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正问安人:“都到这儿了,怎么又不去了?”安人回答:“走到这里,我浑身寒毛直竖,心里直打战。”宗正安慰道:“安人别怕,自古邪不压正,你跟在我后面就行。”于是两人相互壮着胆子,才迈进了园门。宗正拿着七星剑,其实也吓得腿脚发软,连宝剑都快拿不稳了。只听见安人的牙齿,像吃油酥豆一样咯咯作响。他们刚走到紫竹林中,突然一阵狂风刮来,灯笼被吹灭了,宗正吓得转身就跑。只听“乒”的一声,他知道安人摔倒了,但也顾不上看是谁,一口气跑出去,召集了许多佃户,点起火把灯笼,各自拿着扫帚、铁锄之类的工具,又跑回了花园。只见安人还躺在地上,宗正急忙上前查看,幸好她没有性命之忧,便让家人把她扶到上房休息。宗正和众佃户仗着人多胆子大,拿着火把、灯笼、扫帚、铁锄,一起涌进公子的房间。宗正走在前面,抬头一看,却没看到儿子的身影。
原来,春香进来呼喊的时候,宗焕章就吓得钻进了被窝,再加上他病体虚弱,很快就昏昏沉沉睡着了,所以大家没看到他。此时,房间里只有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坐在床上,一声不吭。宗正喝道:“你这个女子,到底是什么妖怪,为何来到我家书房,把我儿子弄到哪里去了?”白蟒女妖回应道:“你们这些人怎么毫无道理,擅自闯进女子的房间,还大呼小叫?”宗正说:“这里是我儿子读书的地方,你是哪里来的妖邪,败坏道德,伤害人身,还在这里喧宾夺主,难道一点廉耻都没有吗?”白蟒女妖说:“自古常言说得好,礼义生于富足,廉耻失于贫寒。你在新集镇被称为员外,富足是不用说了,可做事怎么毫无礼义道德呢?”宗正问:“你这个妖怪,凭什么说我无礼义道德?”白蟒女妖笑道:“员外,难道世上的几句俗语你都不知道吗?从古到今,为官的不进百姓家,哪有做父亲的却到儿子房里的道理?还有,男婚女配才是正理,你为什么要棒打人间美鸳鸯?”白蟒女妖理直气壮地说了一大通,把宗正员外说得哑口无言,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旁边站着一个叫油嘴阿二的佃户,平时就特别爱说笑话。今天听到宗正员外喊着捉妖怪,就跟着来看热闹。此时,他看到这个女子生得如此美貌,竟忘了捉妖怪这回事,还起了痴心妄想的念头。见员外不说话,他色胆包天,也不知道害怕,就对女子说道:“你既然和这里的小主人相好,人家老主人不愿意,要赶你走,你赖在这儿也没意思。况且这小主人已经定了亲事。凭你这容貌,还怕找不到好人家吗?要是不嫌弃,就跟我回去吧,我可是黄花大闺女都没定亲呢。”白蟒女妖听阿二说出这番话,勃然大怒,骂道:“你这大胆的畜生,竟敢胡言乱语,还不给我滚出去!”只见阿二直接跌倒在地,也没人碰他,他就像车轮一样,真的滚了出去。众人吓得连忙跟出去查看,只见油嘴阿二脸都摔肿了,像猪八戒一样。众人觉得好笑,宗员外便问大家:“别开玩笑了,你们看这个女子还坐在里面没走,我看她肯定是个妖怪。大家齐心协力,把她捆起来,我必有重赏。”那些佃户听了员外的话,各自拿着扫帚、铁锄、绳索之类的东西,一起呐喊着拥进书房。只见那女子坐在床上,全然不理会众人。众佃户正要上前捆绑,她朝着众人吹了几口气,这些佃户竟自己打起自己来,乱成一团。转眼间,书房就被打得天翻地覆,众佃户一个个头破血流。宗员外看到这场景,心里十分害怕,赶紧拔腿往外跑。只听女子又喊了一声“滚”,这些人就像狮子滚绣球一样,全都滚出了花园。宗员外见众人虽然受了伤,但幸好都没有丧命,就吩咐把园门关上,牢牢锁住。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到园里去。
宗员外夫妻二人十分思念儿子,又聘请僧道前来设坛捉妖。无奈这些捉妖的僧道都不是这个女子的对手,一个个被打得狼狈不堪。有的被打掉了门牙,有的被打瘸了腿,有的被打得头青面肿,有的法衣被撕破,都抱头鼠窜地逃命,连法器等东西都顾不上拿了。
