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欲的缘由本就平常,世间万物,有情有欲乃自然之事。佛门沙门中众多修炼之士,断绝欲望、忘却情感便是参禅之道。需专心致志,意志坚定,做到一尘不染,心境如同明月高悬于天。修行过程中莫要犯错,待功行圆满,便可成为大觉金仙。
话说三藏师徒几人挣脱了欲望的罗网,跳出了情感的牢笼,继续骑马西行。走了许久,又到了夏末秋初之时,阵阵新凉扑面而来,沁人心脾。但见:
急雨刚刚停歇,暑气渐渐消散,一片梧桐叶飘落,仿佛在提醒着秋天的到来。夜晚的莎径上,萤火虫闪烁飞舞,月光下,蟋蟀声声鸣叫。带露的黄葵悄然绽放,红蓼遍布沙汀。蒲柳率先凋零,寒蝉应和着节气鸣叫。
三藏正在赶路,忽然看到一座巍峨高山,山峰直插碧空,简直能触摸星辰、遮蔽日月。长老心中不禁害怕起来,对悟空说道:“你看前面这座山,高耸入云,也不知道有没有路可以通行。” 行者笑着说:“师父,您这说的是什么话。自古道:‘山再高,也有行人的道路;水再深,也有渡船的人。’怎么会没有路呢?您放心往前走便是。” 长老听了,转忧为喜,脸上露出笑容,挥鞭策马,径直朝高岩走去。
没走几里路,便看见一位老者。这老者鬓发蓬松,白发飘飘;胡须稀疏,银丝晃动;脖子上挂着一串佛珠,手里拄着一根龙头拐杖。他远远地站在山坡上,高声呼喊:“往西去的长老,请暂且停下骏马,拉紧缰绳。这山上有一伙妖魔,把世间的人都快吃光了,可千万不能再往前走!” 三藏听了,大惊失色。一来马脚下道路不平,二来坐的雕鞍不稳,“扑通” 一声,从马上摔了下来,挣扎了几下,却站不起来,只能躺在草丛里呻吟。行者赶忙上前扶起他,说道:“别怕,别怕!有我在呢!” 长老说:“你听那高岩上的老者说,这山上有伙妖魔,把世上的人都吃光了,谁敢去问个究竟?” 行者说:“您先在这儿坐着,我去问问他。” 三藏说:“你的模样长得丑,说话又粗俗,我怕你冲撞了他,问不出实情。” 行者笑着说:“那我变个俊俏点儿的模样去问他。” 三藏说:“你变来我看看。” 好个大圣,捻着诀,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只见他眉清目秀,头圆脸正,一举一动都透着文雅的气质,开口说话也没有粗俗的言辞。他抖了抖身上的锦衣直裰,迈着步子走上前,对唐僧说:“师父,我变得怎么样?” 三藏见了,十分高兴,说道:“变得好!” 八戒在一旁说道:“怎么不好!只是把我们都比下去了。我老猪就算在地上滚个两三年,也变不出这般俊俏的模样!”
