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面色阴沉看向贾环。
内心充满着强烈的警惕和厌恶感。
眼前的贾环,陌生又危险!
“环儿,给你机会你不要,那就怪不得长辈们了……”
“荣国夫人,何其相逼太急尔?”
就在此时,有人大笑说话。
声音清朗,人未至,语先达。
贾母眼神微凝,看向正路院内塞门方向。
贾赦此时忍不住阴阳道:“有意思,有意思!今天咱们荣国府成了菜市口了,外人可以随意进出了。”
“贾将军恕罪,小王因奉皇命,贵府上下又都在此,无人应答,所以只能直接进来了。”
话声中,人总算到了。
一袭月白绣四团龙王袍,一顶翼善冠,冠带之下,是如同女子般俊俏白皙的脸庞。
众人俱是吃了一惊。
北静王水溶!
这位郡王怎么想起到贾家来了?
而且,身负皇命?
贾母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她原本是有怀疑,现在已经可以确定了。
赵姨娘的五品宜人诰命,并非贾环贿赂礼部买来的,而是正经的皇恩诰命!
贾母叹息一声,对着水溶道:“今天要叫殿下瞧笑话了……可是来颁旨的?”
“老太太心地磁实,猜到了。”
水溶眼中掠过一抹敬意。
这老太太,管教子弟不行,但其实精明强干的很。
可惜,最大的短板就是教养子弟不行。
不然,凭贾家曾经的人脉和军中地位,但凡贾家子弟稍微有些出息,当今天子怎么会放弃贾家,扶持一个十几岁的庶子?
心中暗叹,水溶脸上却是一直笑容满面,对着贾母点头道:“小王确实是来颁旨的,否则岂能不请自来,擅入贵府?”
贾母面色难看,但九重天威,也不是贾家能抗衡的存在。
当即退后几步,吩咐道:“来人,赶紧摆香案。”
圣旨有好多种。
最为隆重的就是诏,诰和敕,一般是用来祭祀天地山河,封授功臣,追赠前贤,才会用到这几种。
圣旨的材质也是用云锦等名贵丝绢制成,可以当成宝物传家。
贾家祠堂中,还供奉着一些恩封诰命的圣旨。
谕,令,这些政务方面的旨意,则是以普通公务用纸写成,而且一般定期要求大臣上缴入档,私人不得收藏。
水溶手中持有的是染成浅黄色的金陵云锦,有龙云图案,华美名贵异常。
能得之者,无不视为宝物珍藏。
而水溶手中圣旨内容,可想而知。
王夫人看着水溶手中的圣旨,面色铁青,双目中似有熊熊怒火燃烧!
“上谕:谕内阁并兵部,五军都督府知道:荣国武勋之后贾环,考封上等,且品行上等,孝行甚笃,朕心甚慰。谕令贾环授正五品勋贵,每初一,十五,至宫中宿卫。并,授贾环骁果校尉,允其练兵效力。钦此!”
水溶颁的第一道旨,却并非那云锦织成的诰旨,而是谕旨。
并且已经经过内阁,兵部,都督府用印,已经成为正式旨意。
在场众人,全部都听呆了。
贾家上下,这才都恍然大悟。
怪不得贾环胸有成竹。
怪不得贾环能替赵姨娘弄来五品诰命。
贾环考封通过,且成绩在上等,被皇帝关注,授给勋卫和骁果校尉之职。
前者,是勋贵子弟的特殊授职。
勋卫,顾名思义,就是环列皇帝左右,充当卫士的勋贵子弟。
只有武勋家族的子弟能获此殊荣。
皇城中,有绣衣卫,龙禁卫,金吾卫三卫近四万人,是为禁军。
京营兵,则分为骁骑营和羽林营两大营,驻于京城内。
城外则有驻在西山大营的前锋营,步兵营,骁果营,火器营,铁骑营驻于京城外。
每营各分为左右厢都,每厢都下各有前,中,后三军,每军万人。
也就是说,每营六万人左右。
铁骑营是纯重骑兵,只有万骑。
整个京师内外,共有四十余万驻军。
这也是因为燕京不光是京师,也是大周北方的军事重镇,防御核心!
