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写道:
红日无光气障霾,纷纷戈戟两边排。
征鼙倒海翻江振,铁骑追风卷地来。
四斗五方旗影扬,九宫八卦阵门开。
奸雄童贯摧心胆,却似当年大会垓。
话说当日在宋江的阵中,前部先锋的三队军马如汹涌浪潮般赶过对阵,他们挥舞着大刀阔斧,奋勇厮杀,将童贯的三军人马打得大败亏输。童贯的军队如星落云散一般,死伤惨重,七零八落。军士们丢盔弃甲,抛金弃鼓,丢戟扔枪,战场上一片混乱,到处都是寻找亲人的呼喊声,他们折损了一万多兵马,不得不后退三十里,在那里扎下营寨。
吴用在阵中见好就收,敲响金锣,收回军队,并传令道:“暂且不要尽情追杀,只需略微给他们一点教训,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梁山泊的人马于是都撤回山寨,各自献功请赏。
且说童贯吃了这一场败仗,折损了不少人马,赶忙扎下寨栅安歇。他心中忧愁烦闷,便召集众将商议对策。酆美和毕胜两位大将说道:“枢相不必担忧!这伙贼寇得知官军到来,提前精心摆布下这座阵势。官军刚到,对他们的虚实并不了解,所以才中了贼人的奸计。想来这伙草寇,不过是倚仗着山势,多设些军马,虚张声势罢了。这次只是一时失了地利。我们暂且重新整顿训练马步将士,停歇三日,让大家养足锐气,将息好战马。三日后,把全部军将分成如同长蛇般的阵势,全部由步军冲杀过去。此阵就像常山上的蛇,攻击它的头部,尾部就会回应;攻击它的尾部,头部就会回应;攻击它的中部,头部和尾部都会回应,各部分都要连络不断。用此阵与贼寇决一死战,必定能立大功。” 童贯听后,觉得此计甚妙,正合自己心意,便立即传下将令,整肃三军,加紧训练。
到了第三日五更时分,军中开始做饭,军将们饱餐一顿。马匹披上皮甲,士兵们穿上铁铠,人人手持大刀阔斧,弓弩都上好弦,准备出征。真是:枪刀流水急,人马撮风行。大将酆美、毕胜一马当先,引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梁山泊杀去。八路兵马分列左右,前面派出三百铁甲哨马,前去探路。
不一会儿,哨马回来向童贯的中军报告说:“前日的战场上,一个敌军也没见到。” 童贯听后心中生疑,亲自来到前军,问酆美和毕胜:“退兵如何?” 酆美回答道:“万万不可生退心,只管向前冲突。长蛇阵已经摆定,有什么可怕的?” 官军于是继续前行,一直来到水泊边,却依旧不见一个敌军的影子。只见隔水茫茫荡荡,到处都是芦苇,还冒着烟火。远远望去,水浒寨的山顶上,一面杏黄旗在那里随风招展,除此之外,不见任何动静。
童贯与酆美、毕胜勒住马,站在万军之前,远远地看到对岸水面上的芦林中,有一只小船。船上有一个人,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斜倚着船,背对着岸,独自在西边钓鱼。童贯的步军隔着岸大声问那渔人:“贼寇在哪里?” 那渔人却一声不吭。童贯便叫军中擅长射箭的人放箭。两骑马直逼岸边滩头,在靠近水边的地方兜住马,搭弓上箭,朝着那渔人后心嗖地一箭射去。那枝箭正好射到箬笠上,只听 “当” 的一声响,箭便落入水中。另一个马军也射出一箭,正中蓑衣,同样 “当” 的一声,箭也掉进水里。这两个马军可是童贯军中最擅长射箭的,他们见状大吃一惊,赶忙勒回马,上前欠身向童贯禀报道:“两箭都射中了,可就是射不透,不知他身上穿着什么。”