好个大圣,离开众人,径直走到老者面前,躬身说道:“老公公,贫僧向您问好了。” 那老儿见他生得俊雅,年纪轻轻,身姿轻盈,便似答非答地回了个礼,还伸手摸了摸他的头,笑嘻嘻地问道:“小和尚,你从哪里来呀?” 行者说:“我们是从东土大唐来的,特意前往西天拜佛求经。刚到这里,就听公公您说有妖怪,我师父胆子小,害怕得很,所以让我来问问:到底是什么妖精,竟敢在这儿拦路抢劫!麻烦公公详细地跟我说一说,我好把它贬到别处去。” 那老儿笑着说:“你这小和尚年纪小,不懂事,说话也不靠谱。那妖魔神通广大得很,你怎么敢说把它贬走!” 行者笑着说:“听您这话,好像还护着它,您肯定和它有亲戚关系,或者是紧邻好友。不然,怎么长它的威风,不肯痛痛快快地说出它的来历?” 公公点头笑道:“这和尚还挺会耍嘴皮子!想来是跟着你师父四处游历,学了些法术,也许会驱邪缚鬼,给人家镇宅降魔,不过你还没碰到过真正厉害的妖怪吧!” 行者问:“怎么个厉害法?” 公公说:“那妖精只要一封书信送到灵山,五百罗汉都会来迎接;一张便签送到天宫,十一大曜个个都敬重它。四海龙王曾和它称兄道弟,八洞神仙常与它聚会。十殿阎君和它称兄道弟,各地的社令、城隍都把它当贵宾好友。”
大圣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伸手扯着老者说:“别说了!别说了!那妖精就算和我这小后生称兄道弟、做朋友,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要是知道我小和尚来了,它连夜就得搬走!” 公公说:“你这小和尚别胡说!没大没小的!哪个神仙会是你的后生小厮?” 行者笑着说:“实不相瞒,我小和尚祖籍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姓孙,名悟空。当年我也曾做过妖精,干过一番大事。有一次因为和众妖魔聚会,多喝了几杯酒,睡着了,梦中见两个人拿着批文来勾我去阴司。我当时一怒之下,拿起金箍棒打伤了鬼判,吓倒了阎王,差点把森罗殿都掀翻了。吓得那掌案的判官赶紧拿纸,十殿阎王都签名画押,求我饶了他们,还情愿给我当后生小厮。” 那公公听了,说道:“阿弥陀佛!这和尚说这种过头话,怕是再也长不大了。” 行者说:“老官儿,像我这般模样,也够大的了。” 公公问:“你今年几岁了?” 行者说:“你猜猜看。” 老者说:“大概七八岁吧。” 行者笑着说:“有一万个七八岁呢!我把原来的模样给你看看,你可别见怪。” 公公问:“怎么还有另一个模样?” 行者说:“不瞒你说,我小和尚有七十二般变化,也就有七十二副嘴脸。”
那公公不懂行者的意思,还一个劲儿地问。行者便把脸一抹,立刻现出本相,龇牙咧嘴,两股通红,腰间系着一条虎皮裙,手里拿着一根金箍棒,站在石崖之下,活脱脱像个雷公。那老者见了,吓得脸色惨白,腿脚发软,站都站不稳,“扑通” 一声摔倒在地。好不容易爬起来,又差点绊倒。大圣上前说道:“老官儿,别害怕。我们虽是山中人,可心地善良。别怕!别怕!刚才承蒙您好心,告诉我们有妖魔。到底有多少妖怪,麻烦您再详细说说,我好感谢您。” 那老儿战战兢兢,说不出话来,又假装耳聋,一句话都不回应。
行者见他不说话,便转身回到山坡。长老问:“悟空,你回来了?问得怎么样?” 行者笑着说:“没事儿!没事儿!西天就算有一两个妖精,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这里的人胆子小,把它们说得太厉害了,自己吓自己。放心,有我在!” 长老问:“你有没有问他这里是什么山,什么洞,有多少妖怪,哪条路能通到雷音寺?” 八戒在一旁说:“师父,您别怪我多嘴。要是比变化、耍心眼、捉弄人,我们三五个都比不上师兄;可要是论老实,就算把师兄他们排成一队,也比不上我。” 唐僧说:“正是!正是!你还算老实。” 八戒说:“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问了两句,稀里糊涂的就跑回来了。还是让我老猪去问个明白。” 唐僧说:“悟能,你可要小心点儿。”
