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汗还要谢谢他?”
“大汗,鞑靼是绝对不会替我部围剿巴尔勒的,我部刚与鞑靼停战,现在粮草又损失一般,如果朱棣出大同、巴尔勒出上平,我部将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如此,只能上表朱允熥,表达谢意,而且在书信中言明,将继续与大明保持友好关系。”
马哈木气的不行,但目下实力不允许他向大明开战。
“丞相,你说,本汗什么时候能对大明用兵?”
“这……恐怕必须等到巴尔勒被肃清之后才行。但臣以为,我们已经无法击溃巴尔勒了。”
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的。
因为如果巴尔勒出现差池,大明很可能会从后勤支援他们。
加上巴尔勒身边来了能人,马哈木这边就棘手。
“你是说,朝廷会帮助巴尔勒灭本汗?”
“不,朱允熥是个政治家、谋略家,他不会坐视巴尔勒成为瓦剌大汗。因为这样一来,我们瓦剌还是会对大明用兵。朱允熥最希望看到的是,咱们内部发生斗争,且永远这样维持下去。如果咱们失利,朝廷会帮助我们,反之,巴尔勒失利,朝廷也会帮助他们。”
“这个歹毒的朱允熥!”
“唉……大汗,朱允熥这一计,不可谓是不高明啊。只要咱们不动手,鞑靼那群小人是不会动手的。那么,三方势力就永远处于一个平衡状态。”
另一边,巴尔勒击溃马哈木的两万兵马,高兴极了。
他是一个不会打仗的王,但这一次胜利,令他如获至宝,对解士仁格外看中,并直接让解士仁当他的宰相。
不只是巴尔勒自己,全军上下对这个汉人也是无比尊敬的。
甚至还给解士仁安排了十个美女,让他享尽齐人之福。
“解先生,此番胜利,多亏先生指点,如果先生能早一日归本王的话,岂容他马哈木放肆。”
“大王,我部兵马稀少,还不足以和马哈木抗衡。”
“本王想要吃掉他,自己当大汗!先生可有良策?”
“大王且莫心急,这件事急不得。臣以为,大王可先自立为汗,称霸西部,对马哈木施压。据探马来报,马哈木一部分粮草被焚,现在正是他怒火中烧的时刻,咱们需要静观其变,不能与他的大军做正面对抗,马哈木手中仍有二十万精兵,我部不敌。”
巴尔勒现在对解士仁是言听计从,非常满意。
不过,他要做的不是西部的汗王,而是整个瓦剌的大汗。
这个想法,十年来一直未曾间断。
过去是想而没能力,现在有了谋士,当然要与马哈木争个高低。
“本王要等多少年才能击溃马哈木呢?”
“臣不知,因为战争局势是瞬息万变的,所有的谋略和部署,都是基于情势所做出的变更。大王不可因为一场小胜而小看了马哈木,十年前,他靠着身边的丞相能一举荡平各个兄弟王室,称霸草原,足见其厉害。”
巴尔勒是担心,天长日久的话,无法与马哈木对峙。
因为,整个草原最肥美的地方,能获取粮草的地方,都被马哈木给霸占了。
他要想一直打仗,与马哈木争夺领地,后勤资源是最大的问题。
“大王不要担心,我们袭扰马哈木军队,也可以掠夺他们的资源,可以占取几个水草丰盛的区域,一旦他们迂回过来,咱们就撤退。草原辽阔,马哈木所掌区域太大,他的二十万精兵无法分散到所有区域驻防,咱们可以采取游击战术,令他首尾难顾。”
“哈哈哈哈!妙哉!本王得先生,实在是上天赐本王最大的礼物啊!来,先生!本王敬你!”
“大王过奖,臣万不敢当。”
巴尔勒想了想,说:“本王赐给你十个美人,听说你都不想品尝啊。难道先生不好女色?”
“实不相瞒,臣有妻室了。”
“呵呵,男人大丈夫,女人自然是越多越好!先生眼高,看不上那些庸脂俗粉。那本王就将自己的女儿赐给你!本王有五个女儿,你随便挑!”
话说到这个地步了,解士仁不敢拒绝。
拒绝就是驳了大王的面子,在场那么多将军都看着。
得给大王一个台阶下。
解士仁起身叩拜:“大王天高地厚之恩,臣万死难报。”
“起来!你我之间,以后免跪!今天晚上,本王就将最心爱的女儿送到你的下榻处,你可不能冷落。”
“臣谢恩。”
……
应天府,朱元璋处。
他早让蒋浣在瓦剌和鞑靼安插了探子。
朱允熥的所作所为,老朱全然知晓。
洪武年间,朱元璋一直主战,先后派遣数位将领与瓦剌周旋。
当时他的主要敌人是北元势力,没法腾出手完全对付瓦剌。
可恨瓦剌人一直袭扰大明,打完就跑,让人恶心。
大明军队不适应高原气候,没办法深入追击。
瓦剌正是利用这一点,和朝廷对抗了二十多年。
就连老朱自己也想不到什么办法来灭瓦剌。
曾经,刘伯温说过,瓦剌将会一直是大明最头疼的敌人,比北元还要难对付,这种头疼会一直延续下去。
正因为如此,朱元璋才在大同和大宁派兵驻防。
现在,看到朱允熥用计,让瓦剌内部起纷争,无暇南顾,他的心深感欣慰。
也佩服朱允熥不杀解士仁,还格外信任宁王的旧臣。
这等魄力,老朱是望尘莫及的。
“好孙儿,呵呵!比咱懂谋略。”
要是换成老朱自己,他铁定会杀了解士仁,也一定会对瓦剌用兵,他的策略就一个——打!
“蒋浣,你觉得,允熥是不是比咱更英明呢?”
这是个送命题啊,蒋浣不敢回答。
“呵呵,呵呵呵……说嘛,说错了,咱也不会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