童贯不信,又拨出三百能射硬弓的哨路马军,在滩头摆开阵势,一齐朝着那渔人放箭。乱箭纷纷射去,那渔人却不慌不忙。很多箭都落入水中,也有一些射中了船。但凡是射在蓑衣和箬笠上的箭,都纷纷掉落水里。童贯见射不死他,便差遣会水的军汉,脱掉衣甲,下水去捉那渔人。立刻有三五十人跳进水里,朝着小船游去。那渔人听到船尾有水声,知道有人来了,却不慌不忙,放下鱼竿,拿起棹竿扛在身边。靠近船的人,他一棹竿一个,有的打在太阳穴上,有的打在脑袋上,有的打在面门上,都被打下水去。后面的人见沉了几个,便赶忙游回岸上,去寻找自己的衣甲。
童贯见此情景,怒不可遏,下令拨五百军汉下水,一定要抓住这个渔人,谁敢回来就一刀两段。五百军人脱掉衣甲,大喊一声,一齐跳下水里,朝着小船游去。那渔人掉转船头,指着岸上的童贯大骂道:“乱国贼臣,害民的禽兽!还敢来这里送死,真是不知死活!” 童贯气得暴跳如雷,喝令马军放箭。那渔人却呵呵大笑,说道:“看啊,那边有军马到了!” 他用手指了指,随后扔掉蓑衣和箬笠,翻身潜入水底。那五百军汉刚游到船边,只听得他们在水中乱叫,接着都沉了下去。原来,这个渔人正是浪里白跳张顺。他头上的箬笠,外面是箬叶包裹,里面却是铜打的;蓑衣里面,是一片熟铜打造而成,穿在身上就像龟壳一样,怪不得箭矢射不进去。张顺潜入水底后,拔出腰刀,只顾朝着那些军汉排头戳去,一时间血水翻滚。有几个机灵的赶忙游开,才捡回了性命。童贯在岸上看得目瞪口呆,身边有一员将领指着山顶说道:“山顶上那把黄旗,正在那里晃动。”
童贯定睛看去,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众将也都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酆美说:“把三百铁甲哨马分成两队,让他们去两边山后侦察,看看是什么情况。” 两队哨马刚到山前,只听得芦苇中一声轰天雷炮响起,顿时火烟弥漫,一片混乱。两边哨马赶忙回来报告:“有伏兵!” 童贯在马上大惊失色。酆美、毕胜连忙在两边派人传令,让军士们不要乱动,数十万军都拔刀在手。前后飞马来报:“如有擅自逃走的,立即斩首!” 这才勉强稳住了三军人马。
童贯与众将立马观望,只见山背后鼓声震天,喊杀声一片,早有一彪军马如猛虎出山般飞奔而来,都打着黄旗,当先有两员骁将领兵。这队军马是何等整齐,好似:
黄旗拥出万山中,烁烁金光射碧空。
马似怒涛冲石壁,人如烈火撼天风。
鼓声震动森罗殿,炮力掀翻泰华宫。
剑队暗藏插翅虎,枪林飞出美髯公。
两匹黄鬃马上,端坐着两员英雄头领,上首是美髯公朱仝,下首是插翅虎雷横,他们带领着五千人马,直朝着官军杀来。童贯连忙命令大将酆美、毕胜上前迎敌。二人领命后,立刻纵马挺枪出阵,大骂道:“你们这些无端草贼,还不赶紧投降,更待何时!” 雷横在马上大笑,喝道:“匹夫,死到临头还不自知,竟敢与我决战!” 毕胜勃然大怒,拍马挺枪,直取雷横,雷横也持枪相迎。两匹马交错在一起,兵器相互碰撞,二将大战二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酆美见毕胜久战不能取胜,便拍马舞刀,冲过去助战。朱仝见状,大喝一声,飞马轮刀,与酆美战在一处。四匹马,两对儿,在阵前杀得难解难分,童贯在一旁看得不住喝彩。
