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高考恢复的消息后,婆家的人们心里充满了担忧和不安,她们害怕自家的媳妇或者儿媳妇一旦考上大学之后便会一去不复返,从此离开这个家。
因此,婆媳之间、夫妻之间围绕着是否应该支持女方参加高考展开了一场场针锋相对的辩论和争执。有的家庭甚至闹得不可开交,往日的和谐氛围被紧张和矛盾所取代。
然而,那些迎娶了村里女娃的男知青们,尤其是平时表现出问题的男知青们,则面临着更为严苛的限制——他们甚至连参加高考的资格都被剥夺殆尽!
村官当然还是向着本村人,不给开介绍信的话,他们也确实很难顺利的参加高考。
要知道,相较于女知青而言,或许她们会因为自己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而心生不舍,从而不至于完全狠下心来抛夫弃子。
但是男知青的情况却截然不同,一旦他们成功地考入大学,踏入城市那片繁华之地后,想要寻觅新的伴侣、重新组建家庭并孕育后代简直易如反掌。
如此一来,这些男知青很有可能会毫不犹豫地抛弃妻子和孩子,去追寻所谓更美好的生活。
这个时候这些男知青,有的哄骗妻子,画着未来大学毕业,接她们进城的饼。
有的找领导偷偷送礼,得到考试的资格!
总之就是各凭本事,家家鸡飞狗跳,本该最亲的人,现在彼此都防着对方。
让那些没结婚的人感到了后怕,同时也更加的庆幸,她们的坚持!
……
时悠在听到国家公开恢复高考后,给大队部打去电话,村长叔接的电话,时悠跟村长叔聊了几句后,说着想找孙婶和李梦说几句话,麻烦喊一下她们,村长知道她们关系好,更知道自家老婆子和时悠一直有信件往来,应允后让时悠二十分钟后再打来。
李梦和孙婶听到消息后,都放下手中的事立刻跑向了大队部。
时悠盯着手腕上的手表,秒针滴答滴答地走着,终于指向了约定好的时刻。她再次拨通了那个电话号码。
而另一边,孙婶心里很清楚,此时此刻的李梦一定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急万分地盼望着与时悠通上话。于是,她善解人意地将电话递给了李梦,自己则静静地走到门口守候着。
李梦满心欢喜地接过电话,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时悠!”紧接着,便迫不及待地向时悠倾诉起来,话语间充满了难以抑制的兴奋之情,仿佛要把内心所有的喜悦都一股脑儿地倒出来。同时,她还不忘再次真诚地感谢时悠对她的帮助。
时悠倾听着李梦的诉说,但很快便切入正题。这次打电话过来,她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再三叮嘱李梦一些至关重要的事情。
梦姐,你可千万要有防人之心,尤其是这段时间在队里补习,与人接触一定要多注意。
考试前记得提前两天去招待所把房间开好,这样可以保证充足的休息,去晚了估计就定不着房间了,到时候来回跑很容易休息不好,影响状态。
还有,千万别随便吃别人给的东西,以防万一。
最后等到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一定要妥善保管好。
李梦乖巧地点着头,安安静静地聆听着时悠的每一句关切之语。
然而,当听到最后一句话时,她原本已经快要夺眶而出的泪水瞬间被笑容所取代。她好奇地问道:“时悠,你怎么就这么相信我一定能考中呢?”
时悠语气坚定地回答道:“那当然啦,以你的努力和才华,考上绝对没问题!我就在北京等着你来与我见面啦!”
说完,两人便结束了这通电话交流。
让李梦喊孙婶来接电话!
不一会儿,电话那头传来了孙婶熟悉而亲切的声音:“喂,时悠啊?”
时悠连忙热情地回应道:“孙婶,最近身体还好吧?家里都一切顺利吗?”
两人一番寒暄之后,时悠便直截了当地切入正题说道:“孙婶,想和您商量个事儿。等李梦高考结束、成绩出来之后,您带上村长叔跟着李梦一起到京城来玩玩吧?”
听到这话,孙婶先是一愣,随即激动得差点掉下眼泪来,声音也略微有些颤抖:“哎呀,时悠啊,你这孩子真是太有心了!可……可是我们去京城那么老远的地方,得花费不少钱呢,这不就给你添麻烦了嘛。”尽管心中满是感动,孙婶仍然坚持着想要拒绝时悠的好意。
时悠赶忙说道:“孙婶,瞧您说的,怎么能说是麻烦呢?在生产队那些年,要不是你跟村长叔多加照顾,她也不用那么消停的在那生活。
从回城后就一直想着有机会好好招待你们呢。到时候带着你跟叔可以一起到处逛逛,看看京城的各处,尝尝各种美食,多开心呀!而且费用方面您不用担心,工作那么久了钱都攒着呢,有钱。”
然而,孙婶依然不肯轻易答应下来,她连连摆手说道:“不行不行,时悠啊,那可不成。你一个人多不容易,哪能让你破费这么多呢,有钱你就攒着给自己当嫁妆,等将来你结婚,我们肯定过去当你娘家人给你撑腰。”
最后时悠也没劝透孙婶,电话打时间长了也不现实,不光她这边花钱,那边接电话也得花钱。时悠只能说道,那就到时候再定吧,说完就跟孙婶打了声招呼,挂断了电话。
心里却想着等李梦考上以后,就让她帮着一起给村长叔和孙婶买票,到时候她们心疼火车票钱,肯定会来的。
……
且说这整整一年的光阴里,吴大爷和崔大娘也偶尔会来到时悠家中。他们年后第一次登门之时,便向时悠坦诚地倾诉了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原来,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们已然宽恕了那几个不孝之子。毕竟岁月不饶人啊,他们年事已高,而那些孩子终归还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
尤其当遭遇那般棘手之事时,恐惧做出之后做出的断绝亲缘关系这般决绝之举实乃迫不得已!
然而,单从崔大娘二老前来寻找时悠时的模样,以及丝毫没有将她介绍给自己家和孩子们认识的举动,便能瞧出端倪!
显然,二老对自家孩子的品性心知肚明,故而即便口中声称已经原谅了那些不孝子孙,但压根儿未曾想过要让他们知晓还有时悠这样一个人的存在。
只因二老心里清楚得很,如果让自家孩子得知有时悠这个人,那么毫无疑问,这些家伙必定会打起时悠的歪主意。
二老告诉时悠不必担忧他们,表示她们有空闲时间的时候,会前来看望时悠,并千叮咛万嘱咐时悠切勿前往他们家里探望。
时悠明白了崔大娘二老的意思,就再也没去登过她家门,其实她很理解!后世都照样是认准血脉的,更何况这个时代,当然更是注重跟着长子养老的。
时悠每天上班,后来来往的就渐渐少了,人与人之间可能就是需要缘分吧!
她在乡下的时候给予了二老很多帮助,她们二老回城后也帮时悠提前回了城,说起来也不算谁亏欠谁了,至于会不会慢慢断了联系,时悠只能说顺其自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