驻守重兵,也不光是拱卫帝室,也是因为燕京在,则北方大局不乱,燕京失,则黄河以北俱难保全。
燕京居中,身后是华北平原,左手是紫荆关,居庸关为重要关隘,绵延燕山与太行山脉相接,又有宣府,大同,山西诸镇沿山设镇,拱卫身后的腹心之地。
右手边,则是燕山山脉的喜峰口,古北口等关隘,长城与山脉绵延至辽西辽河区域的蓟镇和辽镇。
燕京居中,则可视左右诸镇情形而定,只要燕京在,就算诸关俱失,诸镇俱败,燕京和京营主力在,大周的北方就稳如泰山。
前宋时,屡次战败,主要原因是宋军要越黄河至平原,一路从平原地区推到燕京诸州城下。
敌人却是游牧民族的契丹和女真。
以步对骑,在平原与骑兵交战,吃亏太大。
只要燕京在,也就是幽云十六州防御线在,中原农耕民族凭燕山,太行依山修长城,筑关隘,立雄城,设重镇,可保江山不会轻易落入异族之手。
这也是燕京有四十多万重兵的原故。
况且还有蓟,辽,宣府,大同诸镇在侧,光是京师附近就有七十余万雄兵,再算上全部九边重镇,大军在百万以上。
可以说大周能战之兵,九成都在北方。
贾环此次,不光是给予五品勋卫的荣誉职衔,隆安帝还给了骁果校尉之职。
骁果营无定额,视骁果校尉的人数为定。
骁果校尉,一般掌千人左右,多则不超三千。
自行募兵,装备,训练。
日常俱是自行管理。
可自请至边关镇守,争夺战功。
大战时,随京军诸营一起出兵,因为自行募兵,战功不需与同袍分,全部落在校尉自身。
国初前几十年,国家财用不足,鞑虏势大。
太祖,太宗用骁果校尉制度,不花分文得雄兵数十万,朝廷只是给出侯伯子男到将军爵位,以酬校尉之功便可。
此是善政。
到了如今,文恬武嬉,早不是当年模样。
骁果营也是京营诸大营中实力最差的一营,也是最为鸡肋的一营。
王子腾在京任节度使时,就是骁果营节度使。
也显示了朝廷对骁果营的态度。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况且开国百年,什么事都可算祖宗成法。
隆安帝掣肘颇多,行事如履薄冰,绝不敢妄弃祖宗成法,废弃骁果营。
现在把贾环放入骁果营中,可谓一石三鸟,这帝王心术,真是了得。
冯唐皱眉。
他也是刚知道贾环居然被放到骁果营。
如此看来……
自己若要改“副”为正,成为京营节度,谋求去骁果营破局,未尝不是好的选择?
冯唐认真思忖起来。
只是一时间难下决心。
这边水溶已经展开了另一份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昔者,治世之道,在于选贤举能,褒奖功臣,以彰其德,以励万民。今有贾赵氏,温婉贤淑,品行高洁,克己复礼,辅佐夫君,教子有方,骁果校尉贾环德性过人,忠孝有加,乃贾赵氏功也。今,封授五品宜人,当敬谨于心,侍奉亲长……”
这种诏书,都是官样文章。
有模板的。
翰林学士几分钟就能写好一篇。
这种因子封母的诏书,对母子二人均需表彰,所以诏书内容,不光夸赞贾赵氏,也是对贾环的品行和能力做了极大的肯定。
对一个刚考封通过,授给实官的少年人来说,这是有些过分的褒奖了。
特别是“孝行甚笃,君子茂才”八字评价,对贾环算是极为看重的抬举之词。
一般来说,武勋子弟,是用不上君子茂才这四个字的。
只能说……贾环,简在帝心!
便是贾环自己,也想不到自己何时落入了这位皇帝的法眼。
贾环自失一笑。
无所谓了。
经此一事,自己的产业算过了明路,一时半会的贾珍等人不会再打主意。
赵姨娘也有了宜人诰命,在贾府内算正经主子,再也不是要站着侍奉别人的奴婢般的侍妾。
这个结果,贾环表示满意。
再过一段时间……
自己筑基。
掌兵。
一遇风云便化龙。
继续红尘练心的同时,夯实根基,谋取更多天材地宝,一步步迈向更高的台阶。
迟早将无忧无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