战到激烈处,只见朱仝、雷横故意卖了个破绽,拨回马头,朝着本阵跑去。酆美、毕胜二将哪里肯舍,拍马紧追。对阵的军队见状,齐声呐喊,朝着山后跑去。童贯大喊着让士兵们尽力追赶,过了山脚。只听得山顶上画角齐鸣,众军抬头望去,只见前后两个炮直飞上天。童贯知道有伏兵,赶忙约束住军马,让大家不要追赶。
这时,只见山顶上那把杏黄旗又出现了,上面绣着 “替天行道” 四字。童贯绕到山那边观看,只见山头上一簇五彩绣旗分开,显出了郓城县的盖世英雄、山东呼保义宋江。宋江背后,是军师吴用、公孙胜,以及花荣、徐宁等众多好汉。童贯见了,怒火中烧,立刻派人马上山去捉拿宋江。大军人马分成两路,正要上山,只听得山顶上鼓乐喧天,众好汉都在大笑。童贯心中的怒火更盛,咬碎了口中牙齿,喝道:“这贼寇竟敢戏弄我!我定要亲自擒住这厮。” 酆美赶忙劝谏道:“枢相,他们必定有计谋,您不可亲临险地。暂且请回军,等明日再打听清楚虚实,方可进兵。” 童贯却道:“胡说!事已至此,怎能退军!传令星夜与贼寇交锋,如今已经见到贼寇,绝不能退。”
话还没说完,只听得后军传来阵阵呐喊。探子飞马来报:“正西山后,突然冲出一彪军来,把后军冲得七零八落。” 童贯大惊失色,带着酆美、毕胜,急忙回去救应后军。这时,东边山后鼓声响处,又飞出一队人马。一半是红旗,一半是青旗,簇拥着两员大将,带领着五千军马杀了过来。那红旗军跟着红旗,青旗军跟着青旗,队伍十分整齐。但见:
对对红旗间翠袍,争飞战马转山腰。
日烘旗帜青龙见,风摆旌旗朱雀摇。
二队精兵皆勇猛,两员上将最英豪。
秦明手舞狼牙棍,关胜斜横偃月刀。
红旗队里的头领是霹雳火秦明,青旗队里的头领是大刀关胜。二将在马上大声喝道:“童贯,还不早早纳下首级!” 童贯怒不可遏,立刻让酆美去战关胜,毕胜去斗秦明。童贯见后军喊杀声越来越紧,又下令鸣金收军,暂且不要恋战,赶紧撤退。朱仝、雷横率领黄旗军又杀了过来,两下夹攻,童贯的军兵顿时大乱。酆美、毕胜保护着童贯,拼命逃命。
正跑着,斜刺里又飞出一彪人马,拦住去路,双方立刻厮杀起来。这队军马,一半是白旗,一半是黑旗,黑白旗中,也簇拥着两员虎将,带领着五千军马。这队军同样十分整齐。但见:
炮似轰雷山石裂,绿林深处显戈矛。
素袍兵出银河涌,玄甲军来黑气浮。
两股鞭飞风雨响,一条枪到鬼神愁。
左边大将呼延灼,右手英雄豹子头。
黑旗队里的头领是双鞭呼延灼,白旗队里的头领是豹子头林冲。二将骑在马上,威风凛凛地大声喝道:“奸臣童贯,你还想逃到哪里去?趁早前来受死!” 说罢,一马当先,直接冲入官军阵中。睢州都监段鹏举赶忙上前,迎战呼延灼;洳州都监马万里则拦住林冲厮杀。这马万里与林冲刚交手没几个回合,便感到气力不支,正打算逃走,林冲大喝一声,马万里顿时慌了手脚,被林冲一矛戳中,从马上坠落身亡。段鹏举见马万里被林冲刺死,无心再战,隔开呼延灼的双鞭,猛地拨转马头便逃。呼延灼则奋勇追赶,两军陷入混战。
童贯此时只想着赶紧夺路而逃。就在这时,只听得前军传来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山背后突然冲出一彪步军,径直杀向战场中央。为首的是一个和尚和一个行者,他们率领着军兵,大声呼喊:“休要让童贯跑了!” 那和尚平日里不诵经礼忏,却偏爱舞刀弄棒,单名鲁智深,江湖人称花和尚;这行者曾在景阳冈打虎,在水浒寨中也是赫赫有名的英雄,正是行者武松。鲁智深舞动着一条禅杖,武松挥舞着两口戒刀,气势汹汹地杀入阵中。这二人的勇猛,有《西江月》为证:
