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话本子,他看了很多很多年,从没产生过任何的怀疑。
直到入了人间,他才微微发觉,似乎有哪里不对,一丝违和感油然而生。
这丝隐约的违和感让宋枢不由得微微皱眉。
他忽然想起,许久之前买书的时候,书店老板似乎送过他一本话本子。
只不过那本话本子一直被他压在最底下,从没翻开过。
想到这儿,宋枢便打算拿出来看看,究竟是哪里不对。
可就在这时,一道脆生生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阿枢哥哥!我们休息好了!快来练剑吧!”
紧接着,一双小手拽住了他的衣袖。
宋枢抬起头,正对上二丫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
宋枢只得先将心里的疑惑压下去,收起手中的书,起身拂了拂衣衫,拿起了身旁放着的树枝。
一群小萝卜头见状,连忙排排站好,手里都握着自己的“剑”,一副蓄势待发的模样。
这场景无论看多少次,宋枢都觉得有趣。
他将心中的疑虑暂且抛诸脑后,总归不是什么要紧事,待有空再去探究罢。
宋枢提起手中的树枝,轻轻在地上点了一下,道:“那我们开始吧。”
话音刚落,一群小萝卜头们齐声喊道:“好——”
于是,宋枢便又开始了他的“教学”。
其实宋枢并没有教他们剑法,只是教了几个简单的剑花。
倒不是宋枢不愿意教,而是这群孩子和吴有疾并不一样,他们身上并没有仙缘,也没有根骨,是学不了剑的。
吴有疾根骨不错,平时也未曾疏于锻炼,底子扎实,所以宋枢教他剑法,他学的也很快。
这群小萝卜头们却不行,只能像周婶儿他们说的,教几个看着凌厉的动作,带着他们玩儿罢了。
从日头正盛的晌午,一直到薄暮的黄昏,宋枢不厌其烦的陪着这群孩子玩闹。
他们学累了,便在大榕树下坐着闲聊,休息够了便起来挥舞手里的“剑”。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半月多。
这半月里,许多村民看宋枢的眼神都变了,看他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充满了慈爱。
没什么别的原因,无论是谁,自家的熊孩子被治的服服帖帖,不再拆家了,都会高兴的不行。
宋枢就是这个能治熊孩子的人,原先上房揭瓦的孩子在宋枢手里,乖巧的如同小猫一般。
于是,这半个月里,宋枢每天到大榕树下,都会收获好几个小篮子的零嘴。
今日也一如既往的收获了许多。
篮子里装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吃食,甜糕、地瓜干、饴糖……全都是甜食。
这些,都是这群孩子的爹娘给宋枢的,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儿知道,宋枢喜欢甜食的。
此时,在家中看书的吴有疾打了个喷嚏。
而宋枢的“萝卜头大队”也日渐壮大起来,从起初的只有七八个人,到现在有十几个孩子。
这群孩子都喜欢围在宋枢身边,一口一个“阿枢哥哥”的叫着。
眼下正是休息的时候,一群孩子围坐在一起,宋枢将他们送来的小篮子摆到了中间,一群孩子一边吃着零嘴,一边叽叽喳喳的聊天。
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还不愿意吃,说这是给阿枢哥哥的零嘴,只有阿枢哥哥可以吃。
宋枢便说自己吃不完,这么多零嘴都吃不完,坏掉扔了岂不是浪费,倒不如大家一起吃掉。
小萝卜头们转着自己不太灵光的小脑袋瓜,仔细想了想,觉得宋枢说的没错,于是便形成了现在的模样。
一群孩子聚集在一起,最大的有十一岁,小的只有六七岁,他们一边吃着零嘴,一边兴高采烈的聊天。
二牛啃着一块儿地瓜干,举着自己的小木剑道:“昨日,我给我阿娘表演了一段剑,我阿娘夸我厉害呢!”
二蛋也连忙道:“我也是!我也是!我阿爹说我越来越像个‘大侠’了!”
霎时间,一呼百应。
“我阿娘也夸我厉害!”
“我阿爹说我还得练……”
“我阿娘说我练得比我哥哥还好!”
“哼!那不过是我让着你!”
“…………”
一时间,争论声此起彼伏,宋枢静静的看着,眼中划过一抹笑意。
这时,二牛忽然站了起来,他三下五除二的,将手里的地瓜干吃完,舔了舔嘴唇。
“我!周由!将来要成为一代大侠!”二牛叉着腰,目光坚定的说,“我要保护好我阿爹阿娘,还有芦元村!”
周由,这是宋枢第一次知道二牛的大名,他看着叉腰站着的二牛,眸中不由得透出几分笑来。
二牛的话,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所有的孩子都吃完手里的零嘴,跟着站了起来。
“我也是!我杨山也要成为大侠!跟二牛哥一起保护大家!”二蛋在衣服上拍了拍手上的残渣,紧跟其后。
“也带我一个!我刘洋……”
“我也是!我……”
“…………”
一时间,芦元村村口的大榕树下,仿佛成了什么结拜场,所有的孩子都站了起来,一个接一个的要保护大家。
宋枢就那么静静的看着,心中一时有些五味杂陈。
这时,二牛看了看周围,满意的点点头,做出一副老大的风范,高声喊道:“既然这样!那我们就是芦元村保护帮!”
“我来当帮主!我要给自己起一个霸气的称号……就叫……铁牛大侠!怎么样!”
二牛“嘿嘿”笑着,显然对自己起的名字非常满意。
人群中的二丫撇了撇嘴,嫌弃道:“一点都不威风,我要叫……铃铛女侠!”
二丫的摆弄了两下头发上绑着的铃铛,满意的笑了笑。
“哼!你这名字也不怎么霸气呀!”
“要你管!比你的霸气不就好了!”
“这也没我的霸气啊……”
“到我了到我了!我要叫……”
“我叫……”
“…………”
一时间,各种“大侠”的名字满天飞,每个人都觉得别人的名字不够霸气,颇为嫌弃。
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反对二牛的“芦元村保护帮”,尽管这个名字土到不行。
宋枢一言不发的坐在那里,看着这群孩子们舒展自己的“宏图大志”,眼中噙着笑意。
村口路过的村民看着这场景,也驻足看着,听明白后,不由得“哈哈”大笑。
此刻,盛夏的烈阳高照,树上的蝉鸣不绝。
这一刻,芦元村一群半大孩子们,在心底种下了一颗名为“守护”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