又有一天,来了一个游方道人,不知道妖怪的厉害,便来见宗员外,表示要去捉拿此妖。宗正说:“这妖怪非常厉害,如果你能捉住,我自然会重谢;要是受了伤,我可不负责任。”道人说:“员外不必担心,别说这一两个小妖怪,就是再厉害的我也不怕。你还没见识过我的本事呢。之前在西山,有个水牛作怪,被我念动咒语就收伏了。”宗员外说:“既然如此,”便让人把园门打开,领着道人前去。还不到一顿饭的工夫,就见这个道人像落汤鸡一样,浑身散发着臭味滚了出来,脑袋也撞伤了。众佃户见了都发笑,道人羞愧难当,只好自己去河中洗浴。从此,更是没人敢过问这件事,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白蟒女妖,和宗公子在一起不知不觉已有两个月之久。见公子病重,她便日夜照顾,不忍心再伤害他,因为两人本就有前世的缘分。虽然园门被封锁,没人送茶送饭,但她会到各处寻找鲜果给公子维持生命。此时她自己也怀有身孕,从此便不再提报仇的事,就在园中安心修养。
再说吕纯阳,在长安打破酱缸救了那家人性命后,担心人们看到毒蛇会纠缠不休,自己难以脱身,便施展隐身法匆匆离开。一路上,他又做了许多治病救人、度化世人的事,这里无法一一详述。有一天,他来到山西,看到有一户人家乐善好施。家主姓周名全,每天在门口设粥厂,救济来往的贫苦之人,坚持了很久,从未懈怠。吕纯阳想要度化他,便化作一个游方道士来到周家门口。抬头一看,只见大门左边有一棵枯死多年的松树还没砍掉。吕纯阳就坐在树下,呼喊“布施”。周全看到一个穷道士坐在树下求布施,便急忙拿来斋饭给他。吕纯阳接过吃了一口,又吐了出来,对周老说:“我一时忘了,礼云:主人设,必正席先尝之。如今你施粥,也该如此,还是请您先尝。”周老见他吐出来的饭有些脏,就不肯尝,说:“就别说这些礼了。”吕纯阳说:“你既然不尝,我也不吃了,想必这粥里有毒。”说完,他站起身,端着这碗粥倒进了枯松的树洞里,又在树上一连画了两个字,然后离开周家走了。
当时,周全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过了一会儿,他惊讶地发现那棵枯死的松树竟然长出了叶子,而且枝繁叶茂。周全心中十分诧异,暗自琢磨:这个道士难道是神仙下凡来点化我的?他临走时在树上画了两个字,我得去看看写的是什么。于是走近一看,发现是两个“口”字,他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是吕纯阳大仙下凡度人。可惜自己有眼无珠,当时错过了,没吃下他那碗粥,不然说不定也能脱胎换骨,超升仙界,现在懊悔也来不及了。
再说吕纯阳离开周家后,来到了一座城池,这里是大同府。他走进城里,只见三街六市热闹非凡。来到一个市场时,看到一个卖席子的少年坐在那里哭泣。吕纯阳掐指一算,便知道这少年是个孝子。少年的母亲守寡多年,还体弱多病,他每天靠卖席子赚些微薄的收入,回家奉养母亲。可如今已经两天没有卖出去一张席子了,手中没钱,连母亲的日常饮食都成了问题,所以心中悲切。吕纯阳见他一片赤诚之心孝敬母亲,便想让他得到些金银,好能更好地奉养母亲,同时也有将来度他飞升成仙的打算。
吕纯阳走到没人的地方,摇身一变,化作一个身上流脓淌血、模样可怜的道士。他一边走一边哼哼着,来到卖席少年跟前,说道:“求你这位善士发发慈悲,今天天气太热了,希望你能借一张席子给我,让我在背阴的地方睡一会儿,养养身体。等我走的时候,一定归还。”少年满口答应,立刻揭下一张席子递给他,还帮他铺好,说:“道长,您到这里来歇着吧。”少年全然不嫌他脏,纯粹是出于方便他人的好心。道士睡了一会儿后,起身向少年道谢,然后离去。少年随后把席子卷起来。不一会儿,席子的捆扎处散发出奇异的香气,香气飘散,远近都能闻到,引得市场上的人纷纷前来观看。只见席子上印出一个道士的形象,和上八仙中的吕纯阳模样一模一样,香气正是从这画像中散发出来的。众人都争着要买这张席子,不一会儿,少年就卖得了一大笔银子。少年特意把道士铺过的那张席子留了下来,拿回家供在神龛上,以答谢吕祖对他的帮助之恩。
又有一天,吕纯阳走到一个热闹的集市。忽然,阴云密布,天空下起雨来。他急于避雨,赶忙跑到一户人家的门楼底下躲雨。这场雨下了好一会儿才停。吕纯阳走出屋檐,回头一看,竟发现这户人家有冲天的妖气。不知道这户人家姓甚名谁,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