鲁智深一条禅杖,武行者两口钢刀。钢刀飞出火光飘,禅杖来如铁炮。
禅杖打开脑袋,钢刀截断人腰。两般兵器不相饶,百万军中显耀。
童贯的众军被鲁智深和武松引领的步军一阵冲击,顿时阵脚大乱,四分五落。官军前无去路,后无退路,童贯只得带着酆美、毕胜,奋力冲破重围,杀出血路,逃到山背后。他们刚刚喘了口气,又听到炮声震天,战鼓齐鸣,只见两员猛将一马当先,率领着一簇步军拦住了去路。但见这些人:
人人勇欺子路,个个貌若天神。钢刀铁槊乱纷纷,战鼓绣旗相称。
左手解珍出众,右手解宝超群。数千铁甲虎狼军,搅碎长蛇大阵。
原来是步军头领解珍、解宝,他们各自手持五股钢叉,带领步军杀入阵内。童贯的人马根本无法抵挡,只能再次突围逃窜。此时,五面的马军和步军一起追杀过来,官军被打得星落云散。酆美和毕胜全力保护着童贯逃跑。解珍、解宝兄弟二人,挺着钢叉直冲到童贯马前,童贯惊慌失措,急忙拍马向斜刺里逃去。背后酆美、毕胜赶忙追来救应,又有唐州都监韩天麟、邓州都监王义赶来,四人合力杀出了战场中心。
他们刚向前走了一段路,还没来得及喘息,只见前面尘土飞扬,喊杀声连天,绿茸茸的林子里,又飞出一彪人马。当先两员猛将,拦住了去路。这两员猛将是谁呢?但见:
一个开山大斧吞龙口,一个出白银枪蟒吐梢。
一个咬碎银牙冲大阵,一个睁圆怪眼跃天桥。
一个董平紧要拿童贯,一个舍命争先是索超。
原来是双枪将董平、急先锋索超,二人二话不说,飞马直取童贯。王义挺枪迎敌,却被索超手起斧落,砍死于马下。韩天麟赶来救援,也被董平一枪刺死。酆美和毕胜拼死保护着童贯,策马逃命。此时,四下里金鼓乱响,童贯根本不知道是哪里的军队杀了过来。
童贯催马上坡查看,只见四面八方,四队军马杀来,两侧还有两队步军,形成了栲栳圈、簸箕掌般的包围之势,梁山泊的大队军马如潮水般汹涌杀来。童贯的军马顿时如风落云散,东零西乱。正看着,山坡下涌出一簇人马,童贯认出旗号,原来是陈州都监吴秉彝、许州都监李明。这两人带着一些断枪折戟的败残军马,躲到琳琅山。看到童贯招呼,正准备上坡,急忙整顿人马。这时,山侧又传来喊声,一彪人马冲了出来,两面认旗迎风招展,马上两员猛将各执兵器,朝着官军飞奔而来。这两人是谁呢?有《临江词》为证:
盔上长缨飘火焰,纷纷乱撒猩红。胸中豪气吐长虹。战袍裁蜀锦,铠甲镀金铜。
两口宝刀如雪练,垓心抖擞威风。左冲右突显英雄。军班青面兽,史进九纹龙。
这两员猛将正是杨志和史进,他们骑着马,挥舞着刀,正好截住吴秉彝和李明厮杀。李明挺枪上前与杨志搏斗,吴秉彝则手持方天戟与史进对战。两对人在山坡下你来我往,盘旋交锋,各自施展平生所学的武艺。童贯在山坡上勒住马,紧张地观看着战局。四个人大约斗了三十多个回合,吴秉彝用戟朝着史进的心坎猛戳过去,史进敏捷一闪,那枝戟从肋窝旁刺了个空。吴秉彝连人带马向前冲来,史进手起刀落,只见一道血光闪过,吴秉彝的脑袋连着头盔一起滚落马边,他当场死于坡下。李明见同伴先折损了一个,正打算拨转马头逃走,杨志大喝一声,吓得李明魂飞魄散,胆战心惊,手中的枪都拿不稳了。杨志趁机将刀从李明头顶劈下,李明一闪,刀砍在了马的后胯上。那马后蹄一软,将李明掀下马来。李明丢了手中的枪,正准备逃跑,杨志眼疾手快,又是一刀,正中李明。可怜李明半生为官,就这样一命呜呼。杨志和史进追杀败军,如同砍瓜切菜一般。