好个呆子,把钉耙别在腰间,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皂直裰,扭扭捏捏地朝山坡走去,对老者喊道:“公公,向您行礼了。” 那老儿见行者走了,才拄着拐杖勉强站起来,战战兢兢地正要走,忽然看见八戒,更加惊恐地说:“哎呀!我今晚做了什么恶梦,怎么碰上这伙恶人!前面那个和尚虽然丑,好歹还有三分人的模样;可这个和尚,怎么长着个碓梃嘴,蒲扇般的耳朵,铁片似的脸,鬃毛一样的颈项,一点儿人气都没有!” 八戒笑着说:“你这老公公真不会说话,还爱挑人毛病。你看我怎么了?虽然丑了点,可耐看呀,再过一会儿就变俊了。” 那老者见他能说人话,只好开口问他:“你从哪里来的?” 八戒说:“我是唐僧的第二个徒弟,法名叫悟能八戒。刚才先问您的,叫悟空行者,是我师兄。师父怪他冲撞了您,没问出实情,所以特意让我来恭敬地问问您。这里到底是什么山?什么洞?洞里到底有什么妖怪?哪条路是往西去的大路?麻烦您给指个路。” 老者问:“你可老实?” 八戒说:“我这辈子都不敢说半句假话。” 老者说:“你可别像刚才那个和尚,油嘴滑舌地瞎纠缠。” 八戒说:“我不会像他那样。”
公公拄着拐杖,对八戒说:“这座山叫八百里狮驼岭,中间有个狮驼洞,洞里有三个魔头。” 八戒啐了一声:“你这老儿也太多心了!就三个妖魔,还费这么大劲来报信!” 公公问:“你不怕吗?” 八戒说:“不瞒你说:这三个妖魔,我师兄一棍子就能打死一个,我一钯就能筑死一个;我还有个师弟,他一降妖杖也能打死一个。三个都打死了,我师父就能过去了,这有什么难的!” 那老者笑着说:“你这和尚不知天高地厚!那三个魔头,神通广大得很呢!他手下的小妖,南岭上有五千,北岭上有五千;东路口有一万,西路口有一万;负责巡逻放哨的有四五千,把门的也有一万;烧火做饭的不计其数,打柴的也多得数不清:总共算起来有四万七八千。这些可都是有名有姓、带着腰牌的,专门在这儿吃人。”
那呆子听了这话,吓得浑身发抖,赶紧跑回来,走到唐僧身边,也不说话,先把钉耙放下,在那儿解手。行者见了,喝道:“你不回话,蹲在那儿干什么?” 八戒说:“吓出尿来了!现在也别说别的了,我们还是趁早各自逃命去吧!” 行者说:“你这个呆子!我去问信就不害怕,你去问就吓得慌了神!” 长老问:“到底怎么样?” 八戒说:“那老儿说:这座山叫八百里狮驼山,中间有个狮驼洞,洞里有三个老妖,还有四万八千小妖,专门在那儿吃人。我们要是靠近山边,就成了它们嘴里的食物了。根本别想过去!” 三藏听了,吓得浑身发抖,毛骨悚然,对行者说:“悟空,这可怎么办?” 行者笑着说:“师父放心,没什么大不了的。想必这里就算有几个妖精,也是因为这里的人胆子小,把它们说得这么厉害,自己吓唬自己。有我在呢!” 八戒说:“哥哥,你说的什么话!我和你不一样:我问的都是实话,绝无半点虚假。这满山满谷都是妖魔,我们怎么往前走?” 行者笑着说:“你这呆子!别自己吓自己!要是真有满山满谷的妖魔,老孙我只需一路棍棒,半夜就能把它们打得干干净净!” 八戒说:“别吹牛了!别吹牛了!别说大话!那些妖精光是点名,恐怕都得点个七八天,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打得干净?” 行者说:“那你说怎么打?” 