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救火营的考核,综合来算,可以算‘中平’。”
石磊看向贾环,沉声道:“贾校尉,年轻气盛,精力充沛,中平可不行。”
贾环微微躬身,抱拳道:“石大人放心,下次再来,当是优等。”
吴,王二人和他们的一群吏员,都是冷笑连连。
整个几万人的骁果营,没有一个校尉营能评到精良以上。
真真是年轻气盛,什么话也敢说。
石磊却是眼一亮,笑道:“年轻人说话可要算话。”
“石大人下次再过来便是。”
贾环淡然道:“营名救火,若只中平和精良,凭什么?”
“好,甚好。”
石磊大笑,接着便是宣布嘉许奖励。
兵部巡查,不合格自是会处罚。
不论是训斥,通报斥责,或是罚俸,再进一步降职,免官,流放,按不同的考核结果来决定处罚力度。
当然也会有奖励。
贾环这个新的校尉营能考中平,比“合格”还要强一档,勉强够格领赏,只是赏赐普通。
“猪一百头,羊一百只,牛十只,布一千匹。”
“牛皮百张,鹿皮百张,鹤筋千根。”
“上等闽铁万斤,优等战马百匹。”
“普通将士赏银十两,队官赏银二十,总旗赏五十,都头赏银百两,副尉赏银二百两。”
宣布完毕。
欢声雷动。
大周不愧以武立国。
普通层次的赏赐也够丰厚了。
石磊起身就走,王子胜和吴天佑二人早就告罪先走了。
哪有脸再耽搁下去。
那些武官,一直冷笑着看向这边。
甚至用刀抹喉,做出挑衅姿态。
吴,王二人带的侍卫最多下三品,虽说两家都有高品供奉,但这两人还没豪气到带中三品或上三品当侍卫随从。
被人这么挑衅羞辱也没有办法,一个个被气的面色铁青。
他们等不得石磊完事,直接先走了。
待石磊到营门处时,那一群人早走的远了。
“大人慢行。”
贾环执礼送行。
“贾校尉不必多礼,老夫这里,要的是用心做事,建好营伍,就要用的上。我大周看似烈火烹油,正处盛世,其实国库无银,又偏内忧外患不断。自景和二十七年北征鞑子惨败,对外就只能采取守势,内部因为救灾不力,吏治败坏,也是群盗并起……”
石磊脸上的褶子都深了几分。
说到这,这老头才对贾环正色道:“营名为救火,可不要光是为了卖乖讨好皇帝,或是显扬名声,而是实际能为大周社稷和百姓做一些实事。”
“朝廷要用贾环之处,贾环自是竭尽全力。”
“那便好。”
石磊深深看了贾环一眼。
他内心隐隐有种感觉,眼前的少年人,做事肯定能做。
但对皇帝,对大周有多少忠心,他不知道。
在朝廷和官场四十年,石磊看尽世间人情,阅尽人心。
一个人是什么品性和性格,基本上几眼就能看的出来。
但对贾环,石磊表示毫无把握。
他完全看不出来贾环的性格,也判断不出这少年的未来走向。
明明才十五六岁,但眼底深处有如深潭,一眼看不到底。
潜意识里,石磊感觉这少年危险!
不惧家族,不惧尊长,不惧高官显贵。
虽然贾环一直是被打压,并非主动挑衅,但还击起来毫无顾忌,几乎对亲情和尊长完全没有留手的打算。
这就给人一种危险的感觉。
但转念一想……
这反而像是更真实的贾环。
少年气盛……
不气盛,还叫少年吗?
这么一想,石磊反是笑起来。
“过刚易折,柔方能久。”
石磊见贾环要说话,摆了摆手,笑道:“老夫少年时,最烦的就是倚老卖老给老夫忠告的那些长辈。不过到自己老了,仍是忍不住要说……你能听的进就听,听不进也不打紧,偶尔想一想,有所触动,就算老夫没有白费力气。”
贾环莞尔一笑,拱手道:“多谢石老提点,小子一定常想想。”
他可是三世为人,算起来是老怪中的老怪。
眼前这石磊还真的是在贾环面前倚老卖老了。
就这点心态上的微妙变化,贾环心知肚明。
红尘练心啊。
贾环越来越喜欢这种了解人心,把控人心,到掌控人心的感觉了。
……
“这,这是成了还是没成?”
薛蟠弱弱的问。
没办法,他傻么。
贾珍不出声,面沉如水,脸阴沉的能挤下水来。
事情明摆的。
王子胜和吴天佑先狼狈而走,身后还有大量营兵起哄,简直丢人现眼。
另一位穿红袍的高官上台宣布,底下欢声雷动。
接着还有随行车马送入一些物资,很明显这是给营兵的赏赐。
如果考核不合格,哪来的赏赐?
贾环这个营,居然考核合格了!
他是怎么合格的?
御,器,射,力这几关考核,没有大量中三品乃至上三品,怎么可能合格?
简直是活见了鬼!
贾家,王家,吴家……
哪一家在京师都是巨无霸啊!
对付贾家族中一个小辈,后辈,居然没成?
遑论身后还有一个南安王府呢!
这算怎么回事?
贾琏此时笑的开怀。
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何在此时要面露笑容。
薛大傻子都会装傻充愣了。
贾琏心中觉得有些不妥,却还是潇洒一笑,拍拍手中折扇,笑道:“这事必有蹊跷,依我说,咱们竟不必急,王家和吴家比咱们急。就算南安王府,也是比咱们家急……”
贾珍冷哼一声。
他看不惯贾琏那副云淡风轻,事不关己的态度。
但贾珍也知道说的是事实。
这事吧,贾家还真没其余各家着急。
南安王府需要兵马将士和大量军械。
这也是说好了的东西。
南安王原本是郡王,和东平王,西宁王,北静王一样,取平安宁静之意。
四王都是异姓王,比如东平王姓穆,北静王姓水。
异姓封王,实为异数。
也是因战功卓着的缘故。
但不及贾源和贾演。
两位开国国公才是军中真正的大将重臣。
没有封王,是因为贾源和贾演力辞。
一门两王,还是亲兄弟,又掌实际兵权。
就算太祖肯封,贾源和贾演也不敢受。
四王也是降等袭封,到如今,其实只有北静王尚是王爵,其余三家这一代都降等袭爵了。
南安王刘钊只是私下俗称,其实是袭封三等公。
这位国公主持西南战事,所为何事一目了然。
无非是为了刷出战功,再获王爵传承。
大周的爵位,没有哪家是能世袭罔替。
哪怕是亲王皇子,下一代可能是郡王,也可能是宗室国公。
再下一代,直接断崖降成将军也有可能。
得看名声,才能,性格等各方面权衡。
如果是一个普通庸人,降一到二等都有可能。
若是庸才加上多行不轨,屡次违法犯禁……那降的就狠了。
比如贾赦,从国公直接降袭一等将军。
中间越过了国公两阶,侯三阶,伯三阶,子三阶,男三阶,整整五等十四阶。
这都不是断崖式降袭,可称是坠机式降袭了。
这种爵位降袭之法,好歹能使高门武勋保持向上之心。
毕竟有没有爵位完全是两码事。
南安王府这一次出手,还是因为西南战事不顺,急需人手和物资。
铩羽而归,王,贾,吴三家不会放弃。
贾家图的是产业银子。
王家和吴家图的是产业加增进自家在军中的实力。
南安王府也不可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