童贯和酆美、毕胜在山坡上看到这一幕,吓得不敢下山,一时不知所措。三人商量道:“这样下去,怎么杀得出去?” 酆美说:“枢相您先宽心,小将看到正南方向,还有大队官军驻扎在那里,旗幡不倒,或许可以救援我们。毕都统您保护枢相在山头,我杀开一条血路,去搬那支军马前来,保护枢相出去。” 童贯说:“天色已晚,你要见机行事,快去快回。” 酆美提着大杆刀,飞马冲下山,杀开一条路,直奔南边。到了那队军马处,原来是嵩州都监周信,他把军兵团团摆定,正死命抵抗。周信看到酆美赶来,便将他接入阵内,问道:“枢相在哪里?” 酆美说:“就在前面山坡上,正等着你们这枝军马去救援,赶紧杀出去。事不宜迟,马上出发。” 周信听后,立刻传令,让马步军兵相互照应,不要乱了队伍,齐心协力。两员大将在前,众军呐喊助威,朝着山坡杀来。
他们刚走了一箭之地,斜刺里杀出一枝军队,酆美舞刀迎敌,一看原来是睢州都监段鹏举,三人会合后,一起杀到山坡下。毕胜赶忙下坡迎接,见到童贯后,大家一起商议:“今晚就杀出去,还是等到明天再行动?” 酆美说:“我们四人拼死保护枢相,今晚就杀出重围,才能摆脱贼寇。”
眼看着夜色渐深,只听得四周喊声不断,金鼓齐鸣。大约二更时分,星月光亮,酆美一马当先,众军官簇拥着童贯在中间,一起全力冲下山坡。只听到四下里乱喊:“不要让童贯跑了!” 众官军朝着正南路拼命冲杀。混战到四更左右,终于杀出了战场中心,童贯在马上双手合十,对着天地神明行礼道:“谢天谢地!终于逃脱这场大难!” 于是催促军队赶紧离开,向济州方向奔去。
童贯等人还没来得及高兴太久,只见前面山坡边火把不计其数,背后喊声又起。在火把的光亮中,只见两员好汉手持朴刀,簇拥着一员骑着白马的英雄大将,那大将手持一条点钢枪。此人是谁呢?有《临江仙》词一首为证:
马步军中惟第一,偏他数内为尊。上天降下恶星辰。眼珠如点漆,面部似镌银。
丈二钢枪无敌手,独骑战马侵寻。人材武艺两绝伦。梁山卢俊义,河北玉麒麟。
原来,马上的英雄大将正是玉麒麟卢俊义,马前两个使朴刀的好汉,一个是病关索杨雄,一个是拚命三郎石秀。他们在火把光中,带领着三千多人,精神抖擞地拦住了去路。卢俊义在马上大喝道:“童贯,还不下马受缚,更待何时!” 童贯听了,对众人说:“前有伏兵,后有追兵,这可如何是好?” 酆美说:“小将舍命一战,以报枢相。你们众官要紧保枢相,夺路向济州逃去,我来挡住这伙贼寇。” 酆美拍马舞刀,直奔卢俊义。两马相交,没斗几个回合,卢俊义用枪轻轻一逼,挡开大刀,趁机抢身过去,一把抓住酆美的腰,一脚蹬开战马,将酆美活捉了过去。杨雄、石秀赶忙上前接应,众军一拥而上,将酆美横拖倒拽地捉走了。毕胜和周信、段鹏举舍命保护童贯,奋力冲杀拦路的军兵,边战边逃。背后卢俊义紧追不舍。童贯的败军就像丧家之犬、漏网之鱼,匆匆忙忙地逃窜。天亮后,终于摆脱了追兵,朝着济州方向逃去。
他们正走着,前面山坡背后,又冲出一队步军。这些军兵都穿着铁掩心甲,戴着绛红罗头巾,为首的是四员步军头领。这四人究竟是谁呢?但见:
黑旋风持两把大斧,丧门神仗一口龙泉。项充、李衮在傍边,手舞团牌体健。
斩虎须投大穴,诛龙必向深渊。三军威势振青天,恶鬼眼前活见。
李逵双手挥舞着两把板斧,鲍旭手持一口宝剑,项充、李衮则各自舞动蛮牌相互掩护,他们好似一团燃烧的烈火,从地面迅猛滚来,所到之处,官军瞬间被冲击得七零八落,四下奔逃。童贯与众将只能边战边退,一心只求保住性命。李逵径直冲入马军队列之中,瞅准段鹏举的战马,一斧砍向马腿。那马腿被砍断,段鹏举连人带马摔倒在地。李逵顺势补上一斧,劈开了他的脑袋,紧接着又一斧,砍断了他的咽喉,段鹏举当场毙命。
