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孙大圣牵着马,挑着担,在满山头四处寻找,大声呼喊着师父。忽然,猪八戒气呼呼地跑了过来,问道:“哥哥,你喊什么呢?” 行者说:“师父不见了。你有没有看见?” 八戒说:“我本来只跟着唐僧做和尚,你又捉弄我,让我当什么将军!我拼了命,和那妖精打了一会儿,好不容易才逃回来。师父是你和沙僧看着的,怎么反倒来问我?” 行者说:“兄弟,我不怪你。你可能是眼花了,才让妖精跑回来抓走了师父。我去打那妖精的时候,让沙和尚看着师父,可现在连沙和尚也不见了。” 八戒笑着说:“说不定沙和尚带着师父去方便了。” 话还没说完,只见沙僧走了过来。行者问道:“沙僧,师父去哪儿了?” 沙僧说:“你们两个眼神不好,把妖精放过来抓走了师父。我去打那妖精的时候,师父自己坐在马上。” 行者气得暴跳如雷,喊道:“我们中了他的计!中了他的计!” 沙僧问:“中了什么计?” 行者说:“这是‘分瓣梅花计’,把我们兄弟几个调开,然后直接抓走了师父。天哪!天哪!这可怎么办才好!” 说着,忍不住腮边流下泪来。八戒说:“别哭!一哭就显得没本事了!师父肯定没走远,就在这座山上,我们赶紧去找。”
三人实在没别的办法,只能进山寻找。走了大概二十里路左右,只见悬崖下面有一座洞府:
陡峭的山峰相互掩映,怪石嶙峋。奇花异草散发着阵阵清香,红杏碧桃娇艳欲滴。悬崖前的古树,树皮粗糙,历经风雨,树干粗达四十围;门外的苍松,枝叶繁茂,高耸入云,有二千尺之高。一对对野鹤,常常来到洞口,在清风中翩翩起舞;一只只山禽,每日在枝头啼叫,打破白昼的宁静。一丛丛黄藤像悬挂着的绳索,一排排烟柳如垂下的金缕。一方池塘积满了水,一处洞穴依山而建。方塘积水,隐藏着尚未化龙的蛟龙;深穴依山,住着多年吃人作恶的老怪。这里果然如同神仙的居所一般,是个藏风聚气的好地方。
行者看到后,两三步就跳到门前查看,只见石门紧闭,门上横着一块石板,石板上刻着八个大字:“隐雾山折岳连环洞”。行者说:“八戒,动手!这里就是妖精的住处,师父肯定在里面。” 那呆子仗着胆子,举起钉耙,使出全身力气朝着石门砸去,把石门砸出了一个大窟窿,喊道:“妖怪!快把我师父送出来,不然我用钉耙把这门砸倒,让你们一家子都完蛋!” 守门的小妖急忙跑进去报告:“大王,闯大祸了!” 老怪问:“出什么祸了?” 小妖说:“门前有人把门打破了,叫嚷着要师父呢!” 老怪大惊失色,说:“不知道是哪个找来了?” 先锋说:“别怕!我出去看看。” 那小妖跑到前门,从打破的窟窿处,歪着头往外看,见是个长嘴大耳朵的,立刻回头大声叫道:“大王别怕他!这是猪八戒,没什么本事,不敢放肆。他要是敢放肆,打开门,把他抓进来一起蒸了。就怕那个毛脸雷公嘴的和尚。” 八戒在外面听到了,说:“哥啊,他不怕我,就怕你呢。师父肯定在他家。你快上。” 行者骂道:“你这可恶的孽畜!你孙外公在这儿!把我师父送出来,饶你一命!” 先锋说:“大王,不好了!孙行者也找来了!” 老怪抱怨道:“都是你出的什么‘分瓣分瓣’的主意,这下惹得祸事上门了!怎么办啊?” 先锋说:“大王放心,先别埋怨。我记得孙行者是个宽宏大量的猴头,虽然他神通广大,却喜欢听奉承话。我们拿个假人头出去哄哄他,奉承他几句,就说他师父被我们吃了。要是能把他哄走,唐僧还是我们的,要是哄不过,再想别的办法。” 老怪问:“上哪儿找个假人头呢?” 先锋说:“我来做一个看看。”
