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 月 9 日,中国军队开始从上海撤离,而日军则紧追不舍,不肯放过这个机会。
在撤退的过程中,蒋介石委员长下达命令,要求各军迅速撤退,避免与日军进行决战。
然而,由于时间紧迫,中国军队的撤退显得异常仓促和混乱。
甚至连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苏嘉国防线都来不及使用,就直接越过防线撤退了。
李宗仁形容中国军队的撤退状况是“溃不成军”,简直就是一场大溃败。
蒋委员长也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国际上没有对日本侵华进行干涉,蒋委员长大失所望。
陈哲通过无线电向旅部报告了自己所在的位置,由于降雨的原因,部队需要在苏州停留数日进行休整。
旅部在收到陈哲的汇报后,下达了一道命令,要求陈哲率领预备第一团就地展开防御,暂时不必归建。
同时,旅部还暗示可能会有新的任务下达,需要他们前往镇江一线布防。
15日右翼嘉善、平望相继陷,情势愈急。
陈哲深知时间紧迫,他毫不犹豫地在 16 日这一天,果断地率领部队从苏州一线撤离。
为了避免被旅部发现自己的行动,他让通讯班果断地关闭了无线电台。
陈哲决定提前撤退,并且不打算与旅部会合。
他心中有着自己的盘算,一旦抵达镇江,他便可以提前布局南京保卫战。
虽然预备第一团肯定会参与这场战斗,但对于船队和重炮的安排,他另有打算。
在撤退的过程中,预备第一团与其他一些部队不期而遇。
这种情况在撤退途中并不罕见,收编小股部队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然而,当这些部队面对预一团时,他们都显得有些畏惧,甚至连开口收编预一团的勇气都没有。
预一团的强大实力和陈哲果断的决策,让这些部队望而却步。
与此同时,一些小部队远远地看到陈哲的德械师,也像老鼠见到猫一样,赶紧躲得远远的,生怕被他收编。
不过,对于那些零散的小鱼小虾部队,以及被丢弃在路边的伤员,陈哲并没有丝毫的嫌弃。
他毫不犹豫地将这些人都收编到了自己的队伍当中。
预备第一团的战士们每人都配备了一个粮食袋,里面装着足足三斤的粮食,这让他们在行军途中能够保证基本的饮食需求。
不仅如此,许多士兵的口袋里还装着好几个大洋,这些钱足够他们在需要时购买所需的物资,而不必依赖后方的补给。
预备第一团在行军过程中有明确的规定,除了收拢散兵外,绝对不允许打扰当地的百姓和难民。
这一规定得到了严格执行,确保了军队与民众之间的良好关系。
每次开饭时,香气四溢的饭菜常常会引来一些走散的士兵,他们被食物的香气吸引,纷纷前来投靠。
然而,由于道路上的好多装备已经被其他部队捡走,这些士兵有的只能空着手加入队伍。
就在队伍行进途中,路边出现了一队通讯电话兵。
他们显然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连路都走不稳了,但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竟然没有丢弃手中的装备。
陈哲对这些装备早已垂涎三尺,他毫不犹豫地将这个电话兵班直接收编到自己的部队中,完全不顾及他们原本所属于哪个部队。
部队沿着公路一路前行,从苏州出发,目的地是常熟沪宁公路交汇处。
当他们抵达公路交汇处时,夜幕已经降临,于是决定在此处过夜。
经过一夜的休整,第二天凌晨,部队再次出发,继续沿着常熟段的公路向无锡进发。
为了在无锡部队能享用一顿丰盛的中饭,为接下来的行程补充能量,他提前派出了炊事人员带着大洋去采购食材。
部队每行军一个小时都会停下休息片刻,以恢复体力和调整状态。
队伍的最前方,有一群骑自行车的人在带路,他们对附近的地形地貌了如指掌,能够带领大家顺利前行。
然而,沿途的一些景象却让人感到有些异样。
许多路边的村庄都显得异常冷清,几乎看不到人影,仿佛被遗弃一般。
而且,一路上也没有遇到任何盘查的人,这使得整个行程显得异常顺利。
陈哲作为部队的指挥官,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异常。
他决定组织警卫排对逃难的部队和难民进行一次全面的盘查,以确保队伍的安全。
在盘查过程中,警卫排果然发现了几个形迹可疑的人。
他们自称是溃散的士兵,但眼神却总是躲闪,回答问题时也显得支支吾吾,让人不禁心生疑虑。
陈哲见状,立刻警觉起来,他亲自上前盘问这 6 个人。
面对陈哲的质问,这 6 个人明显慌了神,其中一人甚至突然掏出枪来,企图反抗。
然而,陈哲的反应速度极快,他眼疾手快用腋下的手枪向其开枪,那人用手捂住腹部,手枪掉在地上,失去了反抗的能力。
经过一番紧张的审讯,真相终于大白。
原来,这几个人竟然是日军的奸细,他们混在逃难的人群中,目的就是刺探中国军队的情报。
警卫排在他们挑着的箩筐里发现了一部日军92式发报机,可惜密码本是另外一组人携带的,这会估计早就逃命去了,不过收获手枪4支,步枪两支。
这帮日军奸细准备工作做的很充分,手枪都是花口撸子,步枪是老套筒。
在奸细身上搜出小黄鱼 2 根,大洋 42 块。
他把缴获 4 把手枪给了王老师她们,这几个女人用步枪还是有点不适合。
6 个日军奸细,陈哲直接让人拉一边活埋了,他们对他来说一点价值都没有。
通过这次的发现,陈哲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他深知这些奸细可能会给沿路北上的其他部队带来巨大的危险。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队伍的警戒,并安排人手对周边进行了仔细的排查,以防还有其他奸细混入溃退的人群中。
在接下来行进的路上,他特意清空了两辆卡车,在其中一辆卡车上安放了双联装防空机枪,另外一辆卡车上安排了20毫米防空机炮。
假如遇到有日军飞机,人员会隐蔽起来,实在没办法就进行防空作战,部队也不是一次的打下过日军飞机了,陈哲对于空袭一点都不担心。
18日,委员长蒋公以电话传谕:“苏州一常熟一福山之线,应固守,非有命外,不得擅退。”左翼军固守吴福部署。
以第 53 师、第 57 师固守外跨塘,第 58 师固守苏州城、宝带桥附近,并派一部至吴江警戒。
戒严司令部控制苏州城,以阮军长肇昌统率各部。
常熟、福山则第 15 集团军一部抽调锡澄线,余以主力在原阵地固守。
第 11 集团军亦令坚保阵地。
第 18 师仍在木渎附近,对太湖警戒,第 51 师仍守望亭。
两天后陈哲让通讯班开机,师部和旅部又发电报询问预备第一团到哪里了,旅部要求预备第一团到镇江归建。
陈哲没办法只能让通讯员回复部队正在路上,已经到达无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