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悠回到家后,进入空间,欣赏了一下以前的房本,跟今天新入手的房本,心情格外美丽~
欣赏好以后,把房本本摆放好,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琢磨起要吃些什么。
她在琳琅满目的仓库里挑挑拣拣。不一会儿功夫,她便翻找出一些新鲜的蔬菜、肉类和其他各类食材。
接着,她又顺手拿起两个红彤彤的大苹果,满心欢喜地等待着好友宝珠的到来,准备用这些美食好好招待她一番。
趁着宝珠还未登门,时悠并没有闲着,而是迈着轻快的步伐先后来到前院和后院仔细检查了一番。
她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确保这所房子里没有摆放那些在这个时代会引起他人猜疑或忌讳的物品。
其实时悠有些强迫症在身的,她根本没在其他房间待过,自然就不会有不能见人的东西,可她就是还要检查一下才放心。
就这样,时悠来来回回地穿梭于庭院之间,全部又检查了一番后才心下大定!
忽然传来一阵敲门声,听到声响后的时悠一路小跑着冲向大门,并迅速打开门栓,满脸笑容地将宝珠迎进家门。
宝珠刚跨进门坎,就被眼前这座宽敞无比的大院惊得合不拢嘴。院里干净整洁,一看就不是很多人一起住在一起的。
众多房间错落有致地分布其中,她不禁兴奋地发出一连串惊叹声,如同一只欢快的小鸟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言语之中充满了对时悠这座大房子的羡慕之情。
宝珠看完房子后,既没有展现嫉妒之意,也没有开口问时悠为什么就她一个人生活,足以看出她家里虽然把她养的很善良纯真,却没有让她不懂人情世故。
待宝珠在前院和后院尽情地溜达观赏之后,时悠微笑着引领她来到专门用于接待客人的房间。
这间屋子位于后院一处带有火炕的房间旁边,屋内布置得温馨舒适。不仅有柔软的床铺供人休息,还有精致的榻椅可供落座;地上铺着色彩鲜艳的坐垫,让人感觉格外温暖惬意;靠墙处还摆放着一个小巧玲珑的货柜,里面原本空空如也,但由于知道今日宝珠要来做客,时悠特意提前在柜子里添置了一些美味可口的花生、瓜子、糖块以及那两个惹人喜爱的大红苹果。
……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屋子里,映照着两个小姐妹如花般灿烂的笑容。她们坐在桌旁,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品尝着宝珠特意带来的精致糕点,愉快地交谈着。
女孩子之间的友谊似乎有着一种独特的魔力,每当相聚在一起,话题便如泉涌般源源不断。
不知不觉间,时间悄然流逝。
她们起身走向厨房,准备动手烹饪一顿丰盛的晚餐。
厨房里顿时热闹起来,时悠熟练地系上围裙,站在灶坑前开始掌勺;而宝珠则帮忙清洗蔬菜、将食材切成均匀的块状,并时不时往灶膛里添柴加火。
经过一番齐心协力的忙碌,一道道美味佳肴陆续出锅:色泽金黄诱人的拔丝地瓜散发着甜蜜的香气,浓郁醇厚的玉米排骨汤令人垂涎欲滴,鲜嫩多汁的小鸡炖蘑菇让人回味无穷,还有那清爽可口的白菜豆腐炖粉条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所有菜肴都被端上了餐桌,满满当当摆了一桌。两人相对而坐,大快朵颐起来。享受完美食之后,夜幕已然降临,但天空尚未完全变黑。
尽管宝珠心中十分不舍与好友分别,但由于出门前并未告知家人今晚不回家,她不得不乖乖回家。
送走宝珠后,时悠关好大门回了自己睡觉的屋,拉好窗帘,进入空间。在黑土地又忙活一阵后,看着时间不早了,于是出了空间烧了会炕,然后美美的泡了个热水澡后,进入了梦乡。
……
时光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而惊喜却如同夜幕中的流星一般悄然降临。
就在那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一九七七年十月十二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国家正式宣布恢复高考!这个决策犹如一道破晓的曙光,照亮了无数人的前程。
无论是辛勤劳作的工人农民,还是上山下乡、历经风雨的知识青年;无论是保家卫国、光荣复员的军人,还是各级机关单位的干部,亦或是即将毕业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们,都被赋予了平等参与这场人生转折之战的机会。
此消息一经传出,便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巨大反响,市面上所有的高考资料更是销售一空,各大书店都被挤得水泄不通。
时悠还借此机会,把她囤的20套\"数理化自学丛书\"高价卖了出去。
无数人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眸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仿佛看到了通往美好未来的康庄大道。
特别是那些身处农村、接受再教育的下乡知青们,他们再也不愿继续过着浑浑噩噩、迷茫无措的日子。
成千上万的知青纷纷行动起来,开始重拾那被搁置已久的书本,夜以继日地埋头苦读,只为能在这场决定命运的考试中一展身手,实现自己的梦想与抱负。
而远在黑省那片广袤土地上的李梦和其他伙伴们,也获知了这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其实,早在之前,由于时悠的提醒,李梦已经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当真正听到这个确切无误的消息时,她依然难以抑制内心汹涌澎湃的情感,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此刻,她手中紧紧握着的那套珍贵书本瞬间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仿佛变成了散发着迷人香气的香饽饽一般。
周围的人们纷纷涌向她,请求借阅这套宝贵的书籍。一开始,面对大家殷切的目光和诚恳的请求,李梦还能尽量满足他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借书的人越来越多,这着实让她感到有些不堪其扰。
毕竟,她自己也要依靠这套书来学习,如果把书都借出去了,那她该如何继续提升自己呢?可不借吧,她又想到大家同是知青,深知彼此对于知识的渴望以及改变命运的急切心情。
就在李梦左右为难的时候,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有一个知青通过一些特殊的关系,成功地联系到可以复印书本的地方。
于是,他与李梦一同带着全部的书本前往那里,经过一番忙碌,复印出了十几份,并将它们平均分发给了其他知青。
就这样,大家如饥似渴地开始了争分夺秒的学习之旅。每个人都怀揣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埋头苦读,希望能够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实现自己人生的转折。
然而,与此同时,在许多家庭之中却正在上演着一幕幕激烈的争吵场景。这些家庭无一例外,都是家里迎娶了女知青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