好个妖怪,拿起一把锋利的钢刀斧,把柳树根砍成个人头的模样,喷上些人血,弄得模糊不清,让一个小怪用漆盘端着,拿到门下,叫道:“大圣爷爷,别生气,听我们说。” 孙行者果然喜欢听奉承话,听到叫大圣爷爷,立刻拦住八戒:“先别动手,听听他有什么话要说。” 端盘的小怪说:“你师父被我们大王抓进洞来,洞里的小妖不懂事,这个要吞,那个要啃,又抓又咬,把你师父给吃了,只剩下一个头在这儿了。” 行者说:“既然吃了就算了,把人头拿出来,我看看是真是假。” 那小怪从门洞里把那个人头扔了出来。猪八戒见了,立刻哭了起来:“可怜啊!师父进去的时候好好的,怎么出来就成这样了!” 行者说:“呆子,你先看看是真是假,再哭!” 八戒说:“真丢人!人头还有假的?” 行者说:“这是个假人头。” 八戒问:“你怎么知道是假的?” 行者说:“真人头扔出来,落地声音沉闷,假人头扔出来,声音像敲梆子一样响。你不信,我扔给你听听。” 说着,拿起人头往石头上一摔,“当” 的一声,十分响亮。沙和尚说:“哥哥,真响啊!” 行者说:“响就说明是假的。我让你看看它的真面目。” 说着,迅速抽出金箍棒,“扑” 的一下,把假人头打破了。八戒一看,原来是个柳树根。呆子忍不住骂道:“你们这群妖怪!把我师父藏在洞里,拿个柳树根来哄你猪祖宗,难道我师父是柳树精变的?”
吓得那端盘的小怪,战战兢兢地跑进去报告:“难啊,难啊,太难了!难啊,难啊,太难了!” 老妖问:“怎么这么多难处?” 小妖说:“猪八戒和沙和尚倒是哄过去了,可孙行者就像个卖古董的,太识货了!他一眼就认出这是个假人头。现在得拿个真的人头给他,说不定他就走了。” 老怪说:“上哪儿找个真的人头呢?…… 我们剥皮亭里有吃剩下的人头,挑一个出来。” 众妖立刻到亭子里挑了个新鲜的人头,把头皮啃干净,弄得滑溜溜的,还是用盘子端着,拿出来叫道:“大圣爷爷,之前那个确实是假的。这个才是真正唐老爷的头,我们大王留着镇宅子的,现在特意献给您。” 说着,“扑通” 一声,把人头又从门洞里扔了出来,鲜血淋漓,滚了一地。
孙行者一看,认得这是个真的人头,无奈之下,忍不住哭了起来,八戒和沙僧也一起放声大哭。八戒含着眼泪说:“哥哥,先别哭。这天儿不好,一会儿人头该臭了。我把它拿过去,趁着新鲜埋了,再哭。” 行者说:“也有道理。” 那呆子也不嫌脏,把人头抱在怀里,跑上山崖。在向阳的地方,找了个藏风聚气的地方,用钉耙挖了个坑,把人头埋了,又堆起一个坟冢,然后对沙僧说:“你和哥哥哭着,我去弄点东西来供奉师父。” 他走到山涧边,折了几根大柳枝,捡了几块鹅卵石,回到坟前,把柳枝插在坟的两边,把鹅卵石堆在坟前。行者问:“你这是干什么?” 八戒说:“这柳枝就当是松柏,给师父遮遮坟顶;这石子就当是点心,给师父供奉供奉。” 行者喝道:“你这笨蛋!人都死了,还拿石子供他!” 八戒说:“这也是表表我们的心意,尽尽孝道。” 行者说:“别瞎闹了!让沙僧在这儿,一来守着坟,二来看着行李和马匹。我和你去打破妖精的洞府,抓住妖魔,把他们碎尸万段,给师父报仇去。” 沙和尚流着泪说:“大哥说得太对了。你们俩小心点,我在这儿守着。”