八戒说:“就算你能抓住它们、捆住它们,或者用定身法定住它们,也没这么快。” 行者笑着说:“用不着抓、捆、定身这些办法。我把这棍子两头一拉,就能变长到四十丈;一晃,就能变粗到八丈围圆。往山南一滚,能滚死五千;往山北一滚,又能滚死五千;从东往西一滚,只怕四五万妖魔都得被碾成肉泥烂酱!” 八戒说:“哥哥,要是像你说的这样,像擀面一样打,说不定二更天就能打完。” 沙僧在一旁笑着说:“师父,有大师兄这么厉害的神通,还怕什么!请上马赶路吧。” 唐僧见他们讨论降妖的手段,无奈之下,只好放宽心,上马继续前行。
师徒几人正往前走,却发现刚才报信的老者不见了。沙僧说:“他肯定就是妖怪,故意借着妖魔的威风来传信,吓唬我们呢。” 行者说:“别着急,等我去看看。” 好个大圣,纵身一跳,跳上高峰,四处张望,却不见老者的踪迹。他急忙转过身,只见半空中彩霞闪烁,光芒耀眼,仔细一看,原来是太白金星。行者飞到金星身边,伸手拉住他,嘴里不停地喊着他的小名:“李长庚!李长庚!你太狡猾了!有什么话,当面说就好了,干嘛扮成山林里的老头,来吓唬老孙我!” 金星赶忙行礼说道:“大圣,报信来晚了,还请您别怪罪!别怪罪!这魔头确实神通广大,势力强大。您只能凭借挪移变化的本领和乖巧的机谋,或许才能过去;要是稍有懈怠,可就真的难以通行了。” 行者道谢说:“多谢!多谢!这里确实难走,希望老星能到天界跟玉帝说一声,借些天兵来帮帮老孙。” 金星说:“行!行!行!只要您带个口信过去,就算要十万天兵也没问题。”
大圣告别了金星,按下云头,回到三藏身边说:“刚才那个老头,原来是太白星来给我们报信的。” 长老双手合十说:“徒弟,快追上他,问问他这里还有没有别的路,我们绕过去吧。” 行者说:“绕不了。这座山径直走过去有八百里,四周不知道还有多少路呢,怎么绕得开?” 三藏听了,忍不住流下眼泪说:“徒弟啊,这么艰难,怎么去拜佛啊!” 行者说:“别哭!别哭!一哭就显得没出息了!他报的信,肯定有几分夸张,只是要我们多加留意,正所谓‘传话的人,往往会夸大其词’。您先下马坐着。” 八戒问:“又有什么打算?” 行者说:“没什么打算。你就在这儿用心保护好师父。沙僧好好看守行李和马匹。等老孙我先上岭去打听打听,看看前后一共有多少妖怪,抓住一个,问个详细,让他写个保证书,列个名单,把他们老老少少都查清楚,再吩咐他们关了洞门,不许在路边设伏,然后请师父安安静静地过去,这样才能显出老孙我的本事!” 沙僧叮嘱道:“小心点!小心点!” 行者笑着说:“不用嘱咐。我这一去,就算是东洋大海也能趟出条路来,就算是铁裹银山也能撞出个门来!”
好个大圣,呼啸一声,驾起筋斗云,跳上高峰,攀着藤蔓,抓着葛藤,在山上仔细观察。山里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行者不禁自言自语道:“错了!错了!不该放这金星老儿走。他原来是在吓唬我。这里哪有什么妖精!妖精要是出来玩耍,肯定会舞枪弄棒,操练武艺;怎么一个都没有呢……” 他正在暗自琢磨,突然听到山背后传来叮叮当当、辟辟剥剥的梆铃声。他急忙回头看去,原来是个小妖,扛着一杆写着 “令” 字的旗,腰间挂着铃铛,手里敲着梆子,正从北往南走。仔细看这小妖,身材有一丈二尺高。行者暗自笑道:“他肯定是个巡逻的小兵,估计是送公文或者下战帖的。我先去听听他说些什么。”
好个大圣,捻着诀,念个咒,摇身一变,变成一只苍蝇,轻轻落在小妖的帽子上,侧耳倾听。只见那小妖走上大路,一边敲着梆子,摇着铃铛,一边嘴里念叨着:“我们这些巡山的,每个人都要小心提防孙行者,他会变成苍蝇!” 行者听了,心里暗自吃惊,疑惑道:“这家伙看见我了?要是没看见,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还知道我会变苍蝇!……” 原来那小妖并没有看见他,只是那魔头不知为什么吩咐了这句话,这只是个谣言,让他这么胡念。行者不知道,反而怀疑自己被发现了,就想拿出金箍棒打他,可又停了下来,心想:“记得八戒问金星的时候,他说有三个老妖,四万七八千名小妖。像这样的小妖,再多几万也不打紧,可不知道这三个老魔有多大能耐。我先问问他,再动手也不迟。”
