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凤阳的这段时间,众人的叙功也下来了:袁守诚从试千户升到镇抚使,摸到了卫所高级干部的门槛;赵大张二以余丁升到小旗,便宜外公、舅舅、小舅子也各有升官。
南方战事乏善可陈,官方已经废了宁王,直称宸濠。七月初朱宸濠在安庆府踢到铁板,久攻不下,随即听到老巢南昌被抄的消息,于是忙不迭回师想夺回南昌,结果七月二十六日就在南昌东北的黄家渡被吉安知府伍文定所阻。
伍文定身先士卒,用火攻大败朱宸濠,朱宸濠和造反的高层全部被擒。
整个造反虽声势浩大但过程形同闹剧,四十多天就结束了。真应了那句话:整个世界是一个草台班子。
大家松口气,生活照常继续。苗山工业区继续火爆,杨植一边忙着造孩子,一边打理琉璃生意,杨植最关注的还是走松江海贸那一块。
整个正德十四年的夏天,南直的教育圈都在为八月份的应天府乡试做准备,天下没有比科举更大的事,哪怕宁王打下来南京,乡试还是要照常进行的。
理论上,杨植是可以通过捐监获得八月乡试资格。但是他有自知之明,自己的本经一塌糊涂,在凤阳又找不到合适的老师,只好通过捐监入南京国子监学习。
在去南京之前,杨植领着舅舅、小舅子拜访丘得。
现在杨植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在丘得面前不跪不拜,还有椅子可坐。过两年要顶替外公当卫所指挥使的千户舅舅反而像杨植的护卫,和小郭子跪拜过丘得后,自觉地站在杨植椅子后。
丘得看都不看两个背景板一眼,开口教训道:“你能来拜访咱家,咱家很高兴;但是你刚才说话的语气,咱家不喜欢!
出了这个门,你叫我丘太监、丘老公,我不挑你的理;进了这个门,你该叫我什么?”
杨植战战兢兢地问:“叫丘守备?”
丘得面沉似水,冷哼一声:“你该叫咱家丘师兄!咱家托个大,以师兄的身份教你做人的道理,年轻人不要沉迷于温柔乡,须知温柔乡是英雄冢!古往今来,多少豪杰守着媳妇孩子热炕头,消磨了雄心壮志!”
死太监,老子结婚你都没有送贺礼!我要造孩子为大明添砖加瓦关你屁事!
杨植满头雾水,连声道歉:“小生鲁钝,请师兄明示!”
“去年、今年,咱家向皇爷爷送了两批银子,皇爷连声夸赞咱家办事得力,说从未有过中都守备太监能向内库交银子的,那些矿监、税监、苏州织造太监都是废物!这话传出去,咱家是高处不胜寒呀!”
丘老公忧心忡忡地喝了一口茶,说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听说司礼监那帮夯货开始给咱家下眼药了!”
宫内之事,杨植根本不想听,也不是他能听的,遂宽慰道:“不遭人妒是庸才!师兄走的是御马监的升迁之路,只要安抚好张永张公公即可!”
“是呀!除了皇爷的内库,咱家还要给谷大用、张永等公公送银子!凤阳地头上,咱家的亲人只有师弟你!你帮哥哥我筹划筹划!”
同门就是兄弟,大家都是罗翰林教出来的,硬要说兄弟伦理没毛病!
杨植沉吟片刻道:“师兄想做大做强,只靠苗山怎么行?师兄任期届满离开凤阳,那岂不是为继任者做嫁衣裳?”
丘得闻听此言,烦躁不安,喝道:“叫你来不是听你说风凉话的!你讲的我都清楚,道理我都懂!别扯有的没的,说办法!”
“大师兄呀,你是身在宝山不知宝,守着金山空着急!”
“此话怎讲?”
“皇爷向各地派出矿监、税监、织造太监、守备太监,都是洒豆子一样,公公们凭本事为皇爷赚银子,大师兄想想,有没有可能把他们串起来?”
丘得陷入沉思。但是以他的见识,也只能沉思。
杨植趁热打铁说:“我皇明为一统天下,有两大方便之处,一曰运河、直道,二曰遍布天下的驿站、急递铺,师兄有没有想过把它们利用起来?”
丘得还是不明所以,下意识问道:“如何利用?”
“师兄可以先试试看,先把凤阳、南京、苏州、松江连起来,做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让继任的南京守备太监、苏州织造太监跟师兄串起来,互通有无,一起为皇爷赚钱!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
丘得沉吟半晌,说:“可以试试!我知道你跟陆知县夏师爷合伙赚钱,走松江海贸的路子!”
“我们做的不大,赚的蝇头小利!如果师兄也参进来,这就是长久的生计!师兄和陆知县都是要一两年内离开凤阳的,是赚一把就走,还是想养个金鸡年年下蛋?”
丘得大喜,连声说好。杨植见话已入港,把舅舅、小舅子推给丘得,反正商业、情报、资金流通的事让他们自己去摸索。
太监也有宗亲,也有人情伦理,一般把侄子或外甥当成亲生儿子看待,丘得的侄子也荫封了一个锦衣卫百户,现在老家乡下混吃等死。杨植让丘得写信给侄子来凤阳跟小舅子们做生意。
丘得位高权重,机断能力还是非常强的,当下拍板先趟路看看。
临出门,丘得意犹未尽地说:“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凡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师弟有后之时,不妨学学长春真人丘处机!”
又过了几日,应天府乡试完毕,南京国子监的入学通知书也下来了,郭雪的肚子还没有动静。但是没有办法,这个年头就是这样的,男人游学、宦游在外,老婆在家里十几年如一日带孩子。
八月份,太监萧敬奉命传旨天下,说正德又自己给自己加了一个“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镇国公”名号,亲统六师奉天征讨朱宸濠。
祭告天地海洋山川后,正德率军南下。八月丁亥日,正德到达至涿州时,接到了朱宸濠被擒的奏疏。
正德不管不顾继续南下,一路上各地的御史纷纷劝谏,内阁大学士找各种由头阻止正德,但是没有卵用。
这个时候,杨植离开凤阳,也来到了南京。感谢宁王朱宸濠,杨植尽其所能地抓住了这个风口,让大明朝廷记了他的功,并在小范围的最高层注意到了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