好个八戒,立刻脱下黑色的锦布直裰,束紧贴身的小衣,举起钉耙,跟着行者。二人齐心协力,毫不迟疑,直接把石门打破,喊声震天,叫道:“把活的唐僧还给我们!” 洞里的大小妖怪,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都抱怨先锋出的馊主意。老妖问先锋:“这些和尚打进来了,怎么办?” 先锋说:“古人说得好:‘既然把手伸进鱼篮,就别想躲开鱼腥味。’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率领家兵,出去和那些和尚拼了!” 老怪听了,实在没有别的办法,真的传令:“小的们,都给我齐心,拿着精锐的兵器,跟我出去迎战。” 果然,众妖一起呐喊,杀出洞门。大圣和八戒急忙后退几步,来到山场平坦的地方,挡住群妖,喝道:“哪个是领头的?哪个是抓我师父的妖怪?” 那群妖扎下营盘,把一面锦绣花旗晃了晃,老怪手持铁杵,高声喊道:“你这泼和尚,不认识我?我可是南山大王,在这一带逍遥了数百年。你那唐僧已经被我抓来吃了,你能怎么样?” 行者骂道:“你这个大胆的怪物!你才活了多少年,敢称‘南山’二字?李老君是开天辟地的老祖宗,尚且坐在太清境的右边;佛如来是治理世间的尊者,还坐在大鹏之下;孔圣人是儒教的尊长,也仅仅被称为‘夫子’。你这个孽畜,竟敢称南山大王,还逍遥数百年!别跑!吃你外公一棒!” 那妖精侧身一闪,用铁杵挡住铁棒,圆睁双眼,问道:“你这模样像个猴儿,竟敢用这么多话来压我!你有什么本事,敢在我面前嚣张?” 行者笑着说:“你这个无名的孽畜!竟然不认识老孙!你站稳了,听好了:
我祖籍东胜神洲,天地间已度过无数春秋。
花果山上的仙石卵,孵化出我这根苗。
生来就与凡胎不同,圣体与日月同辉。
本性修炼非比寻常,天资聪慧精通大丹之道。
被封大圣住在云府,曾倚仗势力大闹天宫。
十万天兵都难以靠近我,满天星宿也轻易被我收服。
我的名声传遍宇宙,智慧贯通乾坤。
如今有幸皈依佛教,扶持长老前往西天取经。
逢山开路无人能阻挡,遇水搭桥让妖怪发愁。
在山林中施威擒虎豹,在悬崖前反手捉貔貅。
从东方踏上前往西域的征程,哪个妖邪敢露头!
你这孽畜伤害我师父,今天就让你性命不保!”
那怪听了,又惊又怒,咬着牙跳了过来,用铁杵朝着行者就打。行者轻轻用棒架住,还想跟他理论,可八戒忍不住了,举起钉耙朝着那怪的先锋一顿乱筑。先锋带着众妖一起围了上来。这一场在山中平地上的混战,真是激烈无比:
东土大唐来的高僧,前往西方极乐求取真经。南山的大妖喷云吐雾,在深山阻挡去路,尽显妖能。施出巧计,耍弄心机,无知地捉了大唐高僧。遇到神通广大的行者,又碰上名声在外的八戒。群妖在山平处混战,尘土飞扬,遮天蔽日。那一边小妖呼喊咆哮,枪刀乱举;这一边神僧大声吆喝,钯棒齐挥。大圣英勇无敌,八戒精神抖擞。南禺的老怪和他的部下先锋,都为了唐僧的一块肉,不惜舍生忘死。这两个为了师父的性命结下仇怨,那两个为了得到唐僧,心怀恶念。双方你来我往,斗了多半回合,打得难解难分,不分胜负。
孙大圣见那些小妖来势汹汹,接连攻击却怎么也打不退,当即便施展出分身法。他从身上拔下一把毫毛,放在嘴里嚼碎,喷了出去,同时大喊一声:“变!” 只见毫毛瞬间都化作和他一模一样的模样,每个分身都手持一条金箍棒,从阵前朝着洞里奋勇杀去。那一二百个小妖顿时慌了神,顾得了前面顾不了后面,挡得住左边挡不住右边,一个个吓得丢了魂,只顾着各自逃命,纷纷败退回洞。这边行者和八戒,也从阵中奋力往外杀出。那些不知死活的妖精可就惨了,碰上八戒的钉耙,顿时皮开肉绽,鲜血迸流;挨上行者的金箍棒,更是骨肉粉碎,一命呜呼!吓得那南山大王狼狈不堪,卷起一阵狂风,裹挟着浓雾,拼了老命才逃回洞中。那先锋因为不会变化,动作稍慢,早被行者一棒打倒在地,现出了原形,原来是一只铁背苍狼怪。八戒上前,扯住它的脚,把它翻过来查看,说道:“这家伙从小就不知道偷了人家多少猪崽子、羊羔子吃了!” 行者将身子一抖,收回毫毛,说道:“呆子!别磨蹭了!赶紧去追那老怪,要回师父的性命!” 八戒回头一看,那些小行者都不见了,说道:“哥哥的分身都去哪儿了?” 行者说:“我已经收回来了。” 八戒赞叹道:“妙啊!妙啊!” 两人满心欢喜,带着胜利的喜悦往回走。
