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他并非愚蠢,乃是个重情重义之人,所以为了替发小雪恨甘愿赴死?”
姚广孝不禁又这样去想,但不知真假何如。
沉默片刻后他轻轻摇了摇头,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心中为李暄感到惋惜。
纵然李暄不是他想象之中的那般算无遗策,但能豁出性命,为西安府百姓除了秦王这个祸害,也足够令人敬佩了。
……
与此同时。
中山王徐达府上。
“阿兄,李御史本事的确不小,乃是人中龙凤,但却对我十分刻薄,实非小妹良配。”
徐妙锦正委屈地与徐辉祖诉苦。
徐辉祖闻言,伸出手轻轻在妹妹脑袋上敲了一下。
“阿兄干嘛呀?”徐妙锦吃痛,抱着头往后退了一步。
徐辉祖训斥道:“你说什么,父亲是织席贩履的,自己三天饿九顿,这种话真亏你好意思说的出口。”
“我……我不是故意编排爹爹的。”徐妙锦有点心虚。
“爹自小宠你,想必知道了这事也不会生你气,那我这个当兄长的又何必因此发火呢?我的意思是你太瞧不起人家李暄了,你拿面镜子照照自己那张白白嫩嫩的脸,想想到底哪里像是三天饿了九顿的样子?是个人都能听得出来,你在撒谎,人家李暄没当场把你赶走就已经算心地善良了,你居然还嫌弃人家对你刻薄。”
徐妙锦不好意思地小声说:
“我当时没做好准备,一时情急才那样说的,的确不能怨李暄不信任我,改日,我会登门道歉,可是我又没什么恶意,昨日他何必说的那么过分?既然觉得我来历不明,那打从一开始就别答应收留我呀!”
“我可是听说,你当时把人家的门都给砸了,指不定,他担心自己不答应得挨你一顿揍呢。”
“阿兄!人家这么温柔体贴,哪会做那种事情啊!”
兄妹两人争论之时。
一个家仆急匆匆走了进来,道:
“老爷,陛下有令,宣百官上朝。”
徐辉祖疑惑的问:“发生什么事了?陛下怎会这个时候让我们上朝?”
家仆犹豫了一下说:
“小的也不是很清楚,不过听说……就在不久前,李暄杀死了秦王殿下!”
话音落下,徐辉祖与徐妙锦皆是被震惊的呆若木鸡。
“李暄杀死了秦王?这如何可能?锦衣卫的高手,全是废物不成?”
徐辉祖不可置信。
仆人道:“据说,李暄手里有火器。”
“???”
徐辉祖更懵了。
几乎想一巴掌把这个胡言乱语的家伙抽死。
但这种事情,若非确有其事,府中的下人怎敢乱说?
“你先退下吧。”
将下人屏退,徐辉祖思索了一会儿,表情有些复杂的说:
“小妹啊,阿兄好像有些明白李暄为何待你那么刻薄了。”
“啊?”
“你去寻他的时候,正是他刚刚与黄子澄等人闹掰,公然支持燕王朱棣的时候,他不赶你走,些许是觉得你是皇上或者是其他人安排在自己身边的眼线,赶走了你,对方还有安排其他人过来,且你年纪小,是眼线的话能反过来利用。
而他待你如此刻薄,正是因为你没有恶意啊!你既然没有一丝恶意,也没有任何反常的举动,那么便不可能是他人安排的眼线。”
“阿兄这是何意啊?”话说的弯弯绕绕的,年幼的徐妙锦听的云里雾里。
徐辉祖进一步解释道:
“傻丫头,说白了,他对你刻薄是知道你对他没有恶意,所以不希望你和他太亲近,从而对他有好感,因为,他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特别危险,一旦出事,会牵连身边的人,而昨日,他话说的那么过分,正是因为他准备刺杀秦王,不希望牵连于你,所以要尽快和你撇清关系啊!”
话说完,徐辉祖出门,朝着紫禁城赶去。
而徐妙锦则是一个人呆愣在了原地。
……
东宫。
“黄先生!齐先生!”
朱允炆一脸兴奋的迎接刚刚登门拜见自己的黄子澄与齐泰:“我刚刚听宫里的人说,李暄当街刺杀秦王,皇祖龙颜大怒!”
黄子澄与齐泰脸上也有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这件事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天大的惊喜!
他们现在最害怕的是什么?
自然是李暄!
朱元璋现在对李暄寄予厚望。
不仅是因为李暄的话,动摇了立储的事情。
更是打算听从李暄的意见,去做收取巨额的商税,修新式学堂,改革科举这些动摇国本的事情。
李暄若是不死,他们寝食难安!
而最让他们头疼的是,哪怕是一群人聚在一起把头都给想破了,也想不出任何能除掉李暄的办法。
可现在,李暄居然将能杀死自己的刀子,主动给他们递了出来,他们能不激动,能不兴奋吗?
“发生了这种天大的好事,开心是难免的,但是殿下切记,作为大明未来的储君,需喜怒不形于色!”黄子澄提醒道。
朱允炆立刻收敛起了笑容,摆出一副淡然的表情。
齐泰皱了皱眉头,又道:“这样也不对,殿下现在在陛下面前,可是一个对皇叔们敬爱有加的好孩子,如今秦王被杀,应该伤心,难过才对。”
“是该如此!”朱允炆用力掐了一把大腿,愣是掐出了几滴眼泪,然后用那宽大的袖子捂着脸,发出了呜咽声:“二皇叔,你怎么就这样去了啊?”
黄子澄与齐泰相继露出满意的表情,嘱咐,就是这个感觉,要保持住,并且待会朱元璋提到秦王之死的时候,得表现的更夸张一些!哭的撕心裂肺!如此方才能让朱元璋相信,李暄之前说你会往死里削藩纯粹无稽之谈。
随后便与朱允炆一同朝着奉天殿走去。
落日的红霞之中,文武百官齐齐走入大殿之中。
朱元璋高坐在龙椅之上,脸上看不出丝毫的情绪。
冷酷的,仿佛是一座冰雕。
奉天殿之中的气氛无比的沉闷。
文武百官无论是喜是忧,全都强忍着不敢表现出来,且低着头不敢作声
哪怕是认定了李暄绝无活路的朱允炆等人此时都感到了些许慌张。
看不出喜怒,这才是朱元璋最恐怖的状态。
因为,他们没法通过朱元璋的反应,猜出朱元璋真正的想法。
“把李暄给咱带上来!”
此时朱元璋的声音响了起来,像是一只迟暮的老龙,虽然略显沙哑,但却依旧令人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