且说那些残败的官军好不容易逃向济州,此时他们的模样十分狼狈,头盔歪歪斜斜地挂在耳边,护项也只能勉强遮住半张脸,马步三军都已精疲力竭,人困马乏。当他们奔到一条溪边时,军马纷纷前去饮水。就在这时,只听对溪传来一声炮响,箭矢如漫天飞蝗般朝着他们射来。官军急忙向溪岸奔去,只见树林边突然转出一彪军马。为首的马上有三位英雄,他们是何等模样?但见:
铜铃奋勇敢争征,飞石飞叉众莫能。
二虎相随没羽箭,东昌骠骑是张清。
原来,这正是没羽箭张清和龚旺、丁得孙,他们带领着三百多骑马军。这一队骁勇的马军,人人都戴着铜铃面具,插着雉尾红缨,手持轻弓短箭,肩扛绣旗花枪,三位将领一马当先,朝着官军迅猛冲来。嵩州都监周信见张清的军马人数不多,便上前迎战。毕胜则保护着童贯继续逃窜。周信纵马挺枪,迎面而上。只见张清左手握住长枪,右手做出类似招宝七郎的姿势,口中大喝一声:“着!” 一颗石子朝着周信的鼻凹飞去,正中目标。周信顿时翻身落马。龚旺、丁得孙迅速从旁边飞驰而来,用手中的两条叉戳住周信的咽喉。可怜周信,如同霜打了边地的衰草,雨击了上林的花朵,当场死在马下。童贯只能与毕胜拼命逃命,不敢进入济州城,带着败残的军马,连夜朝着东京逃去。一路上,他们收拢那些逃难的军马,安营扎寨。
原来,宋江为人仁义,一直心怀归顺朝廷的想法,因此并不愿赶尽杀绝。他担心众将不肯罢休,继续追杀童贯,便急忙派戴宗传达命令,告知各位头领,让各路的军马步卒都收兵回山寨请功。于是,各处响起鸣金之声,收军回营。鞍上的将领们纷纷敲响金镫,步行的士卒们齐声高唱凯歌,大家纷纷回到梁山泊,一同返回宛子城。宋江、吴用、公孙胜先回到水浒寨中的忠义堂上坐下,让裴宣查验每个人的功劳和赏赐。卢俊义活捉了酆美,将他押解到山寨,酆美跪在堂前。宋江亲自为他解开绳索,请他进入堂内上座,并亲自捧杯,向他陪话、敬酒,为他压惊。众头领也都来到堂上。这一天,山寨杀牛宰马,重重犒赏三军。宋江留酆美住了两天,为他准备好鞍马,送他下山。酆美十分高兴。宋江向他陪话道:“将军,在阵前阵后多有冒犯,还望您多多恕罪!我们宋江等人本无反意,一心只想归顺朝廷,为国家效力,只是被那些不公不法的人逼迫至此。希望将军回到朝廷后,能为我们美言几句,从中调解。倘若日后我们能重见天日,得到朝廷的恩宠,定当生死不忘将军的大德。” 酆美拜谢宋江不杀之恩,随后启程下山。宋江还派人一直将他送出边界。酆美回到京城的事情,这里暂且不表。
宋江回到忠义堂上,再次与吴用等众头领商议。原来,此次能够成功运用十面埋伏之计,全是吴用精心谋划、巧妙布置的结果,这一战把童贯吓得胆寒心碎,估计梦里都会害怕。童贯带来的大军,三成都折损了两成。吴用说道:“童贯回到京师,必定会向官家奏明此事,官家怎会不再派兵前来?我们必须派一个人,直接前往东京打探虚实,然后回报山寨,以便我们提前做好准备。” 宋江道:“军师所言极是,正合我意。只是在众弟兄中,不知谁愿意前往?” 这时,只见坐席之中有一人回应道:“兄弟我愿意前往。” 众人一看,都说道:“此事非得他去不可,他定能办成大事。”
正是这个人前往东京,将会引发一系列事件,使得济州城外打造出数百只艨艟战船,梁山泊中增添万余石军粮米麦。正所谓:冲阵马亡青嶂下,戏波船陷绿蒲中。那么,梁山泊中究竟是谁前去打探消息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