再说那老怪好不容易逃得性命回到洞中,赶忙吩咐小妖们搬运石块、挑来泥土,把前门严严实实地堵了起来。那些侥幸捡回一条命的小妖,一个个吓得浑身发抖,七手八脚地把洞门堵好,再也不敢探出头来。行者带着八戒追到洞门口,大声吆喝,可里面却毫无回应。八戒想用钉耙把洞门砸开,却发现根本砸不动。行者见状,说道:“八戒,别白费力气了,他们已经把门堵死了。” 八戒焦急地问道:“门堵了,怎么给师父报仇啊?” 行者说:“我们先回师父的墓前,看看沙僧怎么样了。”
二人回到原来的地方,只见沙僧还在那里伤心哭泣。八戒见此情景,越发悲痛起来,扔掉钉耙,趴在坟上,双手拍打着泥土,哭喊道:“苦命的师父啊!远在他乡的师父啊!以后还怎么能再见到你呀!” 行者安慰道:“兄弟,先别太难过。这妖精把前门堵了,肯定还有个后门可以出入。你们俩就在这儿等着,我再去四处找找看。” 八戒流着泪说道:“哥啊!你可得小心点!千万别也被他们抓走了,不然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哭了:一会儿哭师父,一会儿哭师兄,那可就全乱套了。” 行者自信满满地说:“放心!我自有办法!”
好一个大圣,收起金箍棒,整理好衣衫,迈开大步,转过山坡。忽然,他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急忙回头一看,原来是山涧中的水在流淌,水流从上游奔腾而下。又瞧见山涧那边有一扇门,门左边有一条出水的暗沟,沟里正流出红色的水。行者心中一想,自语道:“不用问,那肯定就是后门了。要是以本来面目过去,恐怕会有小妖开门看见,认出我来。我得变个模样,就变作一条水蛇游过去吧。…… 不行,变水蛇的话,师父的灵魂要是知道了,肯定会怪我出家人变成蛇这种长长的东西。那变作一只小螃蟹爬过去吧。…… 这也不好,师父说不定会怪我出家人变出这么多脚。” 思来想去,他决定变成一只水老鼠,只听 “嗖” 的一声,便窜了过去,顺着那出水的暗沟,钻到了里面的天井中。他探出头来仔细观察,只见在向阳的地方有几个小妖,正拿着一块块人肉干,整理着在那里晾晒。行者见状,心中暗自骂道:“我的天呐!那说不定就是师父的肉,他们吃不完,就晒干了留着以后吃。我要是现在现出原形,冲上前一棍子把他们打死,就显得我有勇无谋了。我还是再变个模样进去,找找那老怪,看看情况再说。” 于是,他跳出暗沟,摇身一变,化作一只长着翅膀的蚂蚁。这蚂蚁:
力量微小身体小巧,人们称它为玄驹,经过长时间修炼,长出翅膀能够飞翔。
闲暇时在桥边排列阵势,高兴时在床下与同伴斗智斗勇。
它能敏锐感知雨即将来临,常常提前封闭巢穴,堆积的灰尘多了,就化作尘埃。
行动轻巧敏捷,悄无声息,几次不知不觉就飞过了柴门。
它展开翅膀,无声无息地一直飞到中堂。只见那老怪正满脸烦恼地坐在那里,这时,一个小妖从后面急匆匆地跑过来,大声报告:“大王,天大的喜事!” 老妖疑惑地问:“喜从何来?” 小妖说:“我刚才在后门外的山涧边查看,忽然听到有人在大声痛哭。我赶忙爬上山顶望去,原来是猪八戒、孙行者、沙和尚在那里对着坟墓痛哭。想必是他们把那个人头当成唐僧的头,埋了起来,当作坟墓在那里哭呢。” 行者在暗中听到这番话,心中暗自欢喜,心想:“要是这么说,我师父应该还藏在这儿,还没被吃掉。我得再去仔细找找,看看师父是死是活,然后再跟他们算账。”
