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菜原本就容易成活,而且几乎不用费神打理。
如果熙微将价格再提升一些,有些村民甚至会放弃种粮食,选择种牛皮菜。
熙微自然清楚这一点。
提高牛皮菜的收购价,能大大激发农户对种植牛皮菜的热切。
这样她就永远不用为原料发愁。
但是,如果大量的农田被用来种植牛皮菜,必然会影响粮食的产量。
粮食是百姓的根基。
若粮食减产,将来粮价必然上涨。
到那时,这些靠着牛皮菜发家的百姓还好说。
但是那些没有田地的百姓,他们的日子就难了。
熙微挣钱的目的,从来不是做一个祸国殃民的商人。
所以,牛皮菜只能是两文钱一斤。
熙微手上五百亩中等田,有两百亩种的牛皮菜,剩下的种的却是药材。
她把工坊的事宜交给妙书,同时让江福招揽那些有一技之长的人。
这些人中,有一个人是从南方逃难的乞丐。
他祖上开过染坊,经营过田庄。
南方水患的时候,他家的田庄尽数被淹没。
他的家人死的死,散的散。
他自己在逃难的过程中,被人贩子抓住,卖到了北方。
江福是在一处破桥下边遇到的这人。
那时他被主人家苛待,满是是伤,因为是逃奴,不敢到人多的地方去。
遇见江福的时候,他就剩下一口气。
江福见这人还算年轻,起了一丝怜悯,给了他饭吃,把他带到熙微面前。
熙微的怜悯之心是因人而异的。
这人虽然模样狼狈,但目光坚毅,是个可救的人。
这个人叫陶四,也的确是个人才。
他得救之后,主动找熙微要了一百两银子。
然后,找到前主人拿回了自己的卖身契,剩下的银子他买了一处山地,地契写的是熙微的名字。
之后,他从各地寻来了化香树、乌桕、柯树等适宜生长的树种。
“东家如果将要扩建工坊,不如把一块地方也买下来,建一座颜料坊。”
陶四指着柴山下的一片空地,那里有一处河流经过,两边滚落着许多石头。
“这里地方大,而且距离其他村子也不远。等到工坊落成,就可以招募附近的村民来工坊做工。”
熙微对染料、染坊的事情一窍不通,但是这段时间,陶四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熙微把染坊的事情交给他,制糖工坊的事情交由妙书。
妙书这些时间很忙,但她很高兴。
她本身就是一个极有才学的人,让她做那些洗衣服做饭伺候人的事情,完全是一种浪费。
熙微用每个月三百文的工钱,在村里找了两个十三岁的小姑娘。
让她每天到小院里,洗衣服、做饭。
如今,熙微是竹溪村七成村民的东家,即便她什么都不做,那些村民也会自动地拥护她。
在村里,女孩子从小就要干活,等到十三岁的时候,已经能承担所有的家务。
当熙微开出三百文一个月的工钱时。
村里几乎所有的女孩都来了。
熙微从中选了两个。
她不需要人伺候,英儿也不需要。
但是程煜和程玥年纪太小,他们需要。
熙微每天仍然坚持修炼内功,外家功夫也从不落下。
时间飞快,转眼又过了一年。
熙微从山中出来,如今她已经恢复了前世七成的功力。
原本以为恢复到现在这种程度,至少还需要四年。
没想到只用了不到两年。
近日,山中大雪。
外面的车队进不来,里面车队出不去。
妙书和陶四商议之后,决定暂且让工坊的活计休息几天。
这种工坊内部的事情,熙微已经不再过问。
如今,她需要面对的徐县令和刘通判。
裴氏的三小姐原本生了一个儿子。
可是这个孩子只活了不到半年,就意外染病夭折了。
裴三小姐失去儿子,悲痛欲绝,哀大于心死。
对刘通判,对娘家都没了心思。
很快,裴三小姐失宠,裴氏顺理成章的就被刘通判抛弃。
徐县令和刘通判正式搭上了关系。
北风呼啸,山林之中白雪皑皑。
熙微内功小成,快速在雪中穿行,落地无痕。
北山寨原来的山匪死的死散的散,最近又新来了一波山匪入驻。
这群山匪与之前的有些不同,他们甚少打劫过路客商,但他们屠村。
周边已经有两个山村被屠戮。
官府却没有派兵剿匪。
村民人人自危,视北山为禁地。
竹溪村与北山隔着两座大山,那些山匪短时间不会到这边来。
但是,却也不可不防。
新任山匪的首领是北方人士,杀了人被北境的官府通缉,他四处逃窜,后来结交了一群马匪。
一年前,北戎人过境袭击边境百姓。
当时恰逢南方水患,朝廷以赈灾为由,削减边境军饷。
当时,镇国大将军下令以战养兵。
不仅把北戎的军队抢劫的粮草收缴干净,就连周边的马匪也被顺手围剿。
那些马匪面对百姓,就是恶鬼临世。但是,面对守边的军队却如跳蚤蝼蚁。
北境的马匪大部分被守边军屠杀,但是却有一部分往南边逃窜。
北山那群山匪,就是北边逃窜而来的马匪。
熙微想过和之前一样,夜入北山,把那些马匪都解决了。
如今她武功小成,早已今非昔比。
解决这些马匪,必然比当年更容易。
远处的山村屋顶屋舍上积满了雪,远远望去像一个个圆润的馒头。
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几只麻雀扑棱着翅膀,飞上枝头。
进入村子之后,熙微放缓了脚步。
入村的小路上有几串脚印,还有马车的车辙痕迹。
看方向是从外面进入村子。
什么人会在这个时候进入村子呢?
村口的老树下,七嫂子裹着厚厚的破旧棉衣,脸上带着难得的笑容。
她怀里抱着一个油纸包。
刘春花一脸骄傲地站在树底下,旁边放了一个筐子,里头是同样的几个油纸包。
“我们家贵生回来了,这些点心都是他从外面带回来的稀罕物。”
“他大嫂,贵生这回可真是出息了。”
“这么老些点心可不便宜呢!”
程氏的几个族人簇拥着刘春花,奉承的话不要钱一般往外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