好个大圣!你知道他是怎么去问的吗?他从小妖的帽子上跳下来,停在树头上,让那小妖先走几步,然后急忙转身施展法术,也变成一个小妖,学着他的样子敲着梆子,摇着铃铛,扛着旗,穿着一样的衣服,只是比他稍微高了三五寸,嘴里也像他那样念叨着,赶上前喊道:“走路的,等等我。” 那小妖回头问:“你是从哪里来的?” 行者笑着说:“哎呀,自家人都不认识啦!” 小妖说:“我们家可没你这么个人。” 行者说:“怎么会没有我?你再仔细看看。” 小妖说:“看着面生,不认识!不认识!” 行者说:“这就对了,看着面生很正常。我是负责烧火的,你跟我打交道少。” 小妖摇着头说:“没有!没有!我们洞里烧火的那些兄弟,可没有嘴这么尖的。” 行者心里一想:“看来我这嘴变得太尖了。” 于是低下头,用手捂着嘴揉了揉说:“我的嘴可不尖啊。” 嘿,这一揉,嘴还真就不尖了。那小妖说:“你刚才还是个尖嘴,怎么揉一揉就不尖了?真让人怀疑!太难认了!你肯定不是我们一伙的!少见,少见!可疑,可疑!我们大王家法最严,烧火的就只管烧火,巡山的就只管巡山,总不能既让你烧火,又让你来巡山吧?” 行者嘴很伶俐,马上接过话茬说:“你不知道,大王看我烧火厉害,就提拔我来巡山。”
小妖说:“好吧。我们这些巡山的,一班有四十个人,十班总共四百人,每个人的年纪、长相都不一样,各有各的名号。大王怕我们乱了班次,不好点名,就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个牌子作为记号。你有牌子吗?” 行者刚才只是照着他的样子变了,因为没看到他的牌子,所以自己身上没有。好个大圣,不仅没说没有,还满口答应道:“我怎么会没有牌子?只是刚领的新牌子。把你的拿出来我看看。” 那小妖哪里知道这里面的玄机,马上掀起衣服,只见他贴身带着一个金漆牌子,用一条绿绒绳穿着,拿给行者看。行者看到牌子背面是 “威镇诸魔” 四个金字,正面有三个真字,写着 “小钻风”。他心里暗自琢磨:“不用问了!凡是巡山的,牌子上肯定有个‘风’字结尾。” 于是说:“你先把衣服放下,走过去,等我把牌子拿给你看。” 说着,他转身背过手,从尾巴梢上拔下一根小毫毛,捻了一下,喊道:“变!” 瞬间就变成一个金漆牌子,也穿上一条绿绒绳,上面写着三个真字,是 “总钻风”,拿出来递给小妖看。小妖大吃一惊,说:“我们都叫小钻风,怎么你又叫个什么‘总钻风’!” 行者做事干脆,说话也恰到好处,马上说:“你是真不知道。大王看我烧火好,提拔我做巡风;又给我发了个新牌子,叫‘总巡风’,让我管你们这一班四十个兄弟呢。” 那妖听了,连忙行礼说:“长官,长官,您刚被点出来,确实面生。刚才言语冲撞了,您别见怪!” 行者还礼笑着说:“怪倒是不怪你,只是有一件事:见面礼可得给点。每人拿出五两银子来吧。” 小妖说:“长官别着急,等我到南岭头和我这一班的人会合,一起给您。” 行者说:“既然这样,我和你一起去。” 那小妖在前边真就走了起来,大圣在后面跟着。