好一个大圣,在中堂飞来飞去,四处查看,发现旁边有一个小门,关得紧紧的。他便从门缝里钻了进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大园子,隐隐约约还能听到悲伤的哭声。他径直朝着哭声的方向飞去,飞到园子深处,只见在一丛大树底下,绑着两个人,其中一个正是唐僧。行者见了,心里一阵激动,再也按捺不住,立刻现出了本相,走上前去,轻声叫道:“师父。” 长老一听声音,认得是悟空,眼中涌出泪水,说道:“悟空,你来了?快救救我!悟空!悟空!” 行者连忙说道:“师父,先别一直叫我的名字,旁边有人,小心走漏了风声。你既然还有命在,我肯定能救你出去。那妖怪说已经把你吃了,还拿个假人头来骗我,我们跟他们狠狠地打了一场。师父放心,再忍耐一会儿,等我把那妖精收拾了,就来救你。”
说完,大圣念起咒语,摇身一变,又变回了蚂蚁模样,再次飞入中堂,停在了正梁之上。只见那些没有丧命的小妖们,聚在一起,吵吵嚷嚷。这时,忽然有一个小妖跳出来,对老妖说:“大王,他们见洞门被堵住,攻打不进来,已经死了心,舍弃了唐僧,把假人头当作唐僧的头,做了个坟墓。今天哭了一天,明天再哭一天,后天祭奠完,估计就该回去了。等打听到他们都走了,我们就把唐僧拿出来,剁碎了,用大料煎着,香喷喷的,大家一起吃,说不定还能延年益寿呢。” 另一个小妖拍着手说:“别说了!别说了!还是蒸着吃更有滋味!” 还有一个小妖说:“煮着吃,还能省点柴火。” 又有一个小妖道:“唐僧本就是个稀罕物,再撒点盐腌一腌,能吃更长时间。” 行者在梁上听到这些话,心中怒火中烧,暗自骂道:“我师父跟你们有什么深仇大恨,你们竟然这样算计着吃他!” 于是,他拔下一把毫毛,放在嘴里嚼碎,轻轻一吹,暗中念起咒语,把毫毛都变成了瞌睡虫,朝着那些小妖的脸上扔去,瞌睡虫一个个钻进了小妖们的鼻孔里。小妖们渐渐开始打盹,不一会儿,都呼呼大睡起来。只有那个老妖翻来覆去睡不稳,两只手不停地揉着头、搓着脸,还一个劲儿地打喷嚏、捏鼻子。行者见状,心想:“莫不是他察觉到了?再给他来两个!” 于是又拔下一根毫毛,按照之前的方法,变成瞌睡虫,扔到他脸上,钻进了他的鼻孔里。两个瞌睡虫,一个从左边进去,一个从右边进去。那老妖站起身来,伸了伸懒腰,打了两个哈欠,也 “呼呼” 地睡倒了。
行者心中暗自高兴,这才跳了下来,现出本相,从耳朵里取出金箍棒,晃了一晃,金箍棒变得有鸭蛋粗细。只听 “当” 的一声,他把旁门打破,跑到后园,大声喊道:“师父!” 长老说道:“徒弟,快来给我解开绳子!我都被绑坏了!” 行者说:“师父别着急,等我先把妖精打死,再来给你解开。” 说着,他急忙转身跑回中堂,刚举起金箍棒要打,又停住了手,心想:“不行!还是先把师父救出来再打。” 于是又回到园中,可没走几步,又想:“还是先把妖精打死,再救师父。” 就这样,他来来回回犹豫了两三回,才蹦蹦跳跳地来到园里。长老见了,又悲又喜,说道:“猴儿,是不是看到我还活着,高兴得不知所措了,所以才这样手舞足蹈啊?” 行者这才走到长老面前,解开绳索,扶着师父就要走。这时,又听到对面树上绑着的人喊道:“老爷发发慈悲,也救救我吧!” 长老停下脚步,对行者说:“悟空,把那个人也解救一下。” 行者问道:“他是什么人?” 长老说:“他比我早一天被抓进来。他是个樵夫,说家中有年迈的母亲,十分思念,倒是个孝顺的人。干脆把他也一起救了吧。”
