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佟,你不是喝多了找我解闷吧?我现在正忙着,没工夫和你闲扯,没正事我就挂电话了。”
秦云东和佟阳在省党校学习期间是同寝室舍友。
别看佟阳四十多岁,但活泼好动,尤其是喜欢和秦云东开玩笑。
“别别别,我真有事,实在想不清楚如何处理,特意向你求教。”
佟阳怕秦云东挂电话,语气开始变得认真。
他确实有事。
最近金融试点城市已经获得批复,省里马上就要讨论安排承接的城市。
中安市一把手刘阳华听说这个消息,也动了争取落户中安市的心思。
他把跑项目的工作交给佟阳,要他务必办妥。
佟阳知道此事后想推辞,但刘阳华已经做了决定,他找什么理由都没用。
他知道金融试点城市落户中安市的希望渺茫,但要是没有跑成就会陷入尴尬境地,非常有损他的威信。
如果他不执行一把手的命令,双方的关系今后就不好处了。
佟阳思来想去找不出解套的办法,只能打电话向秦云东求援。
秦云东摸了摸下巴,笑了:“我多少也了解一些中安的情况,根本不具备金融试点城市的条件嘛。老佟,你是不是得罪过刘阳华,他是找借口要你好看吧?”
“真是天地良心,我怎么会得罪刘书记呢,而且,我们都是中安本地的干部,都和刚调过来的老魏处不好。此时此刻,刘书记怎么会挤兑我呢。”
佟阳这是在含蓄地表达了中安市的情况。
财政厅的魏副厅长到中安市做市长,但他的脾气大架子大,引起中安市本地干部的不满,很快形成了两派的对峙局面。
市委书记刘阳华和佟阳是站在同一立场上的合作者,不可能故意难为佟阳。
秦云东暗自摇头。
“老佟,我也没有什么办法帮你,你还是私下里和刘阳华沟通一下。既然你们关系还不错,那你就问问他的真实想法。”
“刘书记有脑梗迹象现在已经住院准备动手术,我就是和市里的主要领导一起看望他的时候,他亲口交代的任务。老刘就要动手术了,我怎么还能拿工作的事打扰他。”
佟阳唉声叹气地讲完,又开始给秦云东做工作。
“云东啊,你是省委委员,能不能帮忙在开会前帮我和其他常委打个招呼,替中安市争取一下?”
“够呛。你也知道常委会的情况,鲍乾清不点头,只靠我私下里做工作根本没用。我劝你还是别对我抱希望。”
“别介啊,云东,你的老家在云峰县陶村,那是咱中安市的人,怎么也要为家乡人民谋点福利吧?”
佟阳烦躁地打开窗户,解开深灰色衬衫第三颗纽扣。
他没有什么背景,在省里递得上话的也只认识秦云东。
如果秦云东不肯帮忙,他就山穷水尽了。
“老佟,我劝你冷静一下,中安市的经济发展还是应该走实体经济的道路,别总是想利用金融一夜暴富。投机取巧走捷径不会有好结果,金融一点儿也不好玩,搞不好就会惹出大乱子。”
秦云东敲着沙发扶手,语气变得严厉。
他本来就不看好冰国的金融模式,现在更会阻止家乡也卷入其中。
佟阳失望地深深叹息,沉默无语。
秦云东能感觉出佟阳的失落,又不忍心让老同学下不来台。
他便缓和语气替他分析刘阳华的动机。
“老佟,你也别着急。据我看,刘阳华不是真的要金融试点城市指标。”
“你是怎么知道的?”
佟阳点上烟,望着窗外市政府院子里的街灯,没好气地咕哝。
“你仔细想一想,刘阳华即将动手术,按说就应该把权力移交给魏市长,根据你刚才告诉我的情况,说明刘阳华想制衡魏市长,才会把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你。”
“嘶……”
佟阳猛然抬起头,脑海中忽然犹如闪电绽开,一下子点亮了混沌的思路。
秦云东分析得很有道理,刘阳华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只要佟阳跑这个大项目,他就有权动用全市的资源,也能抗衡魏市长做出的不合理决定,保护刘向阳派系的干部不受排挤。
“云东,我同意你的分析,但是我既然承担任务,那就要为结果负责……”
佟阳更担心的是影响自己的进步。
“你想多了,无论是刘阳华,还是魏市长都知道,你去做的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要尽力了,谁也不会拿这件事压制你。”
“话是这么说,但官字两个口,备不住老魏会借题发挥……”
“呵呵,我也算服你了,你脑子怎么这么笨呢?”
这是非常犯忌讳的一句话,也就是秦云东和佟阳关系近才能这么说。
“我确实不如你脑子灵,但是也不至于说我笨吧?”
佟阳立刻提出抗议,但并没有任何不满。
“跑金融试点是个大项目,你需要配备一个高档次的工作小组,为什么不把魏市长派系的人拉进来呢?”
两个派系的人都在工作组里,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大家谁也没理由埋怨谁。
佟阳用力拍了拍额头,大笑起来:
“我真是笨啊,这点事也没有转过弯。云东,你给我支的招很对路,我这就按你的指示办。”
“别恶心我了,咱俩是同级,我对你有什么指示。老佟,我再给你指条明路,中安市想要金融试点肯定没戏,伍东在省城,白国昌在槐荫市,怎么着也轮不上中安市,但你可以利用这个由头争取其他资源。”
秦云东对鲍乾清很了解,他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威信,喜欢搞平衡,用资源收买人心。
只要佟阳尽力去争取,鲍乾清虽然不会给中安市指标,但也会尽量满足佟阳提出别的要求。
只要佟阳拿到了省里的支持政策,那也算虽败犹荣。
佟阳心底阴霾完全消散,他频频点头,高兴得合不拢嘴。
“还是秦书记足智多谋啊,我明白该怎么做了。云东,我又欠你一个人情,今后有需要,我肯定加倍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