没走几里路,忽然看到一座笔峰。为什么叫笔峰呢?原来那山头上长出一条山峰,大约有四五丈高,就像一支笔插在笔架上一样,所以得了这个名字。行者走到笔峰前,把尾巴一翘,跳了上去,坐在峰尖上,喊道:“钻风!都过来!” 下面的小钻风躬身说道:“长官,听候吩咐。” 行者问:“你知道大王提拔我出来的原因吗?” 小妖说:“不知道。” 行者说:“大王想吃唐僧,就怕孙行者神通广大,听说他会变化,担心他变成小钻风,到这里来探路、打探消息,所以把我提拔成总钻风,来查看你们这一班有没有假的。” 小钻风连忙说:“长官,我们都是真的。” 行者说:“你要是真的,大王有什么本事,你知道吗?” 小钻风说:“我知道。” 行者说:“你知道,就快说来给我听听。要是说得和我知道的一样,那就是真的;要是说错了一点,那就是假的。我就把你抓去见大王治罪。” 那小钻风见他坐在高处,装模作样,大呼小叫的,没办法,只好实话实说:“我大王神通广大,本领高强,一口曾经吞了十万天兵。” 行者听了,“噗” 地吐了一声说:“你是假的!” 小钻风慌了,说:“长官老爷,我是真的,怎么说我是假的?” 行者说:“你要是真的,怎么能胡说!大王身子能有多大,一口就能吞了十万天兵?” 小钻风说:“长官您原来不知道。我大王会变化:变大能撑起天堂,变小就像菜籽一样。那年王母娘娘设蟠桃大会,邀请各路神仙,却没给我大王发请柬,我大王一气之下,想要争夺天庭,玉皇大帝派了十万天兵来降伏我大王。我大王施展变化法身,张开大口,就像城门一样,用力一吞,吓得众天兵不敢交战,赶紧关上了南天门。所以说我大王一口能吞十万兵。” 行者听了,心里暗笑:“要说这种大话,老孙我也曾经说过。” 接着又问道:“二大王有什么本事?” 小钻风说:“二大王身高三丈,长着卧蚕眉、丹凤眼,声音像美人,牙齿像扁担,鼻子像蛟龙。要是和人争斗,只要用鼻子一卷,就算是铁背铜身,也得魂飞魄散!” 行者心里想:“用鼻子卷人的妖精也不难对付。” 又接着问:“三大王又有什么手段?” 小钻风说:“我三大王可不是凡间的怪物,他名号云程万里鹏,行动的时候,能在风中穿梭,在海里翻腾,从北方飞到南方。他随身带着一件宝贝,叫‘阴阳二气瓶’。要是把人装在瓶子里,用不了多久,就会化成浆水。”
行者听了小钻风的话,心中暗自吃惊,想道:“妖怪本身倒没什么可怕的,只是得小心提防他们那个能把人化成浆水的瓶子。” 接着,他又镇定地回应道:“三个大王的本事,你说得确实没错,跟我所知道的一样。不过,到底是哪个大王想吃唐僧呢?” 小钻风说:“长官,您不知道吗?” 行者故意喝道:“我怎么会不知道!就是因为怕你们不清楚底细,大王才吩咐我来好好盘问你!” 小钻风这才说道:“我大大王和二大王一直住在狮驼岭的狮驼洞。三大王不在这里住,他原来的住处离这儿往西有四百里左右,那边有座城,叫狮驼国。五百年前,他把这城的国王以及文武官员都吃了,满城的大小男女也都被他吃得干干净净,所以就夺了人家的江山,如今那里全是妖怪。不知道是哪一年,他打听到东土大唐派了一个僧人去西天取经,说那唐僧是十世修行的好人,谁要是吃他一块肉,就能延年益寿、长生不老。因为怕唐僧的一个徒弟孙行者特别厉害,他自己一个人对付不了,就特地跑到这儿,和我这两个大王结拜成兄弟,打算齐心协力,一起抓住唐僧。”
行者听了,心中怒火中烧,气愤地说:“这可恶的妖怪太无礼了!我保护唐僧去修成正果,他竟然算计着要吃我的师父!” 他恨恨地咬了咬钢牙,抽出金箍棒,从高峰上跳下来,把棍子朝着小妖的头上轻轻一压。可怜那小妖,一下子就被压成了一团肉饼。行者自己看了,又有些不忍,自言自语道:“咦!他倒也是好意,把这些家常话都跟我说了,我怎么一下子就把他给结果了呢?算了,算了!反正已经这样了!” 好个大圣,只因师父西行的路被阻挡,无奈之下才做出了这件事。他把小妖的牌子解下来,系在自己腰上,把 “令” 字旗扛在背上,腰间挂好铃铛,手里敲着梆子,迎着风,捻了个诀,嘴里念起咒语,摇身一变,变得和小钻风一模一样。然后,他转身沿着原来的路,朝着洞府走去,准备去打探那三个老妖魔的真实情况。这正是:千般变化的美猴王,拥有万样腾挪的真本事!