行者依照长老的吩咐,也解开了樵夫身上的绳索,带着他们一同从后门出去,爬上石崖,越过陡峭的山涧。长老感激地说:“贤徒,多亏你救了他和我的命!悟能和悟净现在在哪里?” 行者说:“他们两个都在那边哭您呢。您可以叫他们一声。” 长老于是提高声音,大声喊道:“八戒!八戒!” 那呆子哭得昏昏沉沉,正用手擦着鼻涕眼泪,听到喊声,对沙僧说:“沙和尚,是不是师父回家显灵了?在那儿叫我们呢,是不是?” 行者走上前,大声喝斥道:“你这呆子!显什么灵?这不是师父来了吗?” 沙僧抬头一看,连忙跪在长老面前,说道:“师父,您受苦了!哥哥是怎么把您救出来的呀?” 行者便把刚才发生的事情详细地说了一遍。
八戒听了,气得咬牙切齿,忍不住举起钉耙,对着那坟墓一阵猛筑,把坟墓推倒,挖出那个人头,又把人头砸得稀烂。唐僧问道:“你为什么要砸它?” 八戒说:“师父啊,也不知道这是谁家的死人,害我对着它哭了半天!” 长老说:“多亏它救了我的命呢。你们兄弟们打到他们洞门口,嚷着要我,他们想必是拿它来敷衍你们,不然的话,早就把我杀了。还是把它埋了吧,也算是我们出家人的一点心意。” 呆子听了长老的话,便把那一堆稀烂的骨肉重新埋好,又堆起了一个坟墓。
行者笑着对长老说:“师父,您先稍微坐一会儿,等我去把剩下的妖怪都除掉。” 说完,他又跳下石崖,越过山涧,进入洞中,把绑唐僧和樵夫的绳索拿到中堂。那老妖还在呼呼大睡,行者便把他的四肢紧紧捆住,像四马攒蹄一样,然后用金箍棒把他挑起来,扛在肩上,径直从后门走了出去。猪八戒远远地看见,说道:“哥哥就爱干这种扛人的事儿!再找一个一起挑着不好吗?” 行者走到跟前,把老妖放下,八戒立刻举起钉耙要打。行者连忙制止道:“先别忙!洞里还有小妖怪没收拾呢。” 八戒说:“哥啊,要是有,就带我进去把他们都打死。” 行者说:“一个个打太费时间了,不如找点柴火,把他们一网打尽。” 那樵夫听了,立刻带着八戒到东边的山凹里,找了些破梢竹、败叶松、空心柳、断根藤、黄蒿、老荻、芦苇、干桑等,挑了许多,送到后门。行者点上火,八戒扇动两只大耳朵,煽起风来。大圣纵身一跳,跳到高处,抖了抖身子,收回了瞌睡虫的毫毛。那些小妖这才醒来,却发现烟火已经四处燃起。可怜这些小妖,没有一个能逃脱性命。整个洞府也被烧得干干净净,行者这才回去见师父。师父听到老妖刚刚醒来的声音,便说:“徒弟,妖精醒了。” 八戒上前,一钉耙把老怪打死,老怪现出原形,原来是一只艾叶花皮豹子精。行者说:“这花皮豹子精不仅会吃老虎,如今还会变成人。这次把它打死,才能彻底除掉后患!” 长老对行者感激不尽,然后跨上马鞍,准备上路。那樵夫说:“老爷,往西南方向走不远,就是我家。请老爷到我家去,见见我母亲,让她叩谢老爷的救命之恩,然后再送老爷上路。”
长老欣然答应,于是不再骑马,和樵夫以及师徒四人一起同行。他们朝着西南方向缓缓走去,没走多远,果然看到:
石头铺成的小路被苔藓重重覆盖,柴门被藤花缠绕。
四面的山色相互连接,一片山林中鸟雀喧闹。
茂密的松竹交织着翠绿,各种奇异的花卉争奇斗艳。
这里地处偏僻,云雾缭绕,一座竹篱环绕的茅舍出现在眼前。
