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爱的嘶吼声尚在江面回荡。
而襄阳与樊城之间的汉江两岸江堤上,雨布下的“货物堆”露出真容——两边各有十五门早装填好的劈山炮,部分炮弹是经特别加热的炽热铁球,专为引燃目标船上的火药与船帆。
“轰轰”,炮群齐鸣,炮弹撕裂空气,砸向两百五十米外江面上的西军船队。
这个距离恰好能让劈山炮发挥最大威力。
石青山所在的快蟹船连中四五发实弹,桅杆瞬间折断,炮弹穿入船身,在船舱内横冲直撞,将火药桶、炮弹、火炮、人体等一切碰到的东西砸倒。
“收桨!倒划!”石青山大吼,桨手们拼命划船。
可船体被水下铁链和暗桩死死缠住,摇摇晃晃,如同落入蛛网的飞虫,挣脱不得。
第二轮炮击来临,落入“罗网”的西军战船木屑横飞,船上水手筋断骨折。
炽热炮弹引燃战船内的火药桶,“轰隆”一声,中间的长龙船猛烈爆炸,冲天火柱将半条船抛向空中,燃烧的船体残骸如陨石雨般砸向旁边的快蟹船。
火花飞溅,引燃河道上其他西军船只,接着又是火药爆炸,炮弹、木屑横飞,五艘船成了熊熊燃烧的火炬。
船上幸存的西军水手纷纷跳入水中,岸上湘军火炮换上霰弹,朝河道里密集的西军水手人头打去。
“轰!”湘军每开一炮,便能轰杀一片在河道中挣扎的西军水手。
惨叫声、咒骂声响起,随着湘军火炮的轰击,鲜血渐渐染红河道,河面上还能动弹的西军水手越来越少。
“戳他妈!开炮,开炮,轰死他们。”
黄金爱目眦欲裂,向后续船队下达轰击湘军两岸炮兵的命令,同时放下数艘舢板,冒着湘军的炮火,去两城之间的河道解救落水的西军水手。
襄阳、樊城两城头冒出数百湘军,操着四门从英吉利采购的24磅炮,向西军后续船队轰击。
双方火炮对轰,湘军炮弹打在江面,激起冲天水柱。
西军战船则拼命压制河道堤岸的湘军火炮,试图掩护舢板解救还存活的西军水手。
跳到水里的石青山,顿感江水冰寒刺骨。
浸水的棉衣棉裤像镣铐般缠住他,让他在水中难以活动。水面全是落水的同袍,一根燃烧的桅杆倒下,砸中一片人头。
石青山躲在一艘船体残骸下,耳边火炮轰鸣、火药桶爆炸、船体碎裂倒塌、惨叫咒骂声混成一片。
眼前是燃烧的船帆、散落的人体残骸、喷涌的鲜血、挣扎求生的同袍。
一阵接一阵的霰弹炮子打在水面、射入江水,身边刚才还在挣扎的战友们渐渐不动了,鲜血从他们身上冒出,化作无数条细细的红色水流。
留在此处只有死路一条。
石青山依仗从小在长江、嘉陵江练就的高超水性,在水中脱掉身上的棉衣棉裤等累赘,深吸一口气,向西面的后续船队潜泳而去。
襄樊两城之间河道收窄,河中心水深数米,潜在水底的石青山竟避开了湘军的霰弹轰击。
游出数十米后,他露出头换了一口气,旋即又从水下继续向西军水师后续的船队潜去。
等他爬到来接应的水师舢板上时,已是力气耗尽,冻得缩成一团,上下牙齿咯咯直响,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双方交战近一小时,三百落水西军水手,仅被舢板救回二十几人。
西军后续船队又被湘军城头火炮击沉两艘快蟹船、打碎三支舢板,新增死伤一百多人。
黄金爱看江面再无活着的西军水手,只得令剩余一艘长龙船和两艘快蟹船后撤。
因襄樊两城间的河道被铁链暗桩封锁,下游的船来不了上游。
河道上游有几艘湘军用民船改造的战船,见西军水师剩余的几艘战船伤痕累累,竟有百十人划着这几艘船来追,试图捞取军功。
却被黄金爱引离襄樊两城上湘军火炮的保护范围,再回头一顿火炮轰击,将这几艘船全部打翻,又将这些落水的湘军屠戮殆尽,方恨恨回转上游。
此战,西军水师死伤五百余人,损失一艘长龙船、六艘快蟹船,还有船上数十门火炮及大量物资,几乎让西军北线水师实力折损近三成。
李秀成部攻入湖北后颇为顺遂的攻势由此受阻。
襄阳城湘军大获全胜。守将唐训方、罗泽南将捷报上报官文,称歼灭西贼水师两千、战船二十余艘。
官文大喜,旋即上报清廷,称歼灭西贼水陆贼众万余、战船近百。
满清朝廷收到捷报后,沉闷低迷的朝堂氛围为之一振。
咸丰下诏嘉奖官文、唐训方和罗泽南,并以塘报的方式通报全国官吏,称“襄阳大捷”,同时督促僧格林沁部加快行军,赶到襄阳围歼李秀成残部。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黄金爱战败次日,李秀成率大军赶至襄阳城外。
见到黄金爱,他并未大发雷霆,只让水师将破损战船拖回到汉江上游修补。
令黄金爱率领剩余水师封锁汉江江面,确保西军在两岸调度便捷,同时将战况发快马报给萧云骧。
李秀成在襄阳城外观察一日,下令留一个旅构筑营垒,驻守襄阳西北,防止城内湘军从汉江南岸攻入汉江上游,切断西军补给线。
主力则调往汉江北岸,准备围攻樊城。
襄阳城外沿汉江上溯三十里,有一处长寿岛渡口。
此处江面收窄至不到700米,西军水师搭了数座浮桥,正将主力从南岸调往北岸。
浮桥上,李秀成和军师梁启贤牵马并行。
梁启贤问道:“老李,为何不打襄阳了?”
李秀成摇头:“襄阳南面西面有砚山、琵琶山、虎头山等石山,山上有数座清妖堡垒,与城墙互为犄角。”
“城墙与堡垒、堡垒与堡垒之间形成交叉火力。不拔掉这些堡垒,根本没法攻城。”
“那为何不先拔掉这些堡垒?”梁启贤不解。
李秀成继续摇头:“那些山全是石头山,用壕沟攻城法难以接近堡垒。”
“攻击时战士只得匍匐在清妖火力下前进,遭受交叉火力射击,必然死伤惨重,得不偿失。”
-------------------------------------------------------------------------------------------------
(注:襄阳城向来易守难攻,历史上攻打襄阳,必先夺取城南制高点,如琵琶山、虎头山等。
却有一个例外。1948年,国民d第15绥靖区司令康泽率两万余兵力驻守襄阳,他依托城南山地,构建了由碉堡群、地雷阵和多重壕沟组成的立体防御体系。
彼时,二野的王近S将军在前期攻山受挫后,果断调整战术,采取“撇山攻城、直取西门”之策。经14天激战全歼守军,一举攻克襄阳城,康泽喜提功德林录取通知书。
这场战役颇具传奇色彩,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深入了解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