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天后。
南方的消息快马加鞭传回皇城,瞬间在皇城内掀起惊涛骇浪,整个京城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变搅得不得安宁。
在民间,大街小巷都炸开了锅。
东市的茶馆里,座无虚席,人们交头接耳,神色慌张。
“这可怎么好,大顺立国,南方又乱成一团,这日子怕是要更难了。”
“是啊,朝廷怕是又要忙着平乱,这税赋说不定还得加重,百姓的日子可真是雪上加霜。”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脸上满是忧虑。
西市的集市上,小贩们也无心叫卖,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听说那些地方的难民都造反了,咱这儿会不会也……”话还没说完,旁边的人赶紧打断她:“可别乱说,小心被官兵听到,抓去蹲大牢!”
街头巷尾,孩子们也不再像往常一样嬉笑玩耍,大人们的紧张情绪似乎也感染了他们。
几个孩子凑在一起,小声地问:“是不是要打仗了?我们会不会有事?”
…………
宰相府。
李居正收到消息后,神色凝重,立刻差人召集众大臣前来商议。
此时,这消息暂未惊动武帝。
李居正端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一脸沉肃:“诸位,南方大顺立国之事,想必大家都已知晓。
消息是第一时间送到我们手上,还没传到陛下那儿。
陛下身体欠佳,这两三天都没上朝了,你们也清楚,陛下自执政起,除重大节日,早朝从未间断,这次情况着实反常。
陛下已下令让我处理朝中具体事务,咱们得赶紧商量出个应对之策。”
工部大臣何正德,身形微微发福,此刻急得直搓手,率先开口:“这可如何是好?大顺立国,南方局势必然动荡,这对各地工程建设影响可不小,百姓若无心劳作,诸多水利、城建工程怕是要停滞啊!”
兵部大臣王柏川,站起身来,双手抱拳道:“当务之急是军事应对。
南方叛军已成气候,我们必须迅速调兵遣将,加强防御部署,以防叛军北上。
末将建议即刻清点粮草、兵器,召集周边郡县的驻军,随时准备出征。”
户部大臣顾胜,一脸愁容道:“可这打仗,打的就是钱粮。
如今国库本就不充盈,再加上各地灾患不断,赈灾拨款也需不少。
若贸然增兵南下,财政压力巨大,后续怕是难以为继。”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各执己见,争论不休。
一阵激烈的争论后,屋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李居正轻咳一声,:“诸位,光争论无益,得拿出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这时,工部大臣何正德灵机一动,提议道:“要不这样,咱们以工代赈。南方难民多,把他们组织起来参与工程建设,既能解决百姓生计,稳定民心,又能推进工程,还能让他们没时间参与叛乱,一举多得。”。
王柏川微微皱眉,反驳道:“可这些难民难保没有叛军安插的眼线,把他们聚集起来,万一被叛军利用,岂不是养虎为患?”。
顾胜也附和道:“以工代赈虽好,但前期投入资金巨大,这钱从哪儿来?
就算国库勉强挤出这笔钱,后续若战事吃紧,又该如何是好?”
李居正听完,陷入沉思,手指有节奏地敲打着座椅扶手。
片刻后,他缓缓开口:“王大人和顾大人的担忧不无道理。
但何大人的提议也有可取之处,我们可以将难民分散安置在不同工程地点,派重兵监管,这样既能降低被叛军利用的风险,也能让他们有事可做。
至于资金,顾大人,你回去后立刻梳理一下国库收支,看看能否从其他非紧要项目中调拨一部分,再与各地富商商议,看能否筹集一些善款。”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王柏川接着说:“军事方面,我会先拟定一个初步的防御部署方案,重点加强南方边境的军事力量,同时密切关注叛军动向,一旦有风吹草动,能迅速做出反应。”
李居正站起身,神色庄重地说:“事不宜迟,诸位立刻行动起来。
等陛下身体好转,我们再详细奏明此事。
南方局势严峻,关乎社稷安危,容不得半点马虎。”
大臣们纷纷起身,拱手领命,随后快步离开宰相府,各自奔赴任务。
李居正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深吸一口气,希望这一系列举措能稳住局势,为朝廷争取更多应对时间。
…………
山郡,群山连绵,峰峦叠嶂。
此时,在蜿蜒的山路上,一支五万多人的骑兵队伍正在行军。
队伍中,秦字军旗林立,在猎猎山风中烈烈作响。
每一面旗帜下,骑兵们身着黑色战甲,手持长枪,腰佩利刃,神色冷峻,散发着肃杀之气。
秦军骑兵队伍从北凉郡出发后,便迅速南下。
苏长青骑着一匹通体乌黑的高头大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主公,南方地区传来重要消息。”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青龙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骏马,快速来到苏长青面前。
“南方地区大乱,叛军立国大顺,各地起义军作乱……李文宇带领的二十万大军惨败,现退守福东城……”
苏长青闻言,原本平静的面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没想到半个月时间不到,南方的局势竟然如此糜烂。”
按照青龙的说法推测下去,南方的反贼数量将会超过五十万。
毕竟南方可是有着大乾接近一半的人口,如此庞大的基数,一旦被煽动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异族联军也有将近二十多万,这样一来,摆在明面上的敌人就有将近七十多万。
还有很多零零散散的武装力量没有统计,加起来估计会更多。
“哼!”
苏长青冷哼一声,“南方各地的官员简直就是一群废物,只知道吃喝享乐,搞钱敛财!”
他对于南方的情况,那是了如指掌。
毕竟锦衣卫可不是吃素的,对南方官员的种种做派和当地复杂的局势,心里跟明镜似的。
此刻,听闻南方乱成这副模样,他的眼神里起初满是凝重,可不过片刻,那眉头竟缓缓舒展开来,薄唇微微上扬,流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青龙,你说南方那些官员,平日里作威作福,大肆兼并土地,苛捐杂税压得百姓喘不过气,如今闹出这么大乱子,是不是自食恶果?”
苏长青微微侧头,看向身旁的青龙。
青龙挠了挠头,一脸疑惑地回道:“主公,虽说他们是罪有应得,可这叛军立国,局势乱成这样,……?”
苏长青缓缓说:“不破不立,南方的情况早就积重难返了。
朝廷要是直接出手整治那些官绅集团,难免会引发各方势力的反弹。
但现在不一样了,起义军这把火一烧,倒是帮了朝廷一个大忙。”
青龙还是有些不解,追问道:“主公,您的意思是……”
“借起义军的手,狠狠打击南方官绅集团。等他们被打得焦头烂额,走投无路的时候,自然会乖乖求朝廷救命。
到那时,朝廷再出面收拾残局,顺势整顿南方官场,岂不是事半功倍?”
说着,苏长青挺直了腰杆,脸上的神情愈发自信:“至于那些反贼,就算做大又如何?他们不过是乌合之众。
我手上的秦军,可不是吃素的。真要到了战场上,定让他们知道厉害!”
青龙一听,恍然大悟,脸上露出敬佩的神色:“还是主公深谋远虑,末将明白了!”
苏长青摆了摆手,“传令下去,队伍放缓行军速度,咱们先在山郡稍作休整,不急着南下。”
“遵命,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