远远望去,只见一位老妇人倚靠在柴门旁,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正悲痛地哭喊着。那樵夫一眼便认出是自己的母亲,瞬间抛开长老,心急如焚地飞奔到柴门前,“扑通” 一声跪下,呼喊着:“母亲!儿子回来了!” 老妇人一把将他抱住,说道:“儿啊!这几天你一直没回家,我还以为山主把你抓走,害了你的性命,可把我心疼坏了。既然你没被害,怎么今天才回来?你的绳索、扁担、斧头都去哪儿了?” 樵夫叩头说道:“母亲,儿子确实被山主抓走,绑在了树上,本以为性命不保。幸亏这几位老爷!这位老爷是从东土大唐前往西天取经的罗汉。他也被山主抓去绑在树上。但他的三位徒弟神通广大,把山主打死了,那山主原来是艾叶花皮豹子精。其他的小妖也都被烧死了。他们把这位老爷解救下来,还顺带救了儿子。这份恩情如同天高地厚!要不是他们,儿子肯定性命不保。现在山上太平了,儿子以后就算整夜在山里行走,也不会有危险了。”
老妇人听了这番话,一步一拜,恭敬地迎接着长老师徒四人进入柴门,来到茅舍中坐下。母子俩不停地磕头致谢,接着便手忙脚乱地准备了一些素食,以表感谢。八戒说道:“樵哥,我看你家里条件也不太好,随便准备点吃的就行,千万别太麻烦。” 樵夫说:“不瞒老爷说,这山里确实条件简陋,没有什么香蕈、蘑菇、川椒、大料,只能用几样野菜招待老爷们,略表我的一点心意。” 八戒笑着说:“好说,好说。动作快点,我们肚子都饿了。” 樵夫连忙应道:“马上就好!马上就好!” 果然,没过多久,便摆好了桌椅,端上了饭菜。桌上确实只有几盘野菜,只见:
鲜嫩焯过的黄花菜,酸溜溜的白鼓丁。漂浮着的马齿苋,还有江荠和雁肠英。燕子还没来时,这菜又香又嫩,芽儿小小的,又脆又青。煮得软烂的马蓝头,白煮的狗脚迹。猫耳朵、野落荜,灰条菜煮熟了也能吃;剪刀股、牛塘利,还有倒灌窝螺和操帚荠。碎米荠、莴菜荠,几种野菜又清香又滑腻。油炒乌英花,菱科菜也值得夸赞;蒲根菜和茭儿菜,这四种长在水边的菜十分清新。看麦娘娇小可爱;破破纳,没人穿它;苦麻菜在台下的藩篱架边生长。雀儿绵单、猢狲脚迹,用油煎了特别好吃。斜蒿、青蒿、抱娘蒿,灯蛾儿飞落在板荞荞上。羊耳秃、枸杞头,再加上乌蓝,不用放油炒。几样野菜凑成了这顿饭,樵夫满怀诚意地以此感谢众人。
师徒们饱餐了一顿后,便准备启程。樵夫不敢多留,赶忙请母亲出来,再次叩拜致谢。樵夫只是不停地磕头,随后拿起一条枣木棍,整理好衣裙,出门相送。沙僧牵着马,八戒挑着担,行者紧紧跟在长老左右。长老坐在马上,拱手说道:“樵哥,麻烦你先带路,到了大路上我们再分别。” 于是众人一同登高下坂,翻山越岭,寻找大路。长老坐在马上,心中思量着:“徒弟们啊!
自从告别大唐君主,踏上前往西域的道路,路途遥远,迢迢无尽。
一路上,山水之间的灾祸难以逃脱,妖妖怪怪总是威胁着我们的性命。
我一心只为求取三藏真经,念念不忘要登上九霄,到达西天。
这一路劳碌奔波,何时才能结束?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取经大业,回到唐朝!”
樵夫听到长老的感慨,说道:“老爷不必忧虑。沿着这条大路向西走,不到一千里,就是天竺国,那可是极乐之地啊。” 长老听了,立刻翻身下马,说道:“辛苦你远道相送。既然已经到了大路,那就请樵哥回府,代我多多拜望你的母亲。刚才承蒙你们盛情款待,贫僧没什么可以报答的,只能早晚诵经,保佑你们母子平安,长命百岁。” 樵夫连连答应,告辞后,便返回了原路。师徒四人则继续朝着西方前行。真是:降伏妖怪,解除冤屈,摆脱苦难;受了恩情,踏上征途,用心前行。毕竟不知道还要多少天才能到达西天,且听下回分解。