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悯贤在流放地的每一天都过得异常艰难,沉重的劳役、恶劣的环境以及对复仇的执念,让他的精神始终紧绷着。但在这片绝望的土地上,命运的齿轮悄然开始转动。
有一回,在开凿山石的繁重劳作中,苏悯贤留意到身旁一位名叫周启的中年流放者。周启身形清瘦,脊背却挺得笔直,尽管每挥动一次手中的镐头都显得有些吃力,但他的动作中透着一股坚韧不拔的劲儿。面对监工士兵的无端呵斥,他也只是默默忍受,眼中却藏着不甘。休息时,苏悯贤趁四周无人,缓缓凑到周启身边,声音压得极低:“周兄,我看你是条硬汉子,这流放的日子虽说看不到头,但咱们也不能就这么被命运摆弄。”周启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后苦笑着回应:“不认又能怎样?这世道,被冤枉的人就像这地上的沙石,数都数不清。”苏悯贤听出了他话语中的无奈与心酸,略一犹豫,便将自己被冷幽凝陷害的前因后果简略道出。周启听得眉头紧锁,眼中先是闪过一丝同情,紧接着被愤怒填满,他紧紧握住拳头,压低声音说道:“我也是被奸人所害,家中妻儿老小生死未卜。若真有机会惩治那些恶人,我周某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彼此的眼神中都透露出坚定的决心,苏悯贤知道,他找到了一位可靠的盟友。
还有一次,队伍抵达一处水源地进行短暂休整。苏悯贤瞧见一个年轻的流放者正被几个士兵围在中间百般刁难。那年轻人生得文弱,身形单薄,士兵们肆意嘲笑他手无缚鸡之力,还故意将水袋举得高高的,不让他喝水。苏悯贤心中一阵怒火涌起,毫不犹豫地大步上前,挡在年轻流放者身前,目光冷峻地盯着士兵们:“都是落难之人,何必这般欺辱他!”士兵们被他突如其来的气势震慑住,一时有些不知所措,为首的士兵恼羞成怒,骂骂咧咧道:“你小子少管闲事,信不信老子收拾你!”苏悯贤毫不退缩,冷冷地回应:“你们要动手,那就试试看!”僵持片刻,士兵们忌惮事情闹大,只得骂骂咧咧地离开了。
年轻流放者满脸感激,苏悯贤和他攀谈起来,得知他叫陈安,本是个一心向学的书生,只因在文章中针砭时弊,得罪了权贵,才被诬陷流放至此。陈安听闻苏悯贤的复仇计划后,激动得眼眶泛红:“苏兄,我虽手无缚鸡之力,但自幼饱读诗书,愿为你出谋划策,绝不能让那些坏人逍遥法外!”
从那以后,苏悯贤、周启和陈安三人便常常寻机相聚。趁着劳作的间隙,或是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他们围坐在一起,小声交流着各自的想法。周启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总能从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中挖掘出关键线索;陈安则凭借扎实的学识,帮忙梳理思路,将那些看似零散的信息巧妙地串联起来。他们还会趁着监工不注意,一起观察流放地周围的地形,仔细研究若有朝一日逃脱,该选择怎样的路线才能避开追捕。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又陆续结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流放者。其中有个叫赵勇的壮汉,曾是个行侠仗义的江湖人士,因看不惯权贵欺压百姓,出手相助而被诬陷;还有一位名叫林婉儿的女子,本是大户人家的丫鬟,因无意间知晓了主人的秘密,被恶意报复流放。这些人虽出身不同,但都有着悲惨的遭遇,心中也都燃烧着对恶人的仇恨之火。
苏悯贤将大家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众人讲述了自己的复仇计划。众人听后,纷纷群情激愤,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加入。在这流放地的黑暗深渊中,他们紧紧团结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充满力量的小团体。他们深知,个人的力量如同微光,太过渺小,唯有凝聚在一起,才有可能汇聚成足以冲破黑暗的熊熊烈火,战胜冷幽凝,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让自己的冤屈得以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