行者闯进深山,顺着原来的路前行。正走着,忽然听到人喊马嘶的声音,他抬眼望去,只见狮驼洞口有上万的小妖,排列着枪刀剑戟,飘扬着旗帜旌旄。大圣心中暗自高兴,想道:“太白金星李长庚说的话,真是一点不假!一点不假!” 原来这些小妖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二百五十人组成一个大队伍。行者看到有四十面杂彩长旗在风中乱舞,就知道这里有上万的人马。他又暗自思量:“老孙我变成了小钻风,这一进洞去,如果老魔问我巡山的情况,我必须随机应变地回答。万一一时说错了话,被他们认出来,我该怎么脱身呢?要是想往外跑,那些把门的小妖挡住去路,我又怎么出得去呢?—— 要想抓住洞里的妖王,必须先除掉门前这些小妖!” 你知道他打算怎么除掉这些小妖吗?好个大圣,心想:“那老魔没和我见过面,却知道我老孙的名头,我就靠着这个名头,仗着威风,说些大话,吓唬吓唬他们。如果中土众生真的有缘,能够取得真经,这一去,只需要我几句英雄豪言,就能吓退门前这些小妖;要是众生无缘,取不得真经,就算我说得天花乱坠,也除不掉西方洞外的妖精。” 他心里反复盘算着这个计策,一边敲着梆子,摇着铃铛,径直朝着狮驼洞走去。刚到洞口,就被前营的小妖拦住,问道:“小钻风来了?” 行者没有回应,低着头就往里走。
走到二层营的时候,又被小妖拉住,问道:“小钻风来了?” 行者回答:“来了。” 众妖问:“你今早出去巡风,有没有碰到孙行者?” 行者说:“碰到了。他正在那里磨杠子呢。” 众妖一听,害怕地问:“他长什么模样?磨什么杠子?” 行者绘声绘色地描述道:“他蹲在那山涧边,模样就像开路神;要是站起来,好家伙,足有十几丈高!手里拿着一条铁棒,就跟碗口那么粗的一根大杠子似的。他在那石崖上舀了一把水,磨一磨,嘴里还念叨着:‘杠子啊!这一阵子没把你拿出来显显神通,这一去,就算有十万妖精,也都得被我打死!等我杀了那三个魔头,就用他们来祭你!’他要把铁棒磨得锋利了,先来打死你们门前这一万个妖精哩!” 那些小妖听了这话,一个个吓得心惊胆战,魂飞魄散。行者又接着说:“各位,那唐僧的肉也没多少斤,也分不到我们头上,我们干嘛要替他们顶这个雷呢?不如我们各自散了吧。” 众妖都觉得有理,纷纷说道:“说得对。我们各自逃命去吧。” 要是这些是普通的军民百姓,受到圣教的感化,就算死也不敢逃跑。可这些都是狼虫虎豹、走兽飞禽变的小妖,只听 “呜” 的一声,全都一哄而散了。这可不像孙大圣只是说了几句吓唬人的话,倒像是当年楚歌声吹散了八千楚军!行者暗自高兴,心想:“太好了!老妖算是死定了!他们一听我的名头就跑,怎么还敢和我当面交锋?我进洞以后还得这么说才行;要是说错了,这伙小妖里有一两个跑进去听到了,那可就走漏风声了……” 你看他,怀着决心朝着古洞走去,壮着胆子进入这幽深的大门。到底他见到那个老魔头会有怎样的吉凶祸福,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