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吕氏意识到朱标的沉默可能带来的后果,立刻收起严肃,换上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眼泪盈眶,哽咽着说道:“殿下,允炆对徐妙锦一片痴心,一时无法接受,才情绪失控。他的那些话不过是悲愤之下的无心之失,还请殿下不要过于责备他,这一切都是我的过错。我没有教好他,一时冲动才动了手。”
她稍作停顿,壮着胆子继续说道:“允炆毕竟是老爷子的嫡长孙,虽说不能比旁人高出太多,但也绝不可轻视。老爷子怎能这般偏心?即便是寻常人家,这样的做法也说不通啊。”
说着,她转而看向被打懵的允炆,摆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母亲姿态,厉声训斥:“允炆,即便再委屈,也不能心生怨恨!爷爷是你的亲祖父,你是他的嫡长孙,他怎会不疼爱你?或许是爷爷另有考量,你又怎能妄加揣测?这种行为简直荒唐!”
说完,吕氏装出心疼的样子,抽泣着将允炆拥入怀中,关切地询问是否被打伤。短短片刻间,她完美演绎了一位体贴公婆、教子有方、迫于无奈而动粗的贤妻良母形象。她的演技堪称炉火纯青,令人叹为观止。
连朱标都被她的表现所打动,丝毫没有察觉到她的刻意安排。再加上他对吕氏一直以来的良好印象,心中的疑惑瞬间消散。这才真是他熟悉的那个贤惠大度的妻子。刚才那一瞬间的异样表情,不过是情急之下失态罢了。
于是,朱标轻叹一声,摇头道:“罢了,此事与你何干?你的品行,孤岂会不知?就连父皇都认可你,不必再多想了。”他宽慰了吕氏几句后,此事便暂时告一段落。
朱允炆眼见朱元璋震怒,心头怒火直冲脑门,呵斥声如雷霆般劈下:\"你这个不成器的东西,简直胆大包天!竟敢对圣上无礼,活得不耐烦了吗?平日我是否对你太过宽容,才让你成了这般悖逆之人?今日若非你母亲求情,我定命人执行家法,让你尝尝棍棒的滋味!\"
朱元璋一番训斥如同暴风骤雨,将朱允炆说得脸色惨白,连头都不敢抬起。但那低垂的眼中,却满是刻骨的怨恨。他双手藏于袖中,紧握成拳,直至指尖刺破掌心,也浑然不觉!
圣上待他不公,如今连父王亦如此!
为何?
分明是朱樉夺走了徐妙锦,夺走了他的一切!
满腔怒火无处宣泄,恨不得疯狂咆哮。然而却不能发作,也不敢正面触怒朱标。
只能咬紧牙关,默默承受。
朱标发泄完怒火,心情稍缓,看到吕氏哀求的眼神,不由长叹一声。不愿再看朱允炆垂头丧气的模样,挥手示意道:
\"罢了,此事不必再提。世间哪有事事顺遂、心想事成的道理?连父皇与我都难以做到,何况是你?遇到一点波折就胡闹撒泼,甚至说出大逆不道的话。这样的性格,将来怎能成大器?回房好好读书,修身养性!别总想着儿女私情,把心思放在正途上!看看朱樉,文武双全,多么出众!再看你,有何颜面与之相比?换了他做我的儿子,即便偏爱他也无可厚非!你还敢对父皇的决定说三道四,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朱允炆脸色铁青,尤其听到将自己与朱樉比较,言语间透出的轻视与不屑,让他眼眶泛红。本想辩解几句,但瞥见吕氏隐蔽的警告眼神,最终还是强忍住愤怒,不甘地点了点头:
\"是,父王教诲得当,孩儿知错!\"
说完,朱允炆深吸一口气,身体微微颤抖地站起身,行礼后愤愤离去。
看着他步伐有些踉跄的背影,朱元璋无奈叹息,眼神中隐约带着担忧。朱允炆内心的怨恨他岂会不知?
又能怎么办呢!
只能期待对方能听进他的话,自行调整过来。若仅限于此,倒也无妨!
朱元璋真正忧虑的是未来。
毕竟,若太祖未曾流露出废储之意,将来登基的必然是他。
那时,太子之位非朱允炆莫属,便是朱允熥的竞争对手。
即便他对两者皆感不满,但若真要分个高下,在矬子里选高个的话,朱标还是更偏向朱允炆一些。
如果真是这样,考虑到朱允炆与朱棣之间的宿怨,那天朱棣该如何自处?他活着已属不易,一旦他也不在了,恐怕朱棣的日子会更加艰难!想到这里,朱标无奈地摇摇头。
目前,也只能尽力修复两人关系。至于未来,他也无能为力!
“殿下,请容我多嘴一句,皇上对那个朱棣的宠爱简直无人能及啊。”
此时,只见吕氏目光游移,看似随意地感叹道:“恐怕正如殿下先前所推测的那样,他是皇上的私生子呢。即便如此,如此偏爱,也实在太过分了些。我虽常年深居后宫,但也听闻皇上封他为骠骑大将军,并位列众将之上。现在他又不顾朱允炆对徐家小姐的深情,转而将她许配给朱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实在是想不明白啊。”
朱标听后心中苦笑。何止是吕氏想不明白,他自己也是一头雾水。但老爷子主意已定,谁又能怎么办?只能静静等待老朱向他说明这一切了。
当然,这些话他是不会告诉吕氏的。当下摆摆手,敷衍道:“你也知道,父皇最重视家庭亲情。晚年得子,因其出身难以见光,心中有愧,如此宠爱也是可以理解的,别多想了。至于朱允炆那边,就让他忍耐一下吧。你多开导开导他,别让他心生怨恨。要让他学会承受委屈,学会原谅,学会包容!如果连这点委屈都承受不住,还能有什么出息呢?”
“是,殿下请放心,朱允炆这孩子一向很听话。只是今天一时接受不了罢了。我会回去好好劝劝他的。时间一长,他自然会明白殿下的苦心了!”
吕氏闻言,立刻答应下来,心中也松了一口气。刚才朱允炆失言,着实让她吓了一跳!依她对朱标的了解,那是对老朱最为孝顺、最为崇敬的人,怎么会容忍朱允炆这样抱怨!
幸好她及时制止了朱允炆,看来朱标并没有对他完全失望。这件事就算过去了,这样最好不过!
不过,对于这次事件的“罪魁祸首”朱棣,吕氏和朱允炆一样,对他恨到了骨子里!
她原本希望朱允炆能娶徐妙锦,借此借助徐家在军中的势力与朱允熥背后支持的蓝玉等淮西武将抗衡。但现在却被朱棣这个私生子抢了先机,破坏了她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