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侯爷对于顾鹤的话,明显也理会到了,不禁眉头微挑。
问道:“你这看起来对她是意见颇多,而且宁远侯府的事情,咱们怎么观察?”
顾鹤笑道:“这件事便交给伯昭吧,他会有办法的!”
老侯爷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你们两个是不是有什么秘密,瞒着我们的!”
“既然您都说了是秘密,那肯定就是不能说的,等到了合适时机,您自然就知道了!”
老侯爷看着神秘兮兮的顾鹤,无奈的摇了摇头。
顾鹤在家中装模作样地待了一会儿,待到官员下衙的时间,便赶去了宁远侯府,点名要求见宁远侯和顾廷煜。
此时,宁远侯顾偃开和顾廷煜正好都在,三人便一同聚在了正山堂说话。
只是没想到,小秦大娘子也跟着凑了过来。
顾鹤倒也没有直接赶人,而是先陪着聊了一会闲天,才看似不经意地提起自己刚从宫里回来的事。
顾偃开和顾廷煜闻言也是心领神会,然后顾偃开便对小秦大娘子说道:“今日且留鹤哥儿在府上用膳,你去吩咐一下,让厨房按照鹤哥儿的口味,多做一些饭菜。”
顾鹤也是立马感谢道:“有劳大娘子了。”
小秦大娘子面对这情况,总不好再强行留下,那不符合她一贯的风格。
等到她人一走,顾鹤便把今日赵祯要求出面为狄青站台的话说了出来,同时还有给顾廷煜封官的事情。
之后顾偃开的反应与老侯爷如出一辙,先是眉头紧锁,似有千般疑虑。
然而,待听完顾鹤与老侯爷的分析后,他才渐渐平静下来,心中也有了计较。
关于狄青的事情,本来就有议定好的章程,按照章程行事就可以了。
因此,顾偃开并未多想,便吩咐顾廷煜领着顾鹤去游园,自己则转身走了。
待两人独处时,顾鹤才缓缓开口,将有关小秦大娘子的事情一一道来。
“她这么做到底是想要干什么,只是为了交结后宫,给三弟铺路,还是另有谋划。”
面对顾廷煜的问题,顾鹤回答不出来:“答案得由你自己来找,只是这一回,你可得认真些了,侯府的富贵前程,可都在你手上了。”
顾鹤跑完了这一趟,老侯爷和顾偃开没等两天,就在朝堂上正式表明态度,支持狄青接任枢密使一职。
随同附和的,还有部分附庸在两个侯府之下得武勋,一时间,满朝弹劾狄青的局面为之一滞,朝堂之上陷入了短暂的沉寂。
然而,这沉寂并未持续太久,梁适就又站了出来,在文官系统里面补了一刀。
至此狄青上位枢密使一事,就被赵祯火速定了下来。
后续还没等文官集团重整旗鼓,组织好继续反对弹劾的时候。
太子之位也被正式定了下来,皇三子赵曦德才兼备、克承宗祏,以?皇太子?之位,正位东宫,主器承祧,监国抚军,以固国本,以安天下。
同时被册封得还有皇四子赵昶,从原本得成国公,直接授淮南节度使、安武军节度使,扬州牧、冀州牧,进封魏王。
这也是打破了惯例的,因为大宋皇子通常需经历“防御使→国公→郡王→亲王”的递进式晋升流程,需年满?15岁出阁?后才有资格封王。
因此在看到旨意之后,顾鹤便知道这里面肯定有什么问题。
不过这时候显然不是追究的时机,名分虽然定了下来,可具体的册封仪式还都需要各衙司来办。
翰林院、礼部、工部、吏部等等,都有一套流程要走,这可比一个枢密使要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大部分官员的精力都被分散了。
至此,本来文官们想借这事来牵扯赵祯注意力的想法彻底破产,谁也没想到,赵祯做决定能有这么快。
本来到这里,事情就可以告一段落,可总有些不知死活的家伙,偏偏要在这个节骨眼上跳出来,就着封王违反礼制的事情上奏。
然后就直接惹怒了赵祯,让他算是发了一回狠。
于是在赵祯的授意下,刚到谏院上任的顾廷煜,便立马开始了自己的弹劾之路。
首先遭到清算的,就是那帮没有眼力见的家伙,统统贬官一至三级,赶出了汴京城去。
这些人都还好,毕竟这么没有眼力见的家伙,也没有人愿意来保。
但随后规模就扩大了,同平章事文彦博,被以曾送蜀锦给张贵妃,勾连后宫为理由,贬为观文殿大学士、许州知州。
正在等待离任的庞籍也同样因为一件小事而被弹劾,最终被贬黜出京,贬为并州知州,昭德军节度使,兼观文殿大学士。
然后梁适和狄青便双双上位,一人成功上位中书门下同平章事,一人则成功上位枢密使。
不过由此一来,两人的官声自然好不到哪里去了,可以想到之后弹劾劄子绝对少不了。
然后梁适又开始了反击,再度清理了一批在请封太子一事上表现得过于积极、四处钻营的官员。
就连向来以刚正不阿着称的包拯,也未能幸免,被找了个由头,罚了半年的俸禄。
一时间,朝堂之上人心惶惶,谁还能不明白,这次册立太子一事,背后必定有着不为人知的内幕,让赵祯对朝臣们大为不满。
那些原本还心存侥幸、妄图借机攀附的官员,此刻都噤若寒蝉,生怕引火烧身。
后续因为册封一事与会试之期日益临近,顾鹤忙于筹备会试相关事宜,也无暇顾及进宫询问详情。
待到会试结束,一切都尘埃落定,顾鹤才得以抽身入宫,见到了赵昶。
等听他说完一切之后,顾鹤也是有些傻眼:“你竟然用太子之位,去换你姐的自由择婿,你倒真是个好弟弟?”
听到顾鹤的话,赵昶神色坦然,笑道:“长幼有序,太子之位本就该是哥哥的,我若去争夺,只会让兄弟阋墙,让父皇和母妃为难。
那倒不如退上一步,用这个本就不属于我的荣耀,去为姐姐要一个和顺的后半生,我觉得很值得,不是吗?
而且你可能还不知道,听皇兄说,那段时间淑妃有派人去找过他,说了些大逆不道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