城墙。此时,大宁城外,一片寂静。张泽率领着精锐骑兵,在夜色的掩护下,与朵颜三卫骑兵一起进行着战前的最后演练。朵颜三卫内部以独特的旗语和号角指挥调度,他们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坚决与自信。萧烬羽派来的几名锦衣卫,也混入了队伍中,他们凭借着对北元的熟悉,为张泽提供着重要的情报和建议,同时也暗自留意着军队的一举一动,以便及时向萧烬羽和朝廷汇报。
“张将军,前面就是北元的粮草辎重营地了,等朝廷批复一到,我们便可行动。”一名锦衣卫低声说道,同时悄悄展示了手中的秘密联络工具——一个特制的小巧竹筒,里面装着加密信件,随时准备传递情报。
张泽点了点头,“好,大家先做好准备,不要打草惊蛇。等收到命令,听我指挥,一起冲进去,烧毁他们的粮草辎重!朵颜三卫的兄弟们,此次我们并肩作战,让北元见识一下我们的厉害!”
“是,将军!”众人低声应道,士气高昂。
队伍进行着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张泽看着远方,心中暗暗祈祷着朝廷的批复能快点下来,此次行动能够顺利,不辜负王爷的信任。
大宁城墙上,朱权焦急地等待着朝廷的批复和张泽的消息。他深知,这一战的胜负,不仅关乎大宁的存亡,更关乎明朝边境的安宁。而朝廷那边的态度,将直接决定着这场战争的走向。
“王爷,有朝廷的快马来了!”一名士兵大声喊道。
朱权心中一紧,快步走